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氯化钠溶液与肝素钠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管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肝素钠和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留置针管,并对其留置针保留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凝血功能、自发性出血倾向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素钠管堵管率明显低于氯化钠溶液,而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高于氯化钠溶液。结论肝素钠管不良反应与氯化钠溶液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优点显著,可以在儿科1~6岁患儿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盐水 高渗/治疗应用 肝素/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潜阳入阴法治疗不寐。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髓潜阳丹”为基础方辩证加减药物,对50例不寐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15天)病人自觉睡眠改善良好,有效率100%治愈率90%以上。结论“髓潜阳丹”加减标本兼治,引阳入阴,为治疗不寐的良好方剂。

  • 标签: 不寐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血小板输无效是指患者在输血小板后,其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升,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目前,临床判断血小板输无效的主要依据为输前、输后1h、输后24h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 标签: 血小板无效输注 诊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药(即药物经过咽鼓管鼓室进行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有71耳需要进行鼓室药治疗需要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鼻咽镜下采用直径为1mm的塑料导管从患者的咽口导入,作为咽鼓管的扩张,通过导管像鼓室进行药物注射,药物成分为地塞米松和a-糜蛋白酶,每周进行药物注射两次,一个半月为一个治疗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的鼻窦和鼻咽炎症病变做相应的治疗处理。有粘连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发现患者的听力提高10-19dB的有28耳,有16耳听力提高20-29dB,有12耳听力提高30dB及以上,听力无明显改善的有15耳,有效率为78.87%,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鼓室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此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经济适用,适合广大患者。

  • 标签: 粘连性中耳炎 鼓室注药 临床观察
  • 简介:对大量输异型血液未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2010-11-23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进行抢救。术中先后输A型600ml全血和A型200ml红细胞悬液,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联合鼓室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鼓室置管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40例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35例有效率为77.77%,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的可能。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医 辨证施治 失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在单采血小板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度收治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输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相关因素无关,可能与患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及血小板回收率有关,有助于指导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采取洗涤血小板治疗。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癜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白癜风中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10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进行半年随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临床复发率是4%,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是18%,两组复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临床总接受中医辨证型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起到缓解改善效果,复发率比较低,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辩证分型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管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58例利用右颈静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管者为观察组。采用肝素钠溶液管者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和静脉压情况,及管腔阻塞、置管部位出血例次。观察时间为 8周。 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P< 0.05),静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导管发生堵塞次数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置管部位及其他部位出血无差异 (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用于双腔透析导管管液中,能显著改善导管的功能,保障透析过程中的充足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双腔透析导管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鞘内泵吗啡联合加巴喷丁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年龄28~72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吗啡组、加巴喷丁组及联合用药组各30例。吗啡组给予鞘内泵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加巴喷丁组给予鞘内泵加巴喷丁控释片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鞘内泵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直至疼痛缓解,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缓解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联合用药组的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吗啡组(P<0.05)和加巴喷丁组(P<0.05);在单用吗啡治疗时,多数患者出现便秘,头晕、呕吐等不良现象,而在联合用药后,不良反应并未出现加重的情况。结论鞘内泵吗啡联合加巴喷丁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并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吗啡 加巴喷丁 中重度癌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穿刺结合鼓室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术,给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结合鼓室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穿刺结合鼓室药能够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鼓室穿刺 鼓室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及阿司匹林等,虽按一般剂量给药,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将这类肝病称为药物性肝病。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分型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预检诊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预检诊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我院急诊预检诊系统标准进行诊。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和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我院急诊预检诊系统标准进行诊,在优化急诊就诊环境的同时,可加快诊速度,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和意外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危重患者 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保守治疗运用到给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8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手术以后予以中医保守治疗,对照组41例手术以后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骨折愈合状况、肩关节活动状况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骨折愈合状况、肩关节活动状况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运用到给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十良好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 中医保守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了中医型治疗法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通过中医型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77%,治疗后疼痛低于治疗前,髋关节灵活度高于治疗前,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医型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疼痛,提高髋关节灵活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分型 股骨头坏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鼓膜穿刺联合鼓室药治疗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就诊单双号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诊的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接受鼓膜置管治疗、鼓膜穿刺结合鼓室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鼓膜穿刺联合鼓室药在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面效果明显,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鼓膜穿刺 鼓室注药 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诱导后阴茎异常勃起采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发生阴茎异常勃起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参照组患者给采取特殊处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治疗,对比2组患者勃起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治疗1钟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30钟后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勃起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虽然时间长于参照组,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阴茎勃起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自身影响较小,患者血压和心率较稳定。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静脉泵注 麻醉诱导 阴茎勃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症病人采用不同的肠内营养输入方式,观察其营养耐受情况。方法选取218例我院患者,病理年限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持续24小时和间断性24小时营养输入方式,比较其营养耐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效(P<0.05)。结论采用24小时持续输入方式,对ICU重症患者营养吸收是最佳选择,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ICU重症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耐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