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计算可视(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简称为可视技术,是发达国家在80年代后期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健康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将可视技术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对传统的教育方法提供强有力的补充与扩展,现将可视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和开发序列组织切片图像的三维显示技术.方法:首先利用序列切片中上下层切片相关点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上下层切片图像的几何变换配准,进而用序列图像插值算法完成组织切片图像的体数据重建.结果:在对重点显示目标分类的基础上,用基于物空间SHEAR-WARP快速直接体视方法对体数据进行三维显示,组成一套医学图像可视系统.结论:该系统能对胆管癌等序列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

  • 标签: 组织切片图像 图像配准 医学图像可视化 三维显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医学已正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对输血医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血医学科研工作已成为输血医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国输血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培育输血医学新的增长点是广大输血医学科研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从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为主导的经典科学向前沿学科、高新技术相交叉融合的方向拓展,可视医学、大数据

  • 标签: 输血 细胞治疗 可视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视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腹腔穿刺引流患者9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行可视导管贴干预实验组(n=46),对比两组导管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皮肤情况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视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且粘贴效果较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可视化导管贴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的研究热点进行挖掘和可视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2011年1月-2021年1月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相关的研究文献,然后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序分析等,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挖掘和分析。同时,对文献的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护理干预策略的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且这些研究热点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演化的趋势,新的研究焦点逐渐涌现。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科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标签: []数据挖掘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护理 研究热点
  • 简介:目的研究可视仿真手术在腹主动脉瘤(AAA)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例AAA患者64排螺旋CT动脉期、静脉期DICOM数据,用MxLiteViewDICOMViewer、DICOM查看器及ACDSeePhotoManager等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前处理,然后导入自主开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对CTA图像中的腹部实质脏器及血管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将重建后的各脏器及血管模型导入到FreeFormModel-ingSystem进行修饰和平滑,使用该系统的力反馈设备PHANToM进行AAA修复术的仿真手术。结果重建的各个腹腔脏器及血管模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相互关系明晰;在FreeFormModelingSystem仿真环境中,仿真手术符合临床手术过程。结论可视仿真手术演练可熟悉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修复 三维重建 可视化仿真手术
  • 简介:摘要数据可视,顾名思义,就是以视觉的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让人用二维以及三维视觉去观察数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可视数据在虚拟手术和人体解剖中的应用及其特点。数据能够以二维视觉或三维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二维可视数据能够随意操控数据,实现数据的放大,缩小和旋转。数据的三维可视比二维可视在结构上更为复杂,根据其信息量大,数据清晰的特征,研究其在虚拟手术中的应用,并且构建针对人体解剖的数据模型。立足于数据的三维可视,本文对VRML进行开发,从而重新构建人体三维。

  • 标签: 2D数据可视化 3D可视化 人体解剖结构 研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视超声技术在重症病人疑难血管穿刺中的应用[1]。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采用数字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穿刺技术,观察组实施可视超声技术,比较两组穿刺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患者疑难血管穿刺中采用可视超声技术[2],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运用。

  • 标签: 可视化超声 重症患者 血管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可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可视管理模式干预)与常规组(35例,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患关系信任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比较,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患关系信任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更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P

  • 标签: 胸外科 可视化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护患关系信任感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远端骨折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可视仿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集1例男性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年龄为45岁)和1例女性左侧股骨远端骨折(年龄为34岁)患者64排螺旋CT的原始扫描数据,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和自动提取,再采用自行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PS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导入FreeFormModelingSystemV9.0软件中进行图像修饰,利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软件UnigraphicsNX4.0和FreeFormModelingSystemV9.0软件开发出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和逆行髓内钉仿真手术器械,利用PHANTOM力反馈设备进行骨折患者术前的可视仿真手术研究.结果骨折三维重建模型以及DHS、LISS钢板和逆行髓内钉仿真手术器械直观、立体、逼真,立体可视效果好,可以从任意方位和角度观察、截图.在骨折的仿真手术系统中,股骨转子间骨折采DHS固定,股骨远端骨折分别用LISS钢板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利用仿真手术器械和PHANTOM力反馈设备完成的仿真手术效果逼真.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虚拟手术设计从三维模型的建立至内固定完成所需时间分别为1.2、1.5h.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远端骨折可视仿真手术可以让术者术前对骨折块的三维结构有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合理选择个体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髋骨折 股骨骨折 成像 三维 可视化仿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可视宣教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接收的168例患者,时间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可视宣教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SAS)、疼痛(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可视宣教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的同时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外科门诊 换药 可视化宣教护理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文献,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选择入库至今的491篇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中文文献作为文献研究样本,用CiteSpace可视分析软件和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关键词、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8篇文献,儿童安全座椅相关研究受到大众持续关注,2017年关注度最高;发现研究机构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研究机构跨区域合作少;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发现,热点关键词有儿童、安全、法规、碰撞试验、人机工程学,形成7个聚类标签。结论:应加强研究机构跨区域合作,鼓励中西部地区加强研究,进行信息整合和深入研究。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等技术和质量方面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 标签: 儿童安全座椅 文献计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热点 趋势
  • 简介:【摘要】当前,在现代物流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仓库信息以及出入库的流程越来越繁杂,错综复杂的货物和货区码放,会使得仓库管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怎样在保证存储物资以及仓库安全的基础上,提升仓库管理效率,更准确、更便捷的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是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仓库管理系统展开,旨在探究怎样促使该系统实现仓储全流程可视管理,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自动化 仓库管理系统 出入库 可视化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膝关节血管分布和血供模式,为微创化全膝关节置换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1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动脉血管改良显影剂灌注后,薄层CT扫描,Mimics10.0软件重建下肢骨与血管;对标本解剖观测。分析膝关节局部血管走行及分布特点,了解各知名血管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关系。结果血管显影清晰,伪影少。重建了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和血管的三维(3D)模型。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和股深动脉等血管的分支在膝部交通、吻合,形成可分为髌网、股骨外侧髁和内侧髁网、髌下网等的膝关节血管网。膝关节置换术,经股肌下/经股肌入路时肌肉关节支是防止神经、股动脉损伤的安全标志,应尽可能保留;膝下外侧动脉应注意保护。结论结合CT/MRI、计算机图像处理、3D重建技术,可以直观立体再现膝关节结构及其血供特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直观的参考。

  • 标签: 膝关节 动脉 成像 三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评估颈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超声可视针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研究样本为本院就诊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研究周期跨度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病历号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研究组(n=34)、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为常规针刀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为超声可视针刀技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超声可视针刀技术治疗可提高颈椎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超声 针刀技术 颈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超声可视穿刺活检在肾脏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应用现状。通过综合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探讨该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局限性。结果表明,超声可视穿刺活检在肾脏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能够清晰显示肾脏结构和异常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然而,其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穿刺过程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超声成像的分辨率受限,可能无法清晰显示较小或深部病变。未来,应进一步改进超声成像技术,提高分辨率和清晰度,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综合诊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以提高超声可视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超声可视化穿刺活检 肾脏病变 准确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视健康教育,探讨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可视健康教育。最终运用护理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等内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从自我护理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视健康教育,大大提升了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指的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可视化 健康教育 冠心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经鼻胃管喂养是不能经口进食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主要喂养途径。将鼻胃管准确留置于胃内可避免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有助于顺利开展肠内营养。为了准确定位,本团队将床边X片、床边B超等可视无创技术应用于隔离病房患者鼻胃管尖端定位。

  • 标签: 鼻胃管 定位 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