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在非治疗期间延长维护间隔时间对导管堵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科留置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处于治疗结束后回访期患者100例进入随访阶段为研究对象,根据非治疗期间维护间隔时间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延长维护间隔时间组两组。参照组(50例)非治疗期间维护频率为1次/1月,延长维护间隔时间组(50例)非治疗期维护频率为1次/2月。分析两组患者导管堵塞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1个月组入组患者50例,维护次数600次,发生堵管次数4例,管道通畅率99.33%;2个月组入组患者50例,维护次数300次,发生堵管次数5例,管道通畅率98.33%,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1个月组满意患者42例,满意度84%;2个月组满意50例,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相比非治疗期间维护频率为1次/1月而言,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在非治疗期间延长维护间隔时间不会增加导管堵塞率,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静脉输液港植入 非治疗期间 维护间隔时间 导管堵塞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针对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分析改良布朗氏架的功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按照干预方法的差别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布朗氏架进行预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布朗氏架进行预后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成效。结果:经过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尿道下裂儿童激励干预对其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尿道下裂儿童6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4例。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是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激励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与护理依从性均优于观察组(P

  • 标签: 激励式干预 尿道下裂 儿童 疼痛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引导教育模式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到22年12月份期间在本科训练的40例脑性瘫痪儿童病患,在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为各20例病患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基础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落实引导教育模式,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观察、评估并且记录两组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包含患儿的(GMFM)评分、Gesell发育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实施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之下,取得了不同的康复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中患者接受引导教育模式之后,(GMFM)评分、Gesell发育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采取引导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儿和家属的满意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引导教育 脑性瘫痪 儿童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胸腔闭引流治疗液气胸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6月 -2016年 7月 50例液气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 -微创胸腔闭引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析其适用范围与护理方法。结果: 50例胸腔穿刺全部一次性成功, 47例治愈, 2例外伤性血胸、 1例脓胸更改为常规胸管治疗。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微创胸腔闭引流在治疗气胸、胸腔积液时创伤小、效果好,可以选择性替代传统疗法,但血胸、脓胸时不适宜使用微创胸腔闭引流。  

  • 标签: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 液气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回授肺康复指导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术后均行化疗,予以回授肺康复指导。结果: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回授肺康复指导后,患者疾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各指标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针对术后行化疗的肺癌患者而言,将回授肺康复指导应用到健康教育中,有利于促进整体康复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回授式肺康复指导 肺癌 术后化疗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内科学教学中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价值 。 方法: 选取某医学系 2012 级 71 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5 名和观察组 36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予以 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对比两组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期末考核成绩为( 85 .8±5.2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 71 .3±3.7 )分( P < 0.05 ); 观察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 < 0.05 ) 。 结论: 内科学教学中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学 问题基础 案例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于骨外科创伤治疗的效果,分析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在治疗骨创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骨外科收治的6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20年01月-2022年01期间,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5.0%,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上述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VSD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社区互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作用。方法: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共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社区互动护理,观察1个月后血压监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1个月后血压监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互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作用较大。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社区互动式护理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角色体验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应用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招募了100名实习生,其中相应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接受角色体验教学法,而对照组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此次研究记录了他们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教学过程结束后,通过知识测试和技能评估进一步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5岁(标准差±2.3岁),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8岁(标准差±2.1岁),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在知识测试中,观察组学生平均得分为85分(标准差±5分),而对照组为78分(标准差±4分)。在技能评估中,观察组学生平均得分为90分(标准差±4分),对照组为82分(标准差±3分)。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角色体验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生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应用能力。因此,角色体验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呼吸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色体验式教学法 呼吸内科教学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探究渐进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胸外科肿瘤患者80例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都采用手术后化疗疗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渐进护理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出院后两组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教学法在老年病科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重点分析对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2月86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目标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目标式教学法 老年病科护理 带教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中护理部改进走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护理部从2019年9月开始改进走动管理模式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对改进前后,抽取56例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改进后,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优质护理、特殊科室管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评价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抛锚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4月-2022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进行心血管内科学习的51名医学实习生参与本次研究,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将入院医学实习生进行分组,探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6名与25名,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探究组开展抛锚教学,完成相应教学后对比两组的实习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分析:探究组临床病历书写、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探究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带教采用抛锚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医学实习生的实习考核成绩,且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有良好的临床教学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抛锚式教学 心血管内科 实习带教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运用彩超引导下置换硬化法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 2012年 1月 -2017年 12月的 92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 46例,给予常规法)与观察组( 46例,给予置换硬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3.48%( 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 82.60%( 38/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 21.562,P=0.032<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8.70%( 4/46)低于对照组 19.57%( 9/4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4.368,P=0.012<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置换硬化法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囊肿 彩超 置换式硬化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的交互探究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大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八年制专业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皮肤性病学大课教学中使用无线投票系统,教师将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设置成不定项选择题,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引导学生用无线投票器选择答案,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每位学生的答案、正确率及选项分布等信息,随即教师可针对选择某答案的学生提问及点评。在课堂教学完成后,采用无记名的封闭问卷对学生和旁听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结果 97.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互动教学方式,认为使用无线电子投票器更容易吸引并激发学习兴趣,加强互动,能更及时解决疑惑,掌握知识更牢固。94.59%的教师赞同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愿意在大班教学中尝试采用并推广。结论 “基于问题”的交互探究教学模式在临床大课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 标签: [] 无线投票系统 大班级授课 不定项选择题 探究式教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癌痛临床护理教学中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癌痛临床护理教学的护士80名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进行考察。结果: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教学法能提升护士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有明显效果。  结论:癌痛临床护理教学中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癌痛临床护理 护理教学 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式教学法
  • 简介:摘要:本研讨是以妇科手术完毕后的导尿管拔除做背景,膀胱压力测定的实际应用也开展了研究。运用传统的时间法与膀胱压力测定法各自进行了60起例行妇科手术后的比对试验。靠着膀胱压力测定,准确的评判患者能否适宜拔除导尿管,这让导尿管拔除过早或过晚带来的并发症几率霎时下降。研究表明,在比较这两种方法时,应用膀胱压力测定法的研究对象,拔除导尿管的成功率更高,且膀胱功能恢复正常的速度更快,且能有效降低疼痛感和不适感。因此,我们建议在妇科阴手术后的护理中,采用膀胱压力测定作为判断是否可以拔除导尿管的重要参考,以优化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压力测定 妇科阴式手术 导尿管拔除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