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往往南基因突变引起,而这些异常基因主要为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因而这类疾病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其他还包括编码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连接蛋白等的基因基因诊断即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

  • 标签: 心律失常 基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84例泪道阻塞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研究组实施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比参照组的85.71%要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100%高于参照组的90.48%(P<0.05)。研究组患者的发生不良症状发生率9.52%低于参照组的21.43%(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有着操作方法便捷、安全可行高、对机体损伤小的优势,得到患者和医师高度认可,而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治疗泪道阻塞的重点,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泪道阻塞 鼻泪管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铸造支架用于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铸造支架材料选用钛合金材料,对照组患者铸造支架材料选用钴铬合金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前后固定力以及咀嚼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修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前(P<0.05);但两组修复前、修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铸造支架运用于口腔修复治疗中能显著改善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能获得较高的临床满意度,且钴铬合金与钛合金铸造支架在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面差异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铸造支架 口腔修复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成型术的护理与观察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颈内动脉支架成型术治疗的31例病患,给予入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及观察。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低于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做好颈内动脉支架成型术的护理与观察工作,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颈内动脉支架成型 护理 观察
  • 简介:基因治疗中的目的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就是载体导入法,通过载体将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该文就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基因治疗 载体 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8例大肠癌性梗阻病患,均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26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是92.9%;手术时间43~116min,平均时间为(59.7±13.6)min;术后1~2d,病患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期逐渐消失,肠梗阻解除;术后2d后常规行X线检查,均提示支架位置及其扩展程度较佳;所有患者术后都恢复良好,未引发感染、吻合口瘘等不良后果;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为35.7%;7例当前仍存活,存活率为25.0%;生存期为1~21个月,平均(8.9±2.3)个月。结论大肠癌性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大肠癌性梗阻 支架置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份——12月份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包括尺偏角、桡偏角、腕掌屈度、腕背伸度、前臂旋后、前臂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达到94.29%优良率,较比对照组84.38%的优良率,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护理模式的开展,提高患者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肢体恢复进行综合干预,利于整理提高,恢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方法:首先利用精细微加工法制作单个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先后构建了粘胶式以及夹具式2×5型传感器阵列。并自行开发研制自激式振荡电路、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将它们与计算机联用以构建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结果:成功地制造出了在气、液相中稳定振荡的单个传感器,构建的粘接式及夹具式传感器阵列各有其优缺点;自激式振荡电路有非常强的振荡能力,在液相中起振非常容易,其频率稳定度也可达实用要求。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具有自行设置各初始参数,实时记录频率变化、自动绘制频率变化趋势图及分析结果等多项功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搭建起一个基因检测的技术平台,为临床上病原性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 标签: 压电基因 传感器 检测系统 建立 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心脏支架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好,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让大部分患者恢复健康,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结论通过数据对比可看出护理干预比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在心脏支架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干预策略。目的我院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60例外固定支架术胫腓骨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率为83%,对照组护理率为5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并且在临床上多加观察和护理,能保证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临床护理 观察
  • 简介: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eroveci,Pj)感染人体后,可导致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长期以来,人们将肺孢子菌误认为原虫,将导致人体肺孢子菌肺炎的病原体称为"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carinii)",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肺孢子菌肺炎 病原检查 基因检测
  • 简介: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快速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与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防病治病提供了广泛的前景。面对21世纪这一高度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医学基础课程的教育不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只有将有关基因的基础知识与基因研究最新成果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有强烈进取心、责任心的实用人才。并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对基因研究的艰苦历程以及参与研究的意义,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崇高的职业理想。

  • 标签: “基因”教学 教学观 人类基因组医学遗传学 医学教育
  • 简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可归纳为几个基本假说,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表观遗传修饰和干细胞起源。其中,基因点突变、缺失、扩增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仅对很少一部分基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可见,我们靠现有的知识很难真正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间的关系。如需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肿瘤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 标签: 肿瘤 基因组 变异 分析
  • 简介:基因工程学实验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带教几届学生,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理论知识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在操作过程中要狠抓实验技能训练,对时间安排上应具有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安全性教育,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为将来进入科研领域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 标签: 基因工程学 实验教学 系统性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综合护理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进行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统计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效果,建议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综合护理 心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和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行支架术治疗的6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SDS及SAS量表评分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更低,而6min步行距离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相比对照组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急性心梗 支架术 心脏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比疗效。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3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锁定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66%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3.3±9.2)ml、住院用时(29.1±5.5)d、手术用时(5.7±1.4)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5.2±0.6)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为睡眠-觉醒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功能障碍情况,临床上广义的认为该症主要为失眠、过度嗜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与睡眠行为异常等方面情况,并指出主要是因为睡眠调节中枢病变引发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而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行时可确保细胞、组织活性及其功能顺利进行,经此保证机体各功能充分适应环境变化,可见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情况息息相关,故而本次研究对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的相关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上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钟基因 睡眠障碍 相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