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肱骨干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虽然无手术指征的简单骨折,保守治疗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也被更多的采用,近年来微创手术是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创伤小,并发症少,为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将总结近年来肱骨干骨折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综述。

  • 标签: [] 肱骨干骨折 MIPO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 2022 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20例,采用肌内效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1周对两组患者的健肢与患肢的周径差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健肢与患肢的周径差小于对照组。结论 肌内效贴能更快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前肿胀症状。

  • 标签: []肌内效贴 股骨干骨折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作用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4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为参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20例,比对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VA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儿童 股骨干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不同的诊疗手段所取得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纳入至此次临床调查工作中,并作为重要的参考对象,按照所制定诊疗方案的不同,首先由调查人员负责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平均的分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40例,将其中40例应用喷酒按摩特色诊疗法的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中,剩余的40例患者则将诊疗方案更改为蒙医传统整骨术治疗,疗程结束后,由调查人员负责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情况两项数据结果。结果 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8例得到治愈、24例治疗有效,剩余的8例患者则为无效,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在试验组的40例患者中,有19例得到治愈、20例治疗有效,仅有1例患者的疗效为无效,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通过数据结果之间的比较可知,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的临床上,采用蒙医传统整骨术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显著的改善其临床症状,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帮助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使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诊疗方案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蒙医传统整骨术 喷酒按摩特色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将研究中医骨伤护理对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本院院201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骨伤护理,包括给予患者必要的用药护理、输液及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等。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差结果显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31例、满意的15例、不满意的1例,满意率为93.88%;观察组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骨伤护理 股骨干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 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和膝关节功能评分。

  • 标签: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 常规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肱骨干骨折病人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90例因肱骨干骨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组,每组均纳入45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VAS评分结果高于调研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肱骨干骨折病人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2月选择90例因肱骨干骨折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组,每组均纳入45例病人。根据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调研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VAS评分结果高于调研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胫骨骨折患者接受不同入路措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58例在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06月间接受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髓内针髌上入路治疗(研究组)以及髓内针髌下入路治疗(参照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治疗措施后,两组术中各指标(术中辐射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各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例数、膝关节疼痛例数、膝关节 HSS 评分),再利用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判定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辐射量、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例数组间未现明显差异,P>0.05,检验结果无意义;手术时间、膝关节疼痛例数、膝关节 HSS 评分组间以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髓内针髌上入路治疗能够帮助胫骨骨折患者缩短治疗时间,可使膝关节 HSS 评分得以优化,同时将术后膝关节疼痛生率降低最低,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效果明显,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长骨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改良持骨器与传统持骨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2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00例长骨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持骨器,观察组采用改良持骨器,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改良持骨器较传统持骨器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更少,机体恢复更快,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持骨器 传统持骨器 长骨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闭合与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顾研究,将采取闭合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对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弹力钉 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36例接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利用陆氏神经修复后疗效评定标准,有27例是优,6例是良,1例是可,2例是差。针对接受前臂屈肌腱转移代伸肌术的患者,其伸腕、伸指、伸拇功能均恢复。结论 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中给予早期显微外科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 早期治疗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闭合穿钉辅助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急救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5月接纳的52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急救护理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26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疼痛情况及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低,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骨折部位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干骨折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观察组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值速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更有利于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同时可改善血流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患者 股骨干骨折 预防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血管密度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分布情况,分析PDGF-BB在骨折愈合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方法 制作股骨干骨折模型:取12周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为骨折1周组,B组为骨折4周组,C组为骨折8周组。各组采用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CD34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DGF-BB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过程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可见多种细胞均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不同时间点表达和分布各不相同。结论 骨折后不同时间周期,局部PDGF-BB表达水平升高,参与了骨折的修复与重建。

  • 标签: 血管密度 PDGF-BB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作用价值。方法 我院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其中给予参照组传统治疗,治疗组进行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指标。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临床手术指标改善情况,低于治疗组。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对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进行治疗,术后出血量少,所恢复的时间短,整体预后效果更高。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带锁髓内钉,二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更好,缩短手术时长,加快术后康复,为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骨与股骨干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动力加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