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说法首见于清代医家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仲景作论大法,各立病机一条,提接一经之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表而彰之。”少阳病提纲证即《伤寒论》原文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历代医家对少阳病提纲证的解析皆停留在六淫、经络等传统中医理论的层面。笔者通过对伤寒发病的历史背景、临床症状、发生发展规律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某些感染性疾病进行对比,从而对少阳病提纲证的现代医学原理进行探讨。

  • 标签: 伤寒论 少阳病 提纲证 感染性疾病 现代医学原理
  • 简介:摘要: 2018年新出台的十二五生物医药振兴规划明确了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型产业,生物制药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也极为迅速。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促进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生物工程药物研发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 重大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来源: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超声医学实习的医学生,共 5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循证组和传统组,传统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医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循证组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 96.24±2.35)分、阅片分析考核( 90.48±2.36)分以及文献检索能力考核( 89.57±5.61)分成绩均高于传统组( P< 0.05);循证组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总满意度( 96.00%)显著高于传统组( 68.00%)( X2=6.6396, P=0.0099)。结论: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于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学习成绩,而且作为学生也更加愿意接受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医学 超声医学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科技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医学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促生出的一些问题,分析现代医学较传统医学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医疗模式变化,并针对未来的中国医学走向进行了展望和期待。

  • 标签: 科技现代化 中国医学 传统医学 模式 走向1
  • 简介:摘要:核辐射是指各种原子的能量和电磁辐射,这些原子是原子的核反应(如用作物质时的裂变和衰变)发出的电磁辐射。当作用于物质时,会引起电离和激发而产生生物效应,被归类为电离辐射。本文介绍了核辐射的概念与特性,分析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其损伤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医疗医学防护措施。

  • 标签: 核辐射 损伤效应 医学防护
  • 简介:摘要:辐射技术是根据物理学原理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医学成像技术是医学物理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项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和物理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声、MRI、CT、手术摄影、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研究人体内部组织、功能、疾病诊断和器官形态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研究放射技术和医学成像技术,旨在推动医疗设备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 标签: 平板式 数字成像技术 放射学
  • 简介:[摘要】医学研究生培养是医学教育结构中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摆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中心的组成,主要是将大型综合医院的检验科最为基础性架构,进而构建成临床医学检验中心。这一模式目前在仍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临床医学检验中心不仅仅可以使中小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方面的项目空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弥补,还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专业、高效的医学检验服务。但相应管理规范的缺乏、检验费用没有被纳入到医保范围内、从业人员的资质不齐是其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临床医学检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等两部分入手,对临床医学检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研究 现状 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护理是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专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与素养存在不足,无法达到专业能力要求。本文对临床医学与护理教学特性进行分析,找出教学难点并提出全程医学教学策略。希望此次研究能够对全程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全程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 创新策略
  • 简介:摘要最近的研究表明,医学生经常报告说,他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他们在外展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道德困境。 尽管卫生培训指南强调在着手进行实地调查之前发展道德和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但通常缺乏实际实施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关专业行为的建议和案例研究的讨论。 证据表明,通过学习是教授医学伦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伦理教育 培训 体验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学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根据对医学影像技术中CT、DSA以及CR等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临床医生在不对患者进行接触和解剖外,了解其身体内部形态、病变以及功能等所出现的变化,对诊断患者病因和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学影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以非入侵的方式获取患者身体内部组织病变信息。

  • 标签: 医学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技术 诊断准确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医疗课程,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整体发展环境上来看,我国医生人数紧缺,临床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要筹建医学课程中心、制定科学考核机制、通过各种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医学老师的授课质量。

  • 标签: 新时代 医疗 专业 质量
  • 简介:摘要: 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医疗课程,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整体发展环境上来看,我国医生人数紧缺,临床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当务之急是要筹建医学课程中心、制定科学考核机制、通过各种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医学老师的授课质量。

  • 标签: 新时代 医疗 专业 质量
  • 简介:[ 摘要 ] 微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疾病控制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本次研究中介绍了生物完全管理的概念,同时研究了国内以及国外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现阶段状况,同时分析了我国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安全管理的体系,并对进行硬件设施的加强,同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及措施和和改建的建议。

  • 标签: [ ] 医学 微生物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在短期内深刻的改变了教育的形式,利用网络平台教学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临床医学作为研究疾病产生、诊断和治疗一门医学,属于抗击疫情的排头兵,对于疫情的防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也要扛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医护精神,顺应当前的现状,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内容,这对于在网络教学模式下保持临床医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对于突发疫情的掌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来看,基于后疫情时代临床医学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是不错的选题。通过临床医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可以让临床医学的教育得到提升,也可以让临床医学的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传授防治新冠的相关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流行传染病的研究兴趣,也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未来在传染病学有造诣的高级人才。

  • 标签: [] 后疫情时代 临床医学 课程改革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重症医学科 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剧,医学检验中心的实践也从构想变为了现实。医学检验中心作为医疗事业发展中的新兴产物,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优化区域的医疗资源,提高医学设备利用率,减少患者不同级别医院间重复性临床医学检查的费用支出,其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构成。我国在09年开启了新医改的征程,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在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的共享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也为临床医学中心的构建提供了发展支点。当前,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心主要是以大型综合医院检验科为基础构建的临床医学检验中心。这一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中心 发展现状 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标本檢测温度、存放时间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内的 7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不同放置时间(恒定温度 24~ 25度)、不同检测温度下(恒定时间 30 min)的血液细胞结果。结果 相对于 3 h, 30 min内检测结果是最准确, p<0.05;相对于 19-20℃, 27-28℃,检测温度在 24-25℃时的结果最准确, P<0.05。结论 标本检测温度以及存放时间等因素均会对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各环节工作,将采集完成后的标本存放在适宜的环境内,在 30 min内进行检验,并且要确保检测温度在 24~ 25度左右,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标本检测温度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推进“现代信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国家高水平医学本科教育重大战略,新医科建设将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最大的机遇与挑战。要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学校以及医院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医学放射学专业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的现实虚拟突破时空限制、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评价挖掘学生潜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交互式“新医科”教学等多种路径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AI辅助教学模式转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 标签: “智能+” 医学放射学专业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