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该孕妇孕前病史及本次妊娠过程。结果该孕妇于孕12+5周超声检查发现双胎其一胚胎停止发育,孕30周超声确诊为双胎一胎无心畸形,保守处理至孕33+4周因泵血胎羊水过多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分娩后新生儿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该类罕见TRAP病例,孕期需要严密超声随访,掌握终止妊娠时机。

  • 标签: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无心畸形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
  • 简介: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目前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使我们培养的临床医学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实验医学,提高其医疗诊断水平,是临床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在教学上充分发挥临床教学医院的优势,加强实验诊断学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和联系,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 标签: 临床医学 教学法 实验诊断学 临床实践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杂交手术室为新型手术室的一种,将移动性DSA设备应用到手术室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简要介绍了杂交手术室及DSA设备,对其理念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主要从手术室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两方面,阐述了利用移动型DSA设备建立杂交手术室的方法。并对运动伪影、信息技术,以及设备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仅供各大医院给予参考。

  • 标签: 移动型DSA设备 &ldquo 杂交手术室&rdquo 伪影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13日到 2018年 8月 30日期间收治的 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与治疗组( n=50),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组在气压治疗仪基础上添加腋窝反向淋巴作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VAS、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治疗组上肢水肿发生情况、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腋窝反向淋巴作图 气压治疗仪 乳腺癌术 上肢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气道透X线异物诊断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我院的2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诊断进行分析研究,为患者使用西门子数字胃肠机连续摄片,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儿共有17例经数字X线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有2例气管异物,11例右侧支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有20例相符合,符合率是90.9%,有2例误漏诊,漏诊率9.1%。结论小儿气管透X线异物检查和普通X线透视拍片相比优势性较为明显,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X线机 小儿 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肺癌手术患者,行VAMT治疗的患者20例(VAMT组),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20例(文中简称杂交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d的VAS平分,并发症类型和数量,住院时间,患者的1年生存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杂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VAS平分,并发症类型和数量,住院时间这4项数据上较VAMT组有优势,VAMT组的手术时间较杂交组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1年生存率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效果确切,同时主刀术者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并持续学习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该术式,将手术效果发挥到最大。

  • 标签: 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GnRH-α(促性腺素)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对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以前是否应用反加疗法划分为两组,应用了反加疗法的为观察组,未应用反加疗法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以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治疗以后,观察组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腹腔镜手术以后,患者应用个性化反向添加治疗疗法进行治疗联合采用促性腺素,能有效的缓解手术后的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可以更好地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GnRH-&alpha 反向添加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 标签: 胃癌 效果观察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小儿急腹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有患儿的X线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急腹症患儿疾病类型、确诊方法类型及其占比,最后归纳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患儿急腹症种类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腹膜炎等,不同小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征不同。结论小儿急腹症种类多样化,使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多种多样,所以儿科临床医生要根据各种小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X线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摄正位胸片检查,部分病例给予胸部X线、CT片检查,分析肺结核的X线诊断、鉴别。结果临床上多见肺结核,按照X线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准确诊断、鉴别本病。结论针对肺结核疾病,给予CT片、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X线诊断 鉴别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異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肺癌 胸部X线 螺旋CT
  • 简介:乳腺表皮囊肿是乳腺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并非少见病,本病以20~50岁发病率最高;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在日常工作中易被忽视,而造成误诊.现对X线片误诊的乳腺表皮囊肿6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表皮囊肿 乳腺肿瘤 误诊 X线诊断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肛瘘患者行挂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108例肛瘘患者作进行分组研究,将接受挂线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挂线组,同期选择接受肛瘘切除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切开组,记录分析数据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挂线组的治疗有效率52例(96.30%)明显高于切开组43例(79.63%),挂线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3.70%)明显低于切开组10例(18.5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瘘患者行挂线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挂线治疗 肛瘘患者 肛瘘切除术 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X线自从被发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摄影成像领域。X线在摄影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和数字X线摄影技术。不同摄影方式在摄影过程中的原理不同,影响被照体成像质量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是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标准三种摄影方式应该一致。因此,为了在工作中得到高质量的影像资料,更好服务于临床治疗,本文基于X线摄影工作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的质控经验,总结了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要点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X线摄影 成像质量 质控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和X线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例肺下叶结核患者,将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特征。结果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和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形态多样。以斑片状的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阴影占多数,部分病灶内有空洞形成。结论肺下叶结核误诊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下叶肺结核的认识,单从病灶X线征象及好发部位考虑,对本病临床特点不熟悉。掌握肺下叶结核X线表现和临床特点,重视随访复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 标签: 肺结核 诊断 误诊
  • 简介:目的: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下简称FISH)在诊断不同部位发生的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究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并初步探讨将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史以监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68例泌尿外科疑似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采用FISH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该检测在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血尿患者的肿瘤筛查以及在膀胱癌随访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和前列腺癌)时,其对于血尿标本的诊断灵敏度高于非血尿标本(P〈0.05)。(2)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分期的泌尿系统肿瘤时,其对于高级别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尤其对于血尿标本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P〈0.05)。(3)在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156例患者中,有45.51%(71/156)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复发,而FISH监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为57.75%(41/71)。(4)采用FISH法随访监测156例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诊断血尿患者在随访中复发的灵敏度高于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患者的灵敏度。结论:(1)FISH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浸润程度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诊断高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价值。(2)FISH检测可用于监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尤其应加强对血尿患者的随访。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 血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5%,对照组优质片率为77.5%,观察组优质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全景成像 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鼻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和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肺结核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均采取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X线的诊断诊断正确率、空洞检出率和病灶检出率等情况均显著低于螺旋CT(P<0.05);在本研究118例患者中,经给予螺旋CT检查,高低混杂密度清晰可见者81.36%,肺小叶或肺段病变内蜂窝影或条状清晰可见者38.98%;其中,并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气胸者17.80%。经胸部X线检查,患者的肺气肿和病灶内钙化、费大牌和支气管透亮影及气胸等诊断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予以CT检查,取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行胸部X线检查的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術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