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联合银杏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7.5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联合银杏叶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复方丹参 银杏叶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与生脉注射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联合生脉注射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及川芎嗪注射联合西药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长孕周时间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及川芎嗪注射联合西药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延长孕周,降低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西药 重度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金纳多注射与疏血通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疏血通注射作治疗药物,观察组选择金纳多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18%>72.73%);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金纳多注射作其首选药物,其治疗效果较疏血通注射而言更为显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慢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采用丹参注射和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2例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联用组后,分别给予常规疗法+低分子肝素钙、常规疗法+丹参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指标为综合疗效、治疗后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联用组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可发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用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丹参注射与低分子肝素钙能增强临床疗效,还可改善动脉血气和心功能指标。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 重症肺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联合侧脑室外引流能迅速有效地阻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恶性循环,是急性重症颅脑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侧脑室外引流 急性重症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用川芎嗪注射与醒脑静注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44例,基础治疗)与试验组(44例,基础治疗+川芎嗪注射和醒脑静注射)。对比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并根据GOS量表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且试验组GO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与醒脑静注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相关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痉挛发生风险,还可积极改善预后成效。

  • 标签: 川芎嗪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 重症颅脑损伤 血流速度 血管痉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慢性乙肝肝纤维化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治疗,观察组32例则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联合丹参粉针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75%,和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丹参粉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新生儿中挑选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纳入研究,挑选时间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1月和2017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5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进行各自治疗以后,应用了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的牛肺磷脂组和猪肺磷脂组患儿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以及患儿住院时间方面,均远优于行常规基础对症治疗的对照组,且牛肺磷脂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健康状况方面,均远优于猪肺磷脂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牛肺磷脂注射与猪肺磷脂注射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猪肺磷脂注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牛肺磷脂注射,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牛肺磷脂注射液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则接受依达拉奉联合复合丹参注射进行治疗,对比2组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性。结果实验组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患者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脑水肿减少面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减少脑水肿的面积,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水肿 依达拉奉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以黄芪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34%,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C、TG、LDL-C、LDL-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以黄芪注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使患者血脂指标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依达拉奉 醒脑静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喜炎平注射联和维生素C注射在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喜炎平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注射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症状好转时间为(34.17±2.5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6±2.57)h,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喜炎平注射联和维生素C注射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0例左氧氟沙星注射不良反应病例基本情况及发生原因。方法将在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病历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注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就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结果经分析,30例患者中8例为消化系统反应、3例为皮肤附件反应、2例为心血管系统反应、1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及1例为血液系统反应;经分析,30例左氧氟沙星注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年龄因素、注射剂量、治疗疗程及药物过敏史4个方面内容。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用药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要表现,总体反应程度较为轻微,临床建议结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采取相对应处理措施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标。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配合疏血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筛选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77例分为醒脑静组(39例)和常规组(38例),醒脑静组采用醒脑静注射联合疏血通注射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NHISS评分,同时测定补体C3、C4P与CR水平。结果醒脑静组NHIS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指标补体C3、C4P与CR水平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及其补体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卒 缺血性 醒脑静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6年8月份到2017年8月份收治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行丁苯酞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联合热毒宁注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3(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8.00%)。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盐酸氨溴索注射联合热毒宁注射,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肌缺血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组时利用双模拟法,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用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用丹参川芎嗪注射、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仅为77.42%,组间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6.13%,对照组为12.9%,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治疗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快速改善病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硝酸异山梨酯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实施醒脑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另外对比两组的神志转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志转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应用醒脑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神志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急诊内科 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