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术后感染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7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类型、耐药性及抗生素骨水泥使用情况。结果127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中术中异物植入占比71.65%;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66.90%,革兰阴性菌32.39%,真菌0.70%;药敏结果显示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性较高;抗生素骨水泥植入治疗关节感染中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应用比例为45.83%。结论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异物植入、吸烟饮酒、慢性疾病,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关节感染应用广泛,细菌培养可作为诊断患者术后感染的参照依据,医护人员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治疗 术后感染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外伤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根据50例腹部外伤患者护士配合及时抢救以及手术治疗后进行精心护理的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护士急救技术熟练,护理方法得当,医护患之间沟通良好,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8%,护理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予以急性腹部外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口腔疾病的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43例接受正畸治疗的观察组和43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义齿治疗,前者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口腔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术前检查结果将2016年5月-2017年7月本院诊治60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科创伤治疗,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可普及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0,盆腔炎汤治疗)、常规组(B组,n=40,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不良反应率(5.56%)均优于B组(61.76%、38.24%)(P<0.05)。结论盆腔炎汤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病症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红霉素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下,腹腔镜技术日渐成熟,基于其存在的术后恢复快、术中创伤小等应用优点,腹腔镜手术已然在妇科疾病治疗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头低脚高位、二氧化碳气腹创建会给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社会系统等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所以,本文就针对腹腔镜技术中所采用的几种麻醉方法加以介绍,并对妇科手术麻醉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机体功能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51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中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B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转阴率91.67%高于B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消除Hp,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应作为该病症的常见疗法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小儿哮喘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表现(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为(9.14±2.21)d,气促消退时间为(4.37±1.26)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7.28±2.26)d;实验组咳嗽消退时间为(6.34±1.52)d,气促消退时间为(2.34±0.78)d,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为(4.38±1.12)d;实验组患儿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哮喘患儿采用沙丁胺醇结合酮替芬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湿啰音的时间,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酮替芬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将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为参与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拆线时间(4.50±0.50d)、疼痛缓解时间(12.45±2.50d)均短于对照组,而关节屈伸活动度(130.50±6.50°)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显著,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55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结果窝沟封闭脱落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均值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窝沟封闭脱落发生概率,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大大下降,龋均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依从性的因素,为督促患者按医嘱用药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门诊接诊的并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人,调用其病程病例资料,了解其对医嘱中他汀类药物服用的依从性,并分析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就医付费方式、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等因素对服用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所抽取研究对象中包含117人依从性好的患者(53.18%)和103名依从性不好的患者(46.82%),经过分析,较高文化程度、年龄较小、较短病程、非自费就医、未发生药物副作用更能提升研究对象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性,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的不同对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病程长短、就医付费方式、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可以影响其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医嘱的依从性。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提升其依从性,从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辅助溶栓护理干预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溶栓护理干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IHSS)评分比较两组入院时、溶栓后24h、7d及14d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后24h、7d及14d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6.53±1.50)分VS(22.14±2.41)分;(11.73±1.84)分VS(15.70±1.24)分;(8.39±1.44分VS(11.70±0.99)分(P<0.01)。结论施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溶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输注储存红细胞对循环fHb水平和NO消耗的影响,探讨红细胞的储存损伤及不同人群输注储存红细胞后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拟输血患者血标本,分三组收集,第一组为创伤组10人包括外伤和骨折病人,排除慢性病、血液病、肝、肾功能损害者;第二组为内皮损伤组10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第三组为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组10人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障、骨髓抑制患者。输血前采集患者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分别制作血涂片,和血常规、fHb、NO、HP、ALT、AST、BUN、CPK等相关指标的检测,记录检测数据,给予2U红细胞悬液后,分别于输血后15分钟、60分钟、120分钟、24小时、一周等时间点采集患者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分别制作血涂片,和血常规、fHb、NO、HP、ALT、AST、BUN、CPK等相关指标的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同时收集患者相关病史资料,如民族、年龄、性别、籍贯等,保留资料。结果30名患者分别测定fHb、NO、HP,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如下fHb水平输血前后有差别(F处理11.72,P<0.01)30名患者的游离Hb水平有差别(F配伍21.89,P<0.01);NO输血前后有差别(F处理19.69,P<0.01),30名患者的NO水平有差别(F配伍11.967,P<0.01);HP输血前后有差别(F处理7.25,P<0.01),30名患者的HP水平有差别(F配伍13.72,P<0.01)。分组统计结果fHb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43,P>0.05);NO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998,P>0.05);HP测定三组间无差别(F0.744,P>0.05)。结论本人从三组患者(创伤患者组、血管内皮损伤患者组和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组)来研究输注储存红细胞影响循环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和NO的消耗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输血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非储存红细胞中fHb增加影响了NO的利用率就一定出现受血者血浆中NO的持续减少,这是因为输注储存红细胞后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在fHb与NO反应、而HP又与fHb反应的互相制约最后达到消长平衡的变化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fHb的增高与NO的消耗,理论上可以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但是这种反应的发生与否,取决于fHb、NO与HP的动态平衡状态。

  • 标签: 输注 储存红细胞 游离Hb NO H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笔者对我院呼吸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2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重度感染和轻度感染共60例,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结果。结果重度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和对照组患者,且轻度感染患者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APACHE-II评分结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II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因而可将其检验结果作为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治疗的12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参照组64例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中,出现无效的患儿例数为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出现无效的患儿例数为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3%,前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咳喘、气促、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患儿症状改善更显著。

  • 标签: 干扰素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引流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和单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红肿评级、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VAS评分4.7±0.8分,创面红肿评级1.2±0.3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2±0.7d,术后愈合时间15.4±1.8d;对照组患者平均VAS评分5.6±0.4分,创面红肿评级2.8±0.7分,创面腐肉脱落时间3.9±0.5d,术后愈合时间20.8±2.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引流(挂线)术配合排脓生肌中药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更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 排脓生肌中药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初步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0.1%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滴药前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总评分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11%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P<0.05)。结论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用药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盐酸奥洛他定 普拉洛芬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患者,所涉及的患者一共有96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所用的方法是用油纱条或庆大霉素纱布进行湿敷,而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感染发生率等一系列相应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比较,并做出与之相关的评价。结果在对于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7d时,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及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比较,比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良很多,两者对比差异比较明显,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有效的真正意义上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于患者的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成效显著,可以有效的免除换药的繁琐程序,让患者最大程度上减轻痛苦,激发患者的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对于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手外伤感染 创面修复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