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能谱 CT设置不同 kV值,探究低 kV下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对辐射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 kV( 120kV),研究组采用低 kV( 100kV),对两组图像 CT值、噪声( SD)、信噪比( SNR)、图像质量及辐射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①客观评价:研究组各层面组织 CT值和 SD值均高于常规组;各层面脂肪比较均有统计差异 (P<0.05);各层面肌肉 CT值比较无统计差异 (P>0.05),但 SD值比较两组有统计差异 (P<0.05);肝脏和脾脏 CT值和 SD值无统计差异 (P>0.05);各层面组织 SNR值均无统计差异 (p>0.05)。②主观评价:两组图像评分一致性良好,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③辐射对比:研究组辐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 意义( p<0.05),辐射降低了 29%。结论:能谱 CT采用低 kV技术行胸部 CT低剂量扫描,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和较低的辐射

  • 标签: 低剂量 噪声指数 信噪比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射线辐射评价、剂量控制方法等,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关系。方法:课题观察76例有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需求的患者,默认机器曝光条件者38例属机器组,曝光条件行人工设定者38例属人工组,检查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完成后行X射线辐射比较。结果:人工组基值管电压高,摄片总帧数少,X射线剂量乘积、入射表面剂量少,数据和机器组有差异,P

  • 标签: X射线辐射 检查安全性 剂量控制 患者满意度 全脑血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医疗科技的进步,医院内的放射设备也逐渐增多,虽然医务人员借助放射设备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治疗效果,但同时放射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射线,也会对医务人员形成辐射,一旦防护不到位,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严重危害,所以关注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便极为必要。接下来本文将对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放射医务人员 辐射防护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核辐射是指各种原子的能量和电磁辐射,这些原子是原子的核反应(如用作物质时的裂变和衰变)发出的电磁辐射。当作用于物质时,会引起电离和激发而产生生物效应,被归类为电离辐射。本文介绍了核辐射的概念与特性,分析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其损伤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医疗医学防护措施。

  • 标签: 核辐射 损伤效应 医学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43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进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通过观察对比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情况。结果: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8.4%和93.0%(P>0.05);两种扫描方式的肺部征象(分叶、钙化、毛刺、空洞)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CT与低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意义,但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少、安全性高,更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早期肺癌 CT 扫描剂量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丽江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方法 在丽江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就诊病例中随机抽取1670例病例,涵盖户籍、年龄、症状、性别、病程长短等信息,日照后皮肤损伤情况,根据分类标准做出疾病分类分度诊断,最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70例抽查病例,和紫外线辐射相关联的皮肤损伤率高达99.7%。其中轻度损伤305例,占比为18.3%;中度损伤65例,占比为3.9%;重度损伤1295例,占比为77.5%;无皮肤紫外线损伤者5例,占比为0.3%。红肿、红斑、晒黑、风团、肥厚、皮疹、水疱疹、毛细血管扩张、老年斑、脱落斑等发病率随紫外线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伴随的并发症斑秃、斑痕的发生率也升高。结论 丽江高原紫外线对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如游客)的皮肤有严重的损伤作用,会降低人们的身体健康品质和旅游体验感,不利于丽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故应强化人们对紫外线的防护意识,做好充足的防晒工作。

  • 标签: [] 丽江高原 紫外线 皮肤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缬沙坦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从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例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高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分析比较两个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应用缬沙坦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7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研究意义。两个小组的 24h尿蛋白都要比之前有所减低,( p<0.05),且高剂量实验组患者要比常规剂量对照组患者的低,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研究意义。实验组治療前后的血钾和肾小球滤过率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钾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p>0.05),肾小球滤过率治疗后要比治疗前有所降低,( p<0.05)。结论:高剂量的缬沙坦要比常规剂量的缬沙坦的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高剂量 ;常规剂量 ;缬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并高血压 ;治疗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and high-dose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hypertens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basic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gh-dose Valsartan for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hypertens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ose of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hypertension. Resul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valsarta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24-hour urine protei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P < 0.05), and the high-dos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dos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serum potassium 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d not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change in serum potassium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and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as lower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P < 0.05). Conclusion: Valsartan is better than valsartan in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检低剂量CT发现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低剂量CT检查阳性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选择的患者均进行过常规胸部正位片和低剂量CT检查。分析X线片的阳性检出率,分析X线片和低剂量CT检查下早期肺癌的结节检出率、分叶、毛刺及空洞的显示情况。结果: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可有效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结节的检出率及分叶、毛刺、空洞病灶的显示率,可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 标签: 早期肺癌 体检 低剂量CT X线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 CT扫描的价值。方法以 3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均行低剂量螺旋 CT诊断,并分析肺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中,病理分期如下: 21例 I期, 6例 III期, 3例 IV期。低剂量螺旋 CT的扫描辐射低于常规螺旋 CT扫描, P<0.05,统计意义存在。结论肺癌可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 CT诊断,可有效减少辐射,诊断效果显著。

  • 标签: 低剂量螺旋 CT 肺癌 常规螺旋 CT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小 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 临床 效果。方法 选取 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子宫肌瘤患者 8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 相同例数的两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患者各有 42 例。高剂量组患者应用每日 25mg 的 米非司酮治疗, 低剂量 组 应用每日 12.5mg 的 米非司酮 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 。 比较两组患者的 治疗效果 以及治疗前后月经情况 。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 ,明显高于高剂量组患者的 80.43%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行经期及月经量均明显降低( P<0.05 )。与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行经期及月经量降低更加显著( P<0.05 )。 结论 采用每日 12.5mg 小剂量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患者可以取得满意 的 治疗效果 , 患者的月经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儿童鼻炎中采用不同剂量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将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我院医治的 80 例儿童鼻炎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设为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 38 例)大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实验组( 42 例)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实验组治疗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应用于儿童鼻炎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儿童鼻炎 阿奇霉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MTX)是一种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 high-dose methotrexate, HD-MTX)辅以亚叶酸钙解救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多种癌症的治疗方案。但是大剂量甲氨蝶呤给药时的毒性较大,且人体内代谢个体差异显著。若发生排泄延迟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对大剂量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参考,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合理的药物治疗。

  • 标签: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治疗当中,长期应用低剂量罗红霉素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7~2019.12期间收治的5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长期采用低剂量左氟沙星、研究组长期采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痰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痰量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扩张治疗中,长期使用低剂量的罗红霉素,对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痰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罗红霉素 支气管扩张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