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锆修复粘结时,自酸蚀粘结剂与全酸蚀粘结剂对两种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6颗第三磨牙,根据所使用粘结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直接进行粘结;B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全酸蚀粘结剂进行粘结;C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D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直接粘结,E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F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测试各组的粘结强度。结果D组粘结强度(16.47±0.47)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粘结强度(16.18±0.39)和C组粘结强度(16.72±0.54)均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粘结强度(19.06±0.33)和E组粘结强度(18.99±0.72)均高于D组粘结强度(16.47±0.47),有统计学差异(P<0.001),E组与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高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强度;酸蚀处理可提高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SingleBondUniversal可获得与全酸蚀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强度,其临床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低,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酸蚀 全酸蚀 牙本质 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手术方法。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16-48岁。其中陈旧性齿状突骨折6例,齿状突不连2例,横韧带松弛症2例,寰枕畸形1例。前路C1/C2松解,清除寰枢椎前方挛缩瘢痕组织或骨连接,后路PCF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融合术。结果:术后11例获得复位,行寰枢椎复位固定术;1例行枕颈融合术。术后随访正常。结论:前路松解PCF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骨折脱位方法可靠。

  • 标签: 寰枢关节/损伤 脱位/外科学 骨折/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使用不同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差异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牙齿修复患者来分析,共有108颗需要修复治疗的牙齿,共分成3组,均有36例患者,分别为患者使用金属材料进行修复、采陶瓷组用陶瓷材料修复、树脂组采用树脂材料修复。对比分析三组的牙齿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修复治疗6个月后,金属和树脂组的成功率是94.4%,陶瓷组的成功率是91.7%,修复治疗12个月后,树脂组的成功率是91.7%,金属组和陶瓷组的成功率是88.9%,三组的成功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金属、树脂、陶瓷三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无显著差异性,均可以应用于口腔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可视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抗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复性剖宫产术产妇9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剖宫产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对两种手术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剖宫产术中,与新式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轻,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效果更好,有效地降低了产妇重复性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复性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性剖宫产术中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以探索更好的剖宫产术。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复性剖宫产术产妇97例,按照剖宫产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对两种手术对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剖宫产术中,与新式剖宫产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轻,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效果更好,有效地降低了产妇重复性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重复性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 改良新式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掐标本质量对凝血结果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月本院门诊采血标本500例,分为对照组、溶血组、存放组、血量组、输液组,检测APTT、PT、FIB值,并对比。结果溶血、存放时间、采血量、输液部位均会影响到凝血检测结果,产生检测结果误差。结论检验前标本质量对凝血结果有重要影响,必须要做到精细管理,及时沟通,最大限度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标本质量 凝血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修复,观察组用口腔种植修复;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使用功能性高、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牙列缺失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效果显著,其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美观度均可得以改善,并具有极佳的固定度。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修复中不同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的108颗需要修复的牙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例,金属组采用金属材料进行修复;采陶瓷组用陶瓷材料修复;树脂组采用树脂材料修复。对3组牙齿的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修复6个月之后,金属组和树脂组的成功率均为94.4%,大于陶瓷组的91.7%,在修复12个月之后,树脂组的成功率为91.7%,大于金属组和陶瓷组的88.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没有明显差异,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均可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抗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处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处牙科门诊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方案,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美观性等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修复治疗而言,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牙列缺失 口腔种植 修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在人体结构中,口腔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内牙齿的美观性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需求,牙齿美观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展现出来,美观的牙齿会为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口腔美学修复治疗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口腔美学修复的过程中,过渡性修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属于整个过程中的中间部分,医患对其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深。过渡性修复能够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过渡性修复可以减缓病人的压力和痛感,是口腔科医生在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另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促使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过渡性修复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临床治疗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 标签: 过渡性修复 口腔 美学修复 作用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种植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选取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采用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而且功能修复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符合P<0.05的要求。结论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采用种植修复的办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修复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患者的义齿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种植修复 固定义齿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病程缓慢,以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患者主要有软组织、骨骼、神经系统及眼部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修复方法。

  • 标签: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疗法 先天性缺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研究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性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疗法 先天性缺牙 应用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为临床相关口腔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实现了对临床常见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口腔问题的高效处理,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口腔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保证了现代口腔修复效果。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口腔种植 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在修复满意率、不良反应率、总体效率、治疗效果等方面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成型技术能够提高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以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患者修复后牙列间歇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过程中采用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46例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23例行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和23例行正畸疗法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復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行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以及牙齿美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口腔疾病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在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问题,同时开展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影响检验质量的目的。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到本院进行相关血常规检验的人员,所有体检人员的收集的起止时间2017年3月,终止时间2017年10月。从中抽取人数427例,探讨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问题。结果研究得到,在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其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有检验时间不同原因、采血部位原因等。其中检验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高于6小时以外血小板计数水平,P<0.05。静脉采血部位的白细胞水平(6.4±0.3)X109L、红细胞参数水平(4.7±0.4)X1012L以及血红蛋白的参数水平(122.3±2.4)g/L明显高于末梢采血部位的各项指标参数水平,P<0.05。结论于检查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前期,存在检验时间、采血部位等影响因素,为了有效降低采血标本质量的问题,应对其质量问题予以有效控制,以使准确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 标签: 采血部位 采血时间 红细胞参数水平 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