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脆骨病或脆骨一蓝巩膜一耳聋综合征。发病率约3/10万,男女比例大约相同。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问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本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但也有少数为单发病例。

  • 标签: 成骨不全 先天性遗传性 耳聋综合征 发育障碍性疾病 结缔组织 关节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侧肺在无呼吸性气流通气时对单肺通气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实验组24例。实验组在OLV(单肺通气)期间,术侧肺持续接受5L/min的氧气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分别在OLV前1min(T1)、OLV结束后3min(T2)、33min(T3)这三个时间点采集患者的颈内静脉血5ml,用以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以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浓度。在T3时间点,对术侧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以检测灌洗液中sICAM-1、NF-kB、IL-6、IL-10和SP-A的浓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在T3时间点的血清NF-kB、IL-6和SP-A浓度显著降低(P<0.05),IL-10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在T3时间点的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NF-kB、sICAM1和IL-6的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SP-A和IL-10的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OLV期间,对术侧肺进行5L/min氧气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可以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并减轻术侧肺的损伤。

  • 标签: 单肺通气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炎症反应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骨诱导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内、外环境下成骨活性的表达及维持.方法观察BMSCs在体外骨诱导培养条件下的骨分化特性;构建兔BMSCs与活骨组织共培养模型模拟体内"骨环境",将成骨诱导的MSCs置于共培养及普通传代培养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经骨诱导的BMSCs在体外及模拟体内的培养条件下细胞的表型维持情况.结果药物骨诱导培养的BMSCs,其ALP活性及骨钙素均显著高于普通培养组(P<0.05);经过诱导培养的BMSCs,其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化阳性.RT-PCR法半定量测定Ⅰ型胶原mRNA,骨诱导培养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传代培养对照组.药物骨诱导后的细胞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传5代后,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及Ⅰ型胶原表达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其成骨细胞的表型;在共培养条件下,ALP活性、骨钙素水平Ⅰ型胶原表达保持在高水平,且ALP活性、骨钙素水平在大部分时间点均高于普通传代培养.结论药物骨诱导培养呈现促BMSCs向骨方向转化的特点,能使ALP、骨钙素及Ⅰ型胶原表达短期内达到高水平;经骨诱导的BMSCs在体外或模拟的体内传代培养条件下,均能维持骨表型,保持骨活力.

  • 标签: 骨髓基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共培养 成骨诱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减少咽拭子采集过程中病毒飞沫对医务人员面部的污染。方法 对普通病房空气流向进行监测 结果 患者无论是卧位是坐位还是站立,采集者的位置是与患者相对且头稍移向左或右,并与床头或床尾平行或与患者分别站立于门的两侧最安全,受正面的污染最少。结论 采集 1600多份咽拭子,无 1例感染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儿童肺功能检测仪对毛细支气炎患儿及对照组婴儿进行呼吸频率(BF)、到达呼气峰值的呼出量与总呼气量之比(VPEF/VE)、从开始呼气至达到最大呼气流速时间与总呼气时间之比(TPEF/TE)、呼出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与呼气峰流速之比(50%PE)、呼出75%时呼出流速与呼气峰流速之比(25%PF)等参数的检测,并描记潮气流速容量环(TFV环)。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与对照组相比,VPEF/VE、TPEF/TE、50%PF、25%PF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TFV环形状也有明显区别。结论VHEF/VE、TPEF/TE、50%PF、25%PF及TFV环可作为评价婴幼儿气道阻塞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婴儿 毛细支气管炎 潮气呼吸 潮气流速容量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应用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呼气流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E、PEF、RQ、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呼气流速,与单用布地奈德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哮喘 呼气流速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观察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影像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观察组又分为气管狭窄组、支气管狭窄组各20例;其中恶性狭窄38例,气道狭窄程度〉50%者30例,腔外型狭窄为20例,弥漫型狭窄22例,偏心性狭窄37例。应用螺旋CT机采集感兴趣区DICOM数据,利用医学影像3D重建软件建立气道几何模型;将肺功能数据施加到几何模型出入口边界后,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气道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截面积、流速、体积流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参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气流动力学研究模型成功建立。气管、支气管狭窄组狭窄处流速分别为(1764±1484)cm/s、(156±57)cm/s,流量分别为(1565±963)mL/s、(310±99)mL/s,均高于同组气管、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P〈0.05或P〈0.01);支气管狭窄组患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为(82±35)cm/s及(79±32)mL/s,分别小于健侧支气管入口流速(211±83)cm/s及流量(184±68)mL/s(P值均〈0.01);在15例偏心性气管狭窄患者中,和原发病变同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464±246)cm/s及(526±283)mL/s,高于病变对侧支气管入口流速(308±209)cm/s及流量(359±255)mL/s(P值均〈0.05)。对照组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入口分别与气管、支气管中段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气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气体流速、流量增加,且偏心性狭窄影响两侧支气管气流;支气管狭窄则引起患侧进入气流减少。计算机气流

  • 标签: 气管狭窄 肺功能试验 肺量测定法 计算机模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 简介:背景:临床治疗由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缺损仍然是一个挑战。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对治疗骨缺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回顾近年来间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增殖和骨活性、免疫特性、促血管化以及在体实验的骨效果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08年至2016年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免疫、血管化"和"mesencgymalstemcell,tissueengineering,osteogenesis,immuneproperty,angiogenesis"。纳入与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免疫及血管化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及陈旧文献。共检索到1772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41篇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在骨组织工程中,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脂肪间质干细胞应用较为广泛。研究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骨活性高于脂肪间质干细胞。间质干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可减少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加快组织修复。间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不只有免疫抑制作用,也有免疫促进作用,脂肪间质干细胞比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性。低氧培养下的脂肪间质干细胞能够分泌更高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生成更多的血管结构。实验研究证实聚乳酸多孔纳米材料结合纳米碳生物材料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和骨。由于间质干细胞具有生物向性,可能成瘤分化,故间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一直持谨慎态度。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骨和骨组织 免疫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背景:以往在体外采用地塞米松、生长因子或用骨样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混合培养诱导骨均存在种种局限。目的:观察在Transwell小室环境下成骨样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及骨样细胞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第3代乳兔骨样细胞与第3代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内,骨样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底层,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Transwell膜内膜上作为实验组。以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接种于Transwell小室内,下层为基础培养液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共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明显向成骨细胞分化,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髓基质干细胞茜素红染色强阳性,可见呈红色结节,经PT-PCR扩增后,可见骨启动基因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对照组未见矿化结节。说明应用Transwell小室可实现成骨样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并能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 标签: 成骨样细胞 Transwell小室 骨髓基质干细胞 共培养 成骨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30例口腔修复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利用抽签法分组,实验组15例,行预纤维桩修复,对照组15例,行金属桩核冠修复。结果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更高,失败率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预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孕妇24岁,孕1产0,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孕14周及25周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孕31周超声检查:宫内孕单活胎,头位,脊柱排列规整,胸围及心胸比值正常,胸腔及腹腔内脏器、胎盘脐带未见异常。

  • 标签: 成骨不全 超声诊断 胎儿 超声检查 腹腔内脏器 身体健康
  • 简介:受中国医师协会委托,由《医师报》发起,联合医师、搜狐健康频道和丁香园共同开展了“假如我是患者”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在7月14日到7月31日历时半个月的时间里,调查活动得到了广大医师的支持,1529名医师通过在线调查、传真、邮寄等形式提交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68份。参与调查的医师中,超过一半来自于三级医院。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医患关系 问卷调查活动 调查问卷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能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 简介: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是一种编码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的骨脆性增加疾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就会导致OI患者反复骨折、进行性骨骼畸形。临床上尚无根治OI的方法。应用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对于合并严重下肢骨骼畸形的OI,手术矫形及固定并结合内科及康复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恢复此类患者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石膏固定、截骨后接骨板固定、多段截骨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以及可延长髓内钉固定等方式。其中多段截骨联合弹性髓内钉和可延长髓内钉固定是当前治疗重度下肢长骨畸形的最主要方法。近些年发展的产前筛查技术、异体干细胞移植、基因靶向治疗等技术有望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成骨不全症 多段截骨矫形 弹性髓内钉 可延长髓内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