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比较人流和无痛人流用于未婚女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未婚女性患者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120例未婚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7月-2016年4月,采用平均分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给予研究组无痛人流手术,给予常规组人流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实施人流患者相比,给予无痛人流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疼痛程度较轻,仅为6.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和流产情况和常规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痛人流未婚女性患者所用手术时间较少,临床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取得了较好结果,值得进步推广。

  • 标签: 一般人流 无痛人流 未婚女性患者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宁夏地区4年制实习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和应付方式之间相互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和临床实习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宁夏医科大学135名4年制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自我效能感得分(N=130,M=24.07,S=4.74),其中民族和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是否明确存差异(F=15.20,P=0.012〈0.05);③应付方式类型按平均数大小排列由高到底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④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6〉0,P=0.045〈0.05),并且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F--4.109,P0.045~0.05)。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和应付方式存在密切相关,且自我效能感高低与应付方式呈线性相关,自我效能感越强,应付方式会越成熟、理智。因此,医学实习生应该树立自信,培养健康自我,要有长远职业生涯目标,才能够正确、理智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 标签: 实习生 自我效能感 职业生涯 应付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74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分析疾病感知情况。结果护理后疾病感知各因子得分和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方面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进步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 心肌梗死 疾病感知
  • 简介:摘要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描述患者主观体验和行为种方法,临床精神病学核心内容。本文旨在探讨感知障碍与思维障碍所包涵主要内容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感知障碍 思维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模式磁共振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2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经过认知测试分为无认知障碍(NCI)组12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组8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认知特征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全脑白质(WBWM)和正常表观白质(NAWM)MD和FA具有明显差异,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有效手段。NAWM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较为敏感DTI指标。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多模式磁共振 脑小血管病
  • 简介:针对免疫学学科知识结构特点,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并实施阶段性自主学习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自主性学习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并能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发展教学理念,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 标签: 免疫学 理论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岳阳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现状与行为,为无偿献血员招募及相关工作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问卷设计时参考同类型。结果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未献血者主要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差、怕痛等。结论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无偿献血宣传,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无偿献血对个人、社会意义,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中去,以保障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无偿献血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大量中专、大专、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效果。2007年以来,我科根据实习护生不同学历层次,选择不同带教老师,采用了“”带教方法。依据实习大纲,制定相应带教计划,安排合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起到了良好效果,使护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教学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态度,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1&mdash;2月,应用自编问卷,对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等810名医务人员和835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公认导致医患纠纷主要原因包括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期望、医患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认识不致、医患之间沟通问题,认同率均>70.0%;对于预防医患纠纷措施,医务人员认同率较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7.8%)、平衡医疗资源(97.3%)等涉及政府、社会层面的宏观措施,而患者认同率较高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92.7%)、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92.5%)等医院方面可操控措施;在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行政调解、双方协商4种纠纷解决途径中,医务人员首选第三方调解和法律仲裁,但患方则首选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

  • 标签: 医患纠纷 医务人员 患者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规范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施、管理,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作者通过加强毕业论文前期训练,举行毕业论文讲座,认真筛选学生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规范毕业论文选題、撰写和答辩方式等措施进行,使学生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学相长。

  • 标签: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 本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mdash;&mdash;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2016.03.02日至2017.11.02日在本院就诊44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认知功能加以对比。结果训练段时间后,观察组22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11.25±1.13分)、认知功能得分(26.59±0.24分)都比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值<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方案,能够使其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早日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分析技术在帕金森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者早期诊断应用。方法用定量脑电图(qEEG)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40名帕金森病(PD)并发认知功能损害及无认知损害患者,33名患有性头病头晕神经症患者(对照组)脑电图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PD按MMSE成绩分为痴呆和非痴呆两组。结果PD患者慢波(δ、θ频段)功率值显著增加,而快波(β1、β2频段)功率值显著降低。PD痴呆组δ波功率值与PD非痴呆组相比进步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qEEG,可评定PD认知功能,评定PD有效手段之。qEEG可在PD早期进行评定,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助产士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200例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检查及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孕期助产士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程时间、出血率及自然分娩率。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助产士全程健康指导护理模式,既可缩短产程时间及出血率,又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助产士 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医护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16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试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体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VAS得分在术后天、两天和三天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7.5%(P<0.05)。这表明,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这对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护理 医护一体化 疼痛程度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