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重大军事活动时飞行员心理状况的调查,了解平时飞行员心理能量贮备训练对其的影响。方法一是采用智能反馈型音乐放松治疗仪对飞行员进行身心生物反馈训练,通过指脉传感器采集参训飞行员生理指标信号(脉搏、压力指数)将对抗演练前、中训练结果及对抗演练后3次训练结果与平时训练结果比较;将对抗演练中、后训练结果与对抗演练前训练结果进行比较。二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schecklist90,SCL-90),比较对抗演练前、中、后训练结果与平时训练结果以及对抗演练中、后训练结果与对抗演练前训练结果。结果飞行员参加对抗演练前、中、后的生物反馈训练脉搏及心理压力值与平时训练结果比较,其对抗演练前、中、后3组脉搏、压力值均显著高于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飞行员对抗演练中、后与对抗演练前3次脉搏及压力值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员SCL-90平时与对抗演练前、中、后因子分值结果比较,除对抗演练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与对抗演练结束时躯体化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飞行员SCL-90对抗演练中、后因子分值与对抗演练前因子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时加强对飞行员进行包括动机在内的正向引导与心理认知教育,及有针对性地表象训练、呼吸训练、意向及肌肉放松训练等心理能量贮备训练,能有效提升飞行员应激能力和战斗力水平。

  • 标签: 军事飞行员 心理能量贮备训练 重大军事活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我院的门诊护士并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来源,同时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MBI-GS评分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品管圈活动对门诊护士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影响。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显著减轻了门诊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她们的MBI-GS评分。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门诊护士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增强了她们的工作责任感,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护士 心理压力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性的抑郁症候群。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具体的表现为易流泪、哭泣,无精打采、表情阴郁,患者经常觉得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心情会莫名的孤独、沉闷、凄凉。通常在感到心情不畅快就大发脾。患者能察觉到自己的不正常,但是往往原因归咎于其他人或事物上。因此为了避免产妇的不良精神的出现,让婴儿得到合理的照顾,对产后出现抑郁的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提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率更低,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急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加以干预,使其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患者家属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进行子宫癌术治疗后的病患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然后分成对照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为40例),对照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下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护理组好,且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护理组,对比p值在0.05以下。结论在分析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后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子宫癌术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康复的心理因素,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妇科手术患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自杀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致人们悲观厌世除生物遗传因素外,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 标签: 自杀,心理,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家属心理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家属中选取84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42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42例),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心理变化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后SAS评分和SCL-90评分分别为(41.5±2.8)分、(130.2±27.4)分,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能很好的改善乳腺癌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指引其通过正确心理面对乳腺癌。

  • 标签: 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乳腺癌 患者家属 心理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就诊的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评价(1)疼痛缓解率;(2)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1)心理护理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2)心理护理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显著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结论心理护理改善骨折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缓解其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折 抑郁焦虑心理状态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于本院 2015 年 10 月 --2016 年 10 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选取 68 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心理状态明显减轻,治疗完成率 100% ,患者护理满意度 100% ,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 p < 0.05 )。 结论: 应在治疗前,深入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乙肝患者 心理状态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患者的言行举止,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82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性。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在术后及出院时 SAS评分与 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 85.37%,观察组达到 97.56%,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情绪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至2015年12月进行分娩的产妇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顺产的人数为30例,观察组顺产的人数为38例,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为95.1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在分娩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癌的发病除了生物性原因之外,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本文就心理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学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癌症病患手术治疗之前心理压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方便简单的取样方式,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癌症病患进行随机的性的分配,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实验组的34癌症病患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对对照组的34例癌症病患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入园初期以及入院一周后心理的焦虑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在进行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患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对实验组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之后,两组病患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的评分与观察组对比有所下降。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够帮助癌症病患在进行手术之前减轻心理压力,并顺利度过手术等待的阶段,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对照。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进行归纳总结,将符合我院入组条件的74例孤独症患儿家属设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家长在患儿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两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观察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孤独症患儿家长会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故观察家长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化心理护理在改善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心理状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的焦虑自评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结束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阶段化心理护理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阶段化心理护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