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护理中实施动脉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科ICU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有患者38例、22例,两组患者均分别接受有动脉血压、无动脉血压监测,间隔5分钟监测一次,持续监测24小时,分析结果。结果无动脉监测动脉监测比较,休克组收缩压差异明显,P<0.05,舒张压差异不明显,P>0.05,非休克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均不明显,P>0.05;1例患者接受有动脉监测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通过对危重患者实施动脉监测可以将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清晰准确反映,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疗护理措施的应用,实现并发症发生率的减低。关键词动脉;危重;护理

  • 标签:
  • 简介: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摘要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天、1、3、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月及6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天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1.导管测压与超声测压呈正相关性.2.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近、中期疗效确切.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肺动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患者动脉血压监测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评估其对患者临床病情监测和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我们于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招募了60例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接受有动脉血压监测,对照组使用传统非侵入性血压监测方法。记录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反应等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压监测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他们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实验组:4.2天,对照组:6.8天)。实验组中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发生率较低。结论:动脉血压监测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监测和干预,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这项技术应被积极纳入重症护理实践中,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临床结果。

  • 标签: 重症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及总结动脉波(简称压力波)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波(简称脉氧波)的波形在心律失常的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对照组(窦性心律组)、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分为房性期前收缩组、室性期前收缩组、心房颤动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室上速/室速)组、临时心内膜起搏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血液生化、心脏超声指标等一般临床信息。记录患者包括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发生时的压力及脉氧波的波形,并测量相应压力及脉氧波的主波高度及对应的P-R、R-R间期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窦性心律组)的压力波及脉氧波的波形在不同的患者、R-R间期均不相同,两者的主波高度与EF、FS、P-R、R-R间期无明显相关。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压力及脉氧波的主波高度及波宽较窦律时明显减低,P值

  • 标签: 心律失常,有创动脉压力波形,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
  • 简介:摘要在导管室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动脉血压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介入护士在监护过程中要不断地认识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趋势,即压力波形变化比绝对值变化更重要。

  • 标签: 心血管 动脉压力 监护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Hypertension,PAH或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血流受限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综合征(ACCF/AHA,2009)1。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具体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在肺动脉高压中各级血管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肺血管过度收缩、肺血管床重构、肺血管顺应性下降,使得右心室后负荷过重,临床上表现为肺动脉增高,当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力超过一定水平后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相关方面行一综合论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形成机制 肺动脉压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对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共60例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采取动脉血压监测,对照组未进行动脉血压监测,对比生命体征指标结果。结果: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手术麻醉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血压监测在麻醉手术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就诊的82例行动脉血压监测的麻醉手术患者,普通干预组(41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组(41例):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干预组护理后SBP、MAP、DBP均更高[(101.73±8.41)mm Hg、(46.89±6.29)mm Hg、(77.13±8.14)mm Hg,分别对比普通干预组的(88.68±7.23)mm Hg、(41.67±5.33)mm Hg、(71.11±6.05)mm Hg](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均更低[分别是(6.23±1.88)分、(7.23±0.13)分,分别对比普通干预组的(13.54±4.12)分、(10.39±1.14)](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率更低[4.88%,同普通干预组的26.84%比较](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95.12%,同普通干预组的73.17%比较](p<0.05)。结论:行动脉血压监测的麻醉手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其效果更佳。

  • 标签: 优质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麻醉手术
  • 简介:摘要:采取分组对比实验法,通过综合对比讨论分析,在急症的危重患者的动脉血压监测方面,采用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对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最好。动脉血压监测具有操作安全方便,血压监测可持续,对于血流流动李雪不稳定的危重症患者的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综合而言,动脉血压监测虽然具有费用相对较高的缺点,但是综合效果最好,在急症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危重症患者 舒张压 收缩压 无创动脉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血压监测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4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同时进行动脉血压与无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数值。结果:动脉血压监测的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无动脉血压监测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器官功能障碍中应用动脉血压监测,可获取更为准确的血压数值,有利于临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 无创动脉血压 有创动脉血压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T形管在新生儿桡动脉置管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2 年1 月本科收治的 60例呼吸机治疗并行桡动脉置管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60 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桡动脉置管有血压连接监测,观察组给予桡动脉置管后连接T形管进行血压监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桡动脉置管留置天数、血凝块形成的人数、动脉肢端的皮肤发花人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天数高于对照组,患儿血栓的产生低于对照组,患儿动脉肢端的皮肤发花人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标签: T形管连接 桡动脉置管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有血压监测患者护理中应用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血压监测患者一共3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前,TT、FIB、APTT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TT和APTT水平升高,FIB 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患者 桡动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机械通气病人接受有动脉血压监测的效果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机械通气病人资料90例,病人全部接受有动脉血压监测,根据随机形式为病人分组,一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共45例为对照组,一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共45例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接受有动脉血压监测的机械通气病人,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良好控制病人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出现风险。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机械通气 护理对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血压监测(IBP)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护中的应用安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急诊抢救室49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动脉血压监测后对治疗的效果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期间,无一例发生导管堵塞、滑脱,意外脱管及出现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论:动脉血压监测具有直观、准确、及时,能动态反映急危重症患者24小时内血压变化的优点,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桡动脉穿刺简单,导管维护方便,创伤小,对需要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者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样也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急诊抢救室,对于危急危重症病人建立有血压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 急诊抢救室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血压监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5月-202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动脉血压监测,研究组患者进行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值以及住院相关指标,分析动脉血压监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