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搜集本神经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眼神经麻痹的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4例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1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者行DSA检查,5例做神经传导速度,4例进行腰穿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诊断进行相应处理。分析其病因组成、临床表现、早期行DSA检查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结果24例眼神经麻痹患者中7例(30.8%)是由糖尿病引起,为首要致病原因;6例(25.0%)颅内动脉瘤引起,第二致病原因;再次分别为脑干缺血性血管病5例(19.2%)、结核性脑膜炎1例(3.8%);其它病因包括痛性眼肌麻痹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4例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依据出院时眼肌麻痹的恢复情况可分为治愈3例(12.5%),好转15例(62.5%),无效6例(24%)。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有些甚至危及生命,需仔细鉴别,及早明确诊断,并且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病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滞针疗法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推拿脊柱科住院部、理疗科门诊诊断冈上肌腱炎的患者共10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滞针组)与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滞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治愈率58.8%,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愈率31.4%,总有效率80.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6.7%、10.0%,总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5%、25.0%,总复发率37.5%;结论滞针疗法治疗冈上肌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滞动针 冈上肌腱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治疗前后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儿童激活脑区计数情况和2-back记忆任务激活感兴趣区激活体素水平。结果治疗前患儿左额上回激活16例,右额上回激活15例,左额中回激活20例,右额中回激活14例,左额下回激活12例,右额下回激活19例;治疗后左额上回激活24例,右额上回激活23例,左额中回激活21例,右额中回激活22例,左额下回激活22例,右额下回激活2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左额中回激活体素水平297.4±8.6mm3,右额中回267.8±9.6mm3,左额下回20.5±1.6mm3,右额下回114.8±7.7mm3;治疗后左额中回激活体素水平492.4±9.5mm3,右额中回484.1±9.4mm3,左额下回372.8±4.5mm3,右额下回98.2±7.5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障碍患儿存在前额叶、扣带回前部功能低下和丘脑功能异常。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CIT)的群体药学(PPK)模型,并比较PPK模型与非房室(NCA)模型法估算CIT生物等效性的价值。方法:2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CIT后采集0~144h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血浆中的CIT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评估CIT的PPK模型,并用NAC模型法和PPK模型法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结果:CIT的PPK模型符合一房室模型,估算的CIT清除率和分布容积分别为(15.90±0.70)L/h和(702.0±19.2)L。采用NCA和PPK模型估算的CIT相对生物利用度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4%~105.4%和92.5%~103.4%,达到生物等效性的标准。结论:NONMEM法可用于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

  • 标签: 西酞普兰 群体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非房室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距离眼参数与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关系。方法以116名近视青少年研究对象,跟踪随访8~19个月,每3个月记录近距水平隐斜、AC/A、调节滞后、调节幅度等近距离眼参数,检测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根据首次与末次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计算年近视进展量作为近视加深速度,分析各近距离眼参数与年近视进展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A、调节滞后及调节幅度与年近视进展量均呈正相关(r=0.416,0.495,0.463,P值均<0.05);将AC/A作为控制因素再行分析,调节滞后与年近视加深量,结果仍有正相关(r=0.383,P<0.05)。结论近距离工作时高调节滞后可能是导致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近视 斜视 研究 学生
  • 简介:摘要中药川乌属于一种常见药物,其主要成分即为二萜生物碱。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总结了中药川乌含量检测与药学情况,现作以下的综述。

  • 标签: 中药川乌 成分检测 药动学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及哺乳期应用质子泵类药物的药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9例妊娠期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19例哺乳期胃溃疡女性患者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通过静脉抽血的方式借助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加以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利用度(94.83±3.2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98.52±2.91)%(P<0.05);观察组患者0~12h血浆浓度及时间曲线下面积(2347.67±1216.23)ng·h/ml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13.23±423.09)ng·h/m(P<0.05);从达峰时间、血浆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角度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患者应用质子泵类药物消化吸收速率弱于哺乳期病例,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妊娠及哺乳期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降低用药风险。

  • 标签: 妊娠及哺乳期 药动力学 质子泵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护理模式以家庭中心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份——6月份我科室收治的产妇11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对2017年3月份——6月份我科室收治的产妇120例本次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中心的护理开展。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在出院前对两组产妇进行各项护理评分情况调查。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落实评分较比对照组评分,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19.17%,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35.6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模式以家庭中心的实施效果较好,产妇的剖宫产的实施率显著降低,有效疏导产妇的分娩的不良情绪,并做好产后的护理,加快产妇的预后以及角色的转换,保证母乳分泌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家庭为中心 效果
  • 简介:1病例报告男,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间断性疼痛1a,无发热、盗汗、咳嗽、乏力、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10a前曾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查体:腰椎活动度略受限,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感觉均未见异常,肌张力未见异常.

  • 标签: 结节病/诊断 误诊 结核 脊柱/诊断 脊柱/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将慢性肺栓塞误诊冠心病的原因,针对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并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38例慢性肺栓塞误诊冠心病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回顾式的研究,研究误诊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通过血气分析以及超声心动检查来评价抗凝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检查发现误诊中大多数老年女性患者,并且常伴有高血压等冠心病高危因素,但是在确定患者误诊之后进行的血气分析以及超声心动数值前后有了明显的差异,抗凝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慢性肺栓塞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相关的检查医生应该加强诊断意识,通过血气分析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测,避免出现误诊的现象,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 标签: 慢性肺栓塞 冠心病 误诊
  • 简介:摘要中医对痹证的认识源于《内经》,发展于《金匮要略》,并在后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现代中医临床遣方用药、针灸、制药均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以《内经》基础,以期从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分类、症状、辨证论治、中药使用、方剂等方面出发,总结经典对痹证发展的贡献。掌握痹证的发展史,是继承的基础,也是发扬中医学特色的前提。

  • 标签: 痹证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 简介:目的探讨其他疾病误诊心肌梗死的原因,避免和减少误诊。方法对南京市浦镇车辆厂医院近5a首诊误诊心肌梗死的15例其他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出院14例,死亡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综合地思考和分析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减少误诊。

  • 标签: 心肌梗塞/诊断 误诊
  • 简介:现将我院近2a来收治的首诊急性脯梗死的低血精偏瘫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7岁。因右侧肢体乏力,右手持物不灵活,行走困难3h,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有1型糖尿病史13a,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查体:双侧鼻唇沟对称.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腱反射(++),两侧Babinski征(-),头颅CT未见异常。

  • 标签: 低血糖症/并发症 偏瘫/诊断 脑梗塞/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硬膜下血肿且被误诊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星级护士"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由考核小组对78位参与"星级护士"评选活动的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技术操作考核和护理质量检查等综合评分,按分值高低给予不同级别"星级护士"的评定,并医院OA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结果"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提升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以"星级护士"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可密切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人性化服务。

  • 标签: 护士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被误诊异位妊娠病的妇科急腹症的种类,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妇产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2月患妇科急腹症被误诊异位妊娠以异位妊娠的患者9例。结果9例患者中3例输卵管炎、4例卵巢黄体破裂、2例输卵管绒毛膜癌。结论对于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也可能出现误诊,因此需要医生在诊断时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可能的疾病种类考虑在内。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误诊 异位妊娠
  • 简介: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误诊子宫经血潴留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0岁,未婚,主因青春期后无月经来潮就诊某院。门诊检查:双乳房发育正常,女性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闭锁。肛诊:盆腔内可触及-10cm×9cm大小肿物,实性,不活动,压痛不明品,双附件触诊不清。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误诊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极少数患者却因声带病变以致临床表现也酷似哮喘发作,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不断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自1992年以来经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15例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31~74岁,平均56岁。其中8例患有慢性基础病:糖尿病3例,溃疡病2例,慢性肝炎2例,过敏性鼻炎1例,均否认慢性支气管肺部疾患者。吸烟者7例。1.2临床特点15例均呈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喘息时轻时重5例,进行性加重2例,伴有咯血3例,低热伴咳嗽1例,声音嘶哑9例。从出现喘息到我科就诊时间2~18个月不等,在外院均诊支气管哮喘。全部患者常规胸片和痰检查:双肺纹理粗乱7例,双肺透亮度增强4例,未见异常4例。连续3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或癌细胞均为阴性。经正规抗炎、解痉、激素及吸氧等综合治疗2wk或以上,部分患者咳嗽、咯血症状虽然减轻,但吸气性呼吸困难并无改善。查明病因,遂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或纤维喉镜检查。

  • 标签: 声带病变 支气管哮喘 诊断 误诊 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