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病毒性传染病等发病率显著增加。开发有效和安全的形式是营养预防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广泛应用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疾病的关键问题之一,有望成为的新膳食补充剂和药物。

  • 标签: 生物医学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补治疗大骨节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第7期)、CBM、VIP、WanFang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所有补治疗大骨节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3.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2883例患者。Meta分析直接比较结果显示:亚酸钠[OR=5.00,95%CI(3.21,7.78)]、盐[OR=7.60,95%CI(2.34,24.67)]、以及亚酸钠+VE[OR=11.05,95%CI(2.61,46.80)]与安慰剂/空白对照组比较,干骺端X线好转率高。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空白对照组比较,亚酸钠、盐、亚酸钠+VE、亚酸钠+VC以及单独口服VC治疗后干骺端X线改善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亚酸钠+VE组的X线好转率高于亚酸钠+VC组以及单独口服VC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治疗效果排序为:亚酸钠+VE〉盐〉亚酸钠〉亚酸钠+VC〉VC〉安慰剂/空白对照。结论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亚酸钠、亚酸钠+VC、亚酸钠+VE,以及盐可以明显促进儿童大骨节病患者干骺端病变的修复,其中亚酸钠+VE效果最好。

  • 标签: 大骨节病 补硒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放射免疫、生化比色和化学发光浊分别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杭州师范学院肾脏病研究所20例MHD患者、20例非透析慢性肾衰竭(NOHD)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全血,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腙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甲状旁腺激素(PT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MHD患者全血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也低于NOHD组,但差异无显著性:②血清TT3、FT3、TT4、FT4明显低于对照绀(P〈0.01),与NOH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PT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于NOHD组,但差异无显著性:④血清SOD、GSH—p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和GSH—px均明显低于NOHD组(P〈0.01),MDA与NOH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⑤直线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与TT3(r=0.429,P〈0.01)、FT3(r=0.322,P〈0.05)、SOD(r=0.498.P〈0.01)和GSH-px(r=0.390,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TH(r=-0.491,P〈0.01)和MDA(r=-0.315,P〈0.05)呈显著负相关:血清TT3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1),而与SOD(r=0.359,P〈0.01)和GSH-px(r=0.296,P〈0.05)呈显著正相关;FT3与MDA(r=-0.302,P〈0.05)呈显著负相关,而与GSH-px(r=0.306,P〈0.05)呈显著正相关;FT4与GSH-px(r=-0.327,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缺可使Ⅰ型脱碘酶(ID—Ⅰ)生物活性降低、血清PTH浓度增高以及氧化应激增强而阻碍T4向T3转化�

  • 标签: 血硒 甲状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 脂质过氧化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补治疗AITD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补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的TPOAb、TgAb、TSH、FT3以及FT4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SH、FT3和FT4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TPOAb和TgAb指标均有下降,以治疗后3个月的TPOAb下降最明显为343.5IU/mL(84.5IU/mL,741.23IU/mL),而基础水平为613.5IU/mL(120.9IU/mL,971.1IU/mL)。对照组抗体水平有所升高,两组抗体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补治疗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的抗体水平,以TPOAb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 标签: 抗体 补硒治疗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18-02
  • 简介:目的检测结合蛋白1(SBP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BGC823、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胃癌组织以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探讨其作为胃癌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3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胃癌组织及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BP1蛋白表达部位及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半定量评分.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细胞系SGC7901、BGC823、GES-1中SB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BP1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x2检验.结果SBP1mRNA在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中的表达分别为0.120±0.020、0.133±0.015,显著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的表达(0.907±0.015)(F=2106.462,P<0.05).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中的SBP1蛋白表达分别为0.253±0.015、0.273±0.015,显著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的表达水平(0.877±0.025)(F=1026.758,P<0.05).3例胃癌组织中SBP1呈强免疫反应,而16例正常胃黏膜中SBP1呈强免疫反应.SBP1蛋白表达减少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关(x2=12.629,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x2=2.142,0.860,1.838,5.001,4.858,1.994,P>0.05).结论SBP1表达减少可以作为一种胃癌诊断的新指标.SBP1下调在胃癌发生及进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胃肿瘤 硒结合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急性二氧化中毒所致肝细胞线粒体损伤进行时间形态学定量研究,以发现其敏感时间点,为临床合理地使用制剂提供基础资料.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染毒组,每组3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时间组,每隔4小时各一组,每组5只.染毒组小鼠以口服LD50量腹腔注射二氧化(SeO2).两组均在1小时后处死.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肝细胞线粒体的体密度(Vv)、比表面(δ)、表面积密度(Sv)、平均体积(V)和数密度(N、)进行测算.中毒后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与对照组相比,δ除04:00组外,其他时间组则明显减小(P<0.05),最低值出现在12:00;V除08:00组外,其他时间组普遍增大,其中12:00组明显增大(P<0.05).N在12:00、16:00和20:00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其他时间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密度和表面积积密度则无明显改变.中毒可直接导致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表现为线粒体体积增大,比表面及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其功能降低.中毒时其线粒体损伤变化表现为夜间较轻,白天较重.04:00h可能为肝细胞线粒体的不敏感时间点;而12:00h可能是其中毒的最敏感时间点.为以后更好地认识和预防中毒提供了基础病理资料.

  • 标签: 小鼠 肝细胞 线粒体 时间形态学 体视学
  • 简介:为了探讨亚酸钠对K562/ADR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分别以5、10μmol/L的亚酸钠对培养的K562及K562/ADR细胞进行处理,应用ELISA法检测亚酸钠处理前和处理后不同时间的K562及K562/ADR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用MTT法检测逆转耐药倍数。结果表明:亚酸钠可以增加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逆转耐药的倍数为3.48倍;两种细胞系分泌的VEGF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增加,并且各个时间段的K562/ADR细胞VEGF表达均高于K562细胞(P〈0.05);5、10μmol/L的亚酸钠在72小时内均不能抑制K562细胞VEGF的分泌(P〉0.05);而作用96小时时K562细胞上清液中VEGF水平虽有下降,但未达统计学意义;5、10μmol/L的亚酸钠在48小时内均不能抑制K562/ADR细胞VEGF的分泌(P〉0.05),10μmol/L的亚酸钠在作用72和96小时可以明显抑制VEGF的分泌(P〈0.001),5μmol/L的亚酸钠在作用96小时可以抑制VEGF的分泌(P〈0.001)。结论:VEGF可能与白血病多药耐药有关,而亚酸钠则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分泌VEGF。

  • 标签: 亚硒酸钠 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562细胞 ADR细胞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蛋白P在骨愈合期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SD大鼠作为实验样本,使用Westorn blot、RT-PCR及观察法等试验方法分别对鼠愈合阶段,逐步分析蛋白P在骨愈合期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根据基因型,血清和骨骼中的骨浓度。(A)蛋白P患者血清水平显著降低+/− 和蛋白P−/− 与蛋白P+/+同窝产仔相比。(B)受试两种骨型(即股骨和胫骨)中的浓度均随基因型的不同而下降。(C)血清和骨骼之间的浓度呈正相关(Spearman’s相关;r=0.9420;P

  • 标签: 硒蛋白P 骨愈合期血液 表达 意义
  • 简介: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是最近十年研究热门的一个课题,它是一种具有促进组织损伤修复作用的自体来源血浆制品,其所含有的超生理浓度血小板和多种生长因子是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目前,PRP已在口腔、美容整形、普通外科、骨科及运动医学等临床领域开展应用,其中骨科研究是现阶段数量最多的。一些与骨科相关的体外细胞学实验、体内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PRP能有效地促进骨及软组织修复,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好,但也有文献报道相反的结论或称目前临床证据不足以评价。因此,PRP在骨科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进行探索。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骨科 研究概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血浆(PRP)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辅助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不同产地的黄芪水提液中具有生物活性Se、Fe、Ca、Mg等微量元素。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进行形态分析。方法用微孔滤膜、D101型大孔树脂将不同产地的黄芪水提液中Se、Fe、Ca、Mg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有机态和无机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量。结果内蒙产地的黄芪含Se、Mg微量元素较高,同时还富含维生素P及亚麻酸。结论黄芪水提取液Se、Fe、Ca、Mg以各种形态混杂共处。不同产地的黄芪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同。

  • 标签: 黄芪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法
  • 简介:在一个历史上曾经进行过的大规模的癌症化学预防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补充维生素E或(无论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与前列腺癌或其他癌症发生风险的减少没有关联。该项研究结果将和另外一篇癌症预防研究报告一起于1月7日发表在JAMA上。由于其对公共卫生所具有的指导意义,这2篇报告都提前在互联网上发表。

  • 标签: 癌症发生风险 前列腺癌 维生素E 预防试验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片联合酵母片治疗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减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左甲状腺素片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甲状腺素钠联合酵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科室收入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78例,简单随机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对照组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观察组同时联合酵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甲状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FT4、FT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SH、TPOA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联合酵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 标签: 左甲状腺素钠 硒酵母 联合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