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胃幽门良性梗阻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幽门附近及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或炎性病变时,刺激幽门括约肌,引起其痉挛或幽门区水肿,由此发生的梗阻,称为幽门不完全性梗阻。它是暂时的,但也可有反复发作。溃疡周围水肿引起的幽门梗阻,非手术治疗往往有效。然而即使好转,

  • 标签: 胃幽门良性不全梗阻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活动性胃炎
  • 简介:反硝化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是一群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中称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它属于不分解糖的产碱杆菌。引起感染的产碱菌属株中,较多见的是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而反硝化无色杆菌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的开展,该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逐渐增加。作者从手指损伤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1株反硝氏无色杆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反硝化无色杆菌 伤口分泌物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本病为全球性的疾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和西藏等牧区,在平原的养殖区也见有发生。传染源为病禽,以羊为主。人群普遍有易感性,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临床特征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肝、脾及淋巴结的肿大等。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体温曲线有较典型的波浪状波动,有明显的关节疼痛,有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多汗是此类患者的突出症状。本文报道一例非典型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希望能为护理本病提供借鉴。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护理
  • 简介:目的对从同一患者血液和静脉插管中分离的两株抗酸阳性细菌B0793、V1948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广谱PCR扩增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基因与核糖核酸(RNA)聚合酶β亚单位(rpoB)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并与相关菌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以传统的表型实验对基因鉴定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参考CLSIM24-A的方法和解释标准进行分离株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2株细菌均为血平板上生长缓慢的革兰染色着色较淡的抗酸阳性杆菌,但2株细菌的菌落形态差别较大,B793在血平板培养4d形成直径1cm、米黄色、圆形、突起、不溶血、易乳化的光滑型菌落,V948则为直径约2cm、米黄色、豆腐渣样、边缘不规则的粗糙型菌落。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与富西亚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phocaicum)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半定量触酶、68℃触酶试验、5%NaCl耐受试验与脲酶试验阴性,亦符合富亚分枝杆菌的特征。结论该2株抗酸阳性细菌在分类学上属于富西亚分枝杆菌,其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为国际上首次发现。

  • 标签: 分枝杆菌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聚合酶β亚单位 序列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10d序贯疗法与传统四联14d疗法对初次根除失败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的补救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将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初次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10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10d序贯疗法(雷贝拉唑胶囊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2次/d,用药5d,继而使用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替硝唑0.5g,2次/d,用药5d)。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四联14d疗法(雷贝拉唑胶囊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0.5g,2;L/d,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4次/d,用药14d)。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第9周采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72.92%(35/48)和70.00%(35/50)(PP分析),70.00%(35/50)和63.64%(35/55)(ITT分析),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10、0.48,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P〈0.05)。结论10d序贯疗法与传统四联14d疗法对初次根除失败的Hpylori感染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率较低,且疗程短,患者依从性更好。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四联14d疗法 补救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胃黏膜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及其高毒力亚型感染间的相关性。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real-timePCR)检测H.pylori的保守基因ure以判断H.pylori的感染,高毒力亚型基因vacAs1用real-timePCR检测,用PCR扩增另一高毒力基因cagA羧基端EPIYA基序所在区,然后测序确定其亚型。IL-1βmRNA使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比较循环CT法分析。结果患儿中无论是低毒力还是高毒力的H.pylori感染都与胃黏膜IL-1βm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pylori对儿童胃黏膜IL-1β表达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环境、遗传因素如IL-1基因簇多态性与H.pylori共同作用调节胃黏膜IL-1β的表达。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幽门螺旋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