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入院的344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16例为死亡病例,对照组228例为存活病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就诊时间、损伤部位数、呼吸系统感染、体温、现场急救时间、ISS评分、GCS评分等因素与多发伤患者死亡相关(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现场急救不规范、就诊时间≥3小时、损伤部位数目≥5处、ISS评分≥25分、GCS≤8分等是多发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5岁、现场急救不规范、就诊时间≥3小时、损伤部位数目≥5处、ISS评分≥25分、GCS≤8分的多发伤患者临床上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及早干预,提高抢救质量。

  • 标签: 急诊外科 多发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分析天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规律,为防治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全市健康防制策略及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CD-10编码,Excel 2003和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9.89/10万,位于全死因顺位第二位,死亡率前5位的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胰腺癌,男性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肺癌、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天门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根据其流行特征制定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 标签: 天门市 恶性肿瘤 死亡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和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和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摘要:医学死亡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医学中所使用的死因分析方法,其实大多属于排除法,也就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的工作,将每个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只有当死者的死亡原因浮出水面,才能通过现场和尸体的检查,确定凶手的身份。文章就死因的归类和死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自己的工作体会,以期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原因分类 死因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危险源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172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生存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实验组。对照实验组包括114名存活患者,观察组包括58名死亡患者。分析了急诊手术创伤患者的死亡风险来源。结果:两组在胎儿性别、创伤原因和copd状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年龄、等待时间、损伤部位数、呼吸系统感染、体温、现场急救时间、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方面有显著差异,年龄≥50岁、现场急救不依从、等待时间≥3小时、损伤部位≥5ISS系统评分≥25分、通用自动控制系统评分≥7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死亡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危险源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172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生存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实验组。对照实验组包括114名存活患者,观察组包括58名死亡患者。分析了急诊手术创伤患者的死亡风险来源。结果:两组在胎儿性别、创伤原因和copd状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年龄、等待时间、损伤部位数、呼吸系统感染、体温、现场急救时间、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方面有显著差异,年龄≥50岁、现场急救不依从、等待时间≥3小时、损伤部位≥5ISS系统评分≥25分、通用自动控制系统评分≥7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优化和改进急救措施,提高急救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死亡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ICU于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存活62例,死亡26例,对比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在体温、感染类型、年龄及男女性别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心率、各时间点血乳酸浓度上却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率过高、血乳酸浓度过大是致使ICU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在。结论:ICU脓毒症患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而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心率过高与血乳酸浓度过大,临床需积极针对相关因素加以有效干预,以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ICU 血乳酸浓度 脓毒症 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铁死亡是一种由铁催化的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死亡方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铁死亡信号通路包括铁调节蛋白2(IRP2)、铁响应元素结合蛋白(IREBPs)、铁载体蛋白(TfR1)、铁螯合剂(DFO)等,通过调节铁的摄取、储存和释放,影响细胞内铁的平衡和氧化应激的水平。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铁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铁死亡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对铁死亡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标签: 铁死亡 铁死亡信号通路 前列腺癌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患者应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2年04月--2023年04月纳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患者52例作为临床对象,根据肾移植前不同透析方式,将其分为血透组(给予血液透析)、腹膜组(给予腹膜透析),各26例。观察对比手术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钙磷含量。结果:术前比较,血透组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磷较腹膜组更高(P0.05);术后比较,两组血红蛋白以及钙磷较术前更优,血透组血清钙较腹膜组更低(P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心脏死亡 器官捐献 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2018年-2022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变化趋势,总结干预措施。方法 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统计宁乡市2018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结果:宁乡市2018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为264人,死亡率为4.70‰,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死亡儿童性别构成比为1.64:1,男童死亡率显著高于女童;死因顺位第一位为意外伤害死亡死亡人数为109人,占总体的41.3%。结论:2018年-2022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呈逐步下降趋势发展,男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女童,意外伤害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首位原因,多措并举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死亡 变化趋势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校临终关怀教育对实习护生死亡态度、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为护理教育中临终关怀教育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终关怀教育 实习护生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重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该类患者院内死亡的人数有11例,从死亡组的患者来看,其年龄、饮酒史的比例、健康系统状况评分、B型血患者以及入院时收缩压等情况均大于存活的一组患者,同时,死亡组患者在24小时以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低,红细胞及输注血浆量均高于存活的一组患者。在对其死亡相关原因分析后发现,年龄、饮酒史、收缩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合并肾脏病等都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的研究数据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为本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年龄、饮酒史、收缩压、血肌酐、血尿素氮、合并肾脏病等均都是导致该类患者出现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上述危险因素对患者出现院内死亡的现象进行判断。

  • 标签: 重症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症终末期患者在应用安宁疗护护理宣传教育对患者家属死亡态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进行研究,将其家属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宣传教育和常规教育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死亡态度影响。结果:观察组整体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同时在死亡态度接受度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针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属起到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癌症终末期 安宁疗护护理宣教 家属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家族集聚性。该病可影响全身的结缔组织,包括骨骼、韧带、眼睛、心血管、肺和神经系统等,最常见的受损部位为心血管系统、眼睛、骨骼和肌肉病变,自然死亡率极高,同时还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肺部及皮肤受累。心血管病变以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最常见。在MFS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病变中,大多数患者为主动脉进行性扩张而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次为由主动脉中层变性而引起的夹层动脉瘤,夹层破裂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中所分析案例即为马凡综合征继发主动脉夹层破裂误诊致死亡案例,希望临床工作中以此案例引以为戒并减少此类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马凡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医疗纠纷 医疗损害
  • 简介:摘要:探讨术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高氧血症与死亡率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入住ICU的240名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进行研究。根据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第三次国际共识定义(SEPSIS-3)标准定义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将患者分为两组,发作当天PaO2>100mmHg (n=116) 为高氧血症组(标准氧疗),PaO2≤100mmHg (n=124) 为正常氧血症组(保守氧疗)并持续48小时。结果:在PaO2≤100mmHg的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更长(2 [8]天vs.1 [4]天,p < 0.001),ICU住院时间更长(8 [13]天vs. 5 [9]天,p < 0.001),SOFA评分评估的器官功能障碍较高(9 [3] vs. 7 [5],p 19无关。结论:PaO2高于100mmHg的氧合状态与术后重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90天死亡率降低、ICU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缩短独立相关。

  • 标签: 高氧血症,结局,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患者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重症及死亡的相关性。方法:从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抽选出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范围:2022年9月~12月)。35例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基础性病变,对其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以及死亡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共出现15例肾功能不全、10例肝功能不全,5例患者肝肾功能均损害。另外5例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经有效治疗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而肝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中,死亡例数5例,死亡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容易增加其病情恶化的风险,同时死亡率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尽早做好肝肾功能检测,通过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新冠肺炎 肝肾功能损害 临床特征 重症及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宫颈部胎盘植入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术前超声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19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宫颈部胎盘植入分为宫颈部有胎盘植入组(宫颈有植入组,70例)与宫颈部无胎盘植入组(宫颈无植入组,120例),收集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有植入组与无植入组终止妊娠孕周分别为(34.91±1.88)周和(35.47±1.60)周;胎盘植入超声评分分别为(10.52±2.57)分和(7.88±2.66)分、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13.57±1070.28)mL和(1275.42±816.63)mL、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29%(10/70)和1.67%(2/120);膀胱破裂率分别为15.71%(11/70)和2.50%(3/120),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超声诊断 产妇死亡率 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姜黄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是否和铁死亡有关。方法 选取3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18-22g),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到6个组,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 评分。7天后对小鼠禁食禁水12小时,随即处死小鼠,分离结肠,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并测量其长度,收集结肠组织、血清,并进行黏膜损伤评分。通过病理学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结肠组织的HE染色和病理学评分。荧光定量PCR得出肠道菌群标准曲线,通过生化试剂盒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Fe、MDA,GSH、SOD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e、MDA含量增高,GSH、SOD含量增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组Fe、MDA含量减少,GSH、SOD含量增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组治疗效果好,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低剂量组。结论:姜黄素能改善肠道菌群,通过降低Fe、MDA水平,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

  • 标签: 姜黄素 溃疡性结肠炎 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