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性乙脑高发区预防控制策略。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流行性乙脑高发区开展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施预防接种和疾病监测措施,并通过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来改善居民行为和态度,分析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居民对流行性乙脑知识的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2016年流行性乙脑接种率比2014年高,及乙脑报告发病率比2014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流行性乙脑高发区的健康宣教、积极进行疾病监测、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等措施均有助于控制该病的发生。

  • 标签: 流行性乙脑 高发区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己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传入期、扩散期,目前己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健康教育要行动在艾滋病疫情发展之前。其内容除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系统卫生知识外,还应包括性道德教育、严禁卖淫嫖娼、禁毒的法制教育。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特征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慢性病已经成为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是造成疾病负担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地区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农村地区慢性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农村地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措施。

  • 标签: 农村地区 慢性病流行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虫病流行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确定囊型包虫病的流行态势及主要流行特征。方法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B超体检和血清学检测,确定居民囊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用粪抗原检测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结果B超检查869人,查出包虫病患者11例,患病率为1.27%。结论包虫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包虫病是人体受到狗体内绦虫的虫卵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应当引起重视,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包虫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铀矿接尘人员矽肺发生流行病学特点,并提出应对的措施。方法对矽肺病患者进行单因素病理学分析,主要分为核工业矿山与地质系统、纯轴矿与混轴矿接尘,对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死亡年龄、病程等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从中了解铀矿接尘人员矽肺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应对策略。结果根据统计分析,地质系统铀矿接尘人员矽肺的发病年龄平均在(40.2±3.6)岁、发病工龄在(9.8±2.3)年,矿山系统铀矿接尘人员矽肺的发病年龄平均在(43.2±3.4)岁、发病工龄在(14.8±2.5)年,地质系统铀矿接尘人员的发病年龄和发病工龄均要更短;同时,地质系统铀矿接尘人员矽肺的病程为(15.2±2.7)年,死亡年龄在(53.9±3.8)岁,矿山系统铀矿接尘人员的病程为(12.4±2.7)年,死亡年龄在(50.4±3.1)岁。纯轴矿与混轴矿接尘人员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死亡年龄、病程等也有所不同。结论铀矿接尘人员矽肺发生受到工作环境、接触粉尘的化学性质等有关,工作人员要对不同环境不同的粉尘做好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监督力度,并定期检查身体,切实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铀矿接尘人员 矽肺 流行病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连续开展梅毒血清学监测,掌握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梅毒防控的干预对策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在梧州口岸17253人次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7253人次监测对象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39例,检出率为0.23%,以男性为主。感染年龄段以30~59岁检出率最高,占92.31%。感染人群类型以船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76.92%。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监测结果显示梧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率高集中在船员及旅游探亲人群,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梅毒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敦促感染者及时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 标签: 梅毒 出入境人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包皮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