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 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8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护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家庭用药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 老年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老年人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1 月来 我院进行 常规体检的老年人 29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正常组 100 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 82 例,糖尿病组 64 例,重症糖尿病组 48 例。 分别对其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以及尿微量蛋白( U-mAlb)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以及重症糖尿病组 FBG 、 HbAlc 以及 U-mA1b 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升高,患者 HbAlc 以及 U-mA1b 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可以反映 老年人糖代谢紊乱、糖尿病及肾功能损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蛋白 老年人 糖尿病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引入糖尿病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在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间于我院施行体检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46例健康患者(对照组)和已确诊的 46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施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施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健康患者,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均明显更高,分别为( 9.34±3.56) mmol/L、( 8.49±1.83)%,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经数据学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体内,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结论: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法引入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显著,能够基本保障糖尿病的确诊正确性,在糖尿病检查、诊断及治疗中参考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与静脉全血检验血糖结果的对比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 75例 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和静脉全血检验,比较两种检验结果。结果:对患者连续进行3天血糖检测,两种检查患者血糖结果互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静脉全血检验与即时检验血糖仪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可将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检测出来,为医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调整治疗方案,进一步稳控血糖,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即时检验血糖仪 静脉全血检验 血糖结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程血糖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并在产程中进行血糖监测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分为两组,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产妇分作为观察组(n=18),未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产妇作为对照组(n=102)。在产程中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比较两组产程中血糖情况,分析孕妇产程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结果两组潜伏期、活跃期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第二产程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每2小时监测血糖发现,分娩前2~4h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具有相关性。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情况与新生儿低血糖存在相关性,产程中应监测血糖,适当干预,避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出生后做好血糖监测,母乳喂养,早吸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程 新生儿低血糖 孕妇产程血糖
  • 简介:摘 要 目的 研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体重和血清中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以壳聚糖复方制剂0.17g/kg∙BW、0.33/kg∙BW、0.67g/kg∙BW的剂量通过灌胃给药,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指标。结果 对小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下降百分率显著提高,给予葡萄糖后血糖值显著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降低,葡萄糖负荷糖耐量明显增强。表明壳聚糖复方制剂具有辅助降低血糖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小鼠
  • 简介:【摘 要】对因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制定影响对策;方法:临床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注射葡萄糖药剂,根据患者病情控制药剂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症状有明显改善,症状较轻患者已经苏醒,神志逐渐清晰,并无患者在注射葡萄糖药剂之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无患者死亡;结论:因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实现成功抢救,除此之外为降低低血糖发生频率,要对患者进行教育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做好低血糖预防工作。

  • 标签: 低血糖 患者 临床分析与对策
  • 简介:【摘要】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 1】 JCI认证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我院自 2019年 9月引进 JCI护理管理模式至今,护理管理在沿着其主导思想的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专科护理体系中护理文书的改革,发展迅速。以下主要探讨《血糖控制反馈表》在此改革中的收益成效。

  • 标签: JCI标准 血糖控制 动态追踪 反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 ICU重症护理中应用血糖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 ICU在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120例 ICU重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 ICU重症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血糖控制,然后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ICU治疗时间( 6.74±0.56) d、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6.74±0.56)分、感染发生率( 1.67%)均低于对照组( 9.34±0.62) d、( 8.91±0.71)分、( 13.33%),而 APACHE评分( 17.64±1.13)分高于对照组( 12.31±1.06)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血糖控制,既可以改善 ICU重症患者的各项指标,而且还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 标签: 血糖控制 ICU重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30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对照组63例,分别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6%、对照组为19.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低血糖预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ICU 重症护理中开展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 n=50 )行常规护理;实验组( n=50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血糖控制。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cute Physiology and Chtonic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以及感染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 4.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2.00% ,组间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ICU 重症护理中开展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有助于其身体康复,该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血糖 ICU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产后术后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 40 例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出生半小时低血糖 8 例,出生 1 h 低血糖 29 例,出生 2 h 低血糖 3 例。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合理喂养、血糖监测等处理策略。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后,新生儿低血糖均得到及时纠正;家属护理满意度 100.0% 。结论 通过产前预防、纠正孕妇低血糖、产后低血糖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情况。给予新生儿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低血糖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新生儿 低血糖 预防 处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糖和尿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统计尿糖和血糖检验结果,比较尿糖和血糖的诊断阳性率。结果:尿糖测定浓度越高,血糖水平也会相应升高。血糖诊断阳性率为100.00%(112/112),明显高于尿糖的90.18%(10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81,P=0.0007

  • 标签: 血糖 尿糖检验 糖尿病患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1日到 2020年 6月 30日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5.71±1.13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9.03±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2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9.02±2.84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13.26±2.3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81±1.72%)( 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3.66±0.98d)、平均住院时间( 6.44±1.76d)、低血糖发生率( 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7.04±1.25d)、平均住院时间( 9.57±1.82d)、低血糖发生率( 22.73%)( P<0.05)。结论:将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之后,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的糖尿病的治疗种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早期诊治是控制病情加重的关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诊疗指标,具有较多的检验方法,但外界因素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干扰因素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升糖尿病的诊疗效果。

  • 标签: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2019.1~2020.1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用护理常规,研究组38例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对比对照组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满意37例,占97.37%,对照组满意29例,占76.32%;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整体护理 血糖控制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