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正>患者1男性,62岁。因左侧间歇性跛行2个月于2010年3月10日入院。查体:左小腿下端及左足皮温较对侧明显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第一趾末端紫绀。下肢彩超检查诊断:左侧腘动脉瘤并瘤腔栓塞及右侧腘动脉瘤。下肢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检查:右侧腘动脉瘤,而左侧仅显示腘动脉中断、闭塞,未能显示左侧腘动脉瘤瘤体(见图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及长期吸烟史。2010年3月15日手术治疗:经腘窝后路显露瘤体大小约2.5cm×2cm,瘤腔内血栓

  • 标签: 动脉瘤破裂 假性动脉瘤 自体大隐静脉 手术治疗 高血压病 血栓栓塞
  • 简介:《临床检验基础》是专科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课之一,其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三大常规"检验,其技术发展迅速,其中血细胞分析仪、血凝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的应用已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在临床工作的地位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通过《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必需的岗位工作能力,

  • 标签: 报告单 临床检验 教学
  • 简介: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发生率较低,其中最常见的是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多为良性,定位诊断较难,处理较为棘手。本院2000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胰岛细胞瘤患者21例,其中5例合并胰腺癌,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胰岛素瘤 胰岛细胞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distalpancreatectomy,LDP)中应用Endo-GIA一并闭合、离断胰腺及脾血管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共为12例患者行LDP,术中应用Endo-GIA一并闭合、离断胰腺及脾血管。术前8例诊断囊腺瘤,不排除恶变可能;4例胰尾部局限性癌变。结果:1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210min,平均153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87ml;术后住院6~20天,平均9.6天。术后均未发生脾血管出血,2例发生胰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结论:应用Endo-GIA一并闭合、离断胰腺及脾血管安全、可靠,LDP是治疗胰体尾低度恶性肿瘤及局限性癌变的可行术式。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体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囊肿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9例巨大肾上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6例,左侧5例,右侧4例,囊肿直径均I〉6cm。采用腹膜后途径,根据术中情况行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肾上腺全切除术(包括因囊肿过大、压迫难以鉴别肾上腺的患者)、单纯肾上腺囊肿去顶减压术。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肾上腺部分切除术4例,肾上腺全切除术3例,单纯肾上腺囊肿去顶减压术2例。手术时间平均(73.36±20.8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6.6±34.7)ml,平均住院(5.6±1.8)d。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囊肿,其中内皮性囊肿5例,假性囊肿4例。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37个月,平均1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囊肿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可作为首选。

  • 标签: 肾上腺囊肿 腹腔镜检查 腹膜后途径 病例报告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43岁。查体发现发现右肾上腺区占位1天。患者1天前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侧肾上腺区实性占位,继续行MRI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图1)。追问病史,无头痛、头晕,无大汗淋漓,无心悸、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无夜尿增多,无腹部胀痛等不适。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查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活性等指

  • 标签: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 血管紧张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占位性病变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浮膝损伤的改良Fraser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8例浮膝损伤患者,男2l例,女7例;年龄18-87岁,平均43岁。将浮膝损伤按改良Fraser分型分为3型:I型,关节外骨折;Ⅱ副,骨折累及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关节而;Ⅲ型,合并髌骨骨折。Ⅱ型和Ⅲ型又各自分为2个亚型:ⅡA型,关节内简单骨折;ⅡB型.关节内复杂骨折;ⅢA型,髌骨简单骨折;ⅢB型,髌骨粉碎性骨折。本组I型11例,ⅡA型2例,ⅡB型8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受伤至内固定于术时问平均为9d(0-17d)。l例患者在受伤当天接受手术治疗;12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15例患者采用石膏托或牵引固定,最终行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未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9个月(12-6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1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1.4%。11例I型患昔:优6例,良4例,可1例;2例ⅡA型患者均为良;8例HB型患背:优I例,良4例,可2例,差1例;2例ⅢA型患者:良1例,可1例;5例ⅢB型患者:良2例,可l例,差2例。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感染3例,膝关节不稳2例,膝关节僵硬2例。结论改良Fraser分型有助于外科医牛比较浮膝损伤的治疗结果并判断预后。根据改良Fraser分型,ⅡA型与I型损伤患者效果相当,ⅡB型和Ⅲ型损伤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膝损伤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治疗结果 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可行性及相关疗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1年4月采用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86例。其中成人患者79例,小儿患者7例;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者2岁。麻醉显效后患者取平卧位,耻骨上2cm处穿刺入膀胱,建立经皮膀胱通道,留置工作鞘。经鞘置入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碎石片从鞘中钳取出或冲洗出。术毕缝合穿刺口皮肤,留置导尿。结果8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残余结石,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术后排尿通畅,原有尿道狭窄患者无加重,也无新的尿道狭窄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清石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选择性的在临床开展。

  • 标签: 微创手术 经皮膀胱 膀胱结石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为39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64例成功完成手术3,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8~11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病例报告
  • 简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prosthesis,TAPP)、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onlaymesh,IPOM)在临床应用已近二十年。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腹腔粘连方面的研究多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甚少。我院自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后,3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探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术后腹腔粘连 腹腔镜探查 MESH 临床应用 动物实验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已婚。因"上腹部不适伴有嗳气、反酸1周"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中上腹部一140mm×125mm中高回声巨大包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或囊实性回声区。行腹部CT见肝胃间隙内一巨大肿块,约130mm×95mm×160mm,边缘尚光滑,密度不均,CT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男,51岁,中草药师。患者10年前自觉右上腹部隐痛,伴恶心,无呕吐及发热症状,超声发现胆囊多发性结石。因3d前饮酒后出现右上腹疼痛,陈发性加剧,疼痛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出现尿及皮肤发黄来急诊拟诊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石症收住入院。体检:T40℃,P110次/min,R38次/min,BP85/55mmHg,急性痛苦病容、精神差,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心肺(一),腹平坦,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明显,墨菲氏征(+),全腹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一)。

  • 标签: 胆管疾病 消化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施行125例共130次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其中男100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肾上极90例,中部20例,下极20例。单侧单发肿瘤120例,双肾肿瘤5例。肿瘤直径1.0~6.0cm,平均3.0cm。术前按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125例患者中,5例双肾肿瘤行分期手术。125例共130次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未出现大血管或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出现9例,其中血尿5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肾功能异常2例,经相关保守处理后痊愈。手术时间58~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90~200ml,平均120ml,术中均未输血。。肾动脉阻断时间16—30min,平均23min。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10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3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远期肾功能正常。结论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解剖 程序化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提高对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disease,KFD)的认识。方法报道3例KDF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数周到数月,所有病例都经淋巴结活检得以确诊,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KFD并非少见病,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易导致误诊误治,故认识其临床特点至关重要。

  • 标签: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 简介:目的:探讨悬吊式经腋窝单孔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为1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行悬吊式经腋窝单孔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于左侧腋窝做2cm切口,建立操作通道及悬吊操作空间。结果: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20min。无出血及神经、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清醒后即进流质饮食,术后两周复查,术区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悬吊式经腋窝单孔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更加明显,极具推广价值,可望成为有前途的新型腹腔镜技术。但操作难度较常规气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大,单孔操作装置及手术器械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悬吊 单孔 经腋窝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长期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8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钬激光碎石联合胆道镜取石,5-0或4-0可吸收带针线8字或连续扣锁缝合胆总管。结果手术时间80~21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20~220ml,平均50ml。术后胆漏6例(60~150ml/d),经保守治疗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8d,平均5.1d;余83例均在术后3~4d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大出血及胆管损伤。85例随访1~6年,平均3.2年,其中随访1~3年32例,〉3~5年40例,〉5年13例:9例有上腹部疼痛史1~2次,未经治疗自行缓解;12例因腹痛就诊1次,其中7例诊断为胆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好转,另外5例术后8~38个月(平均1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其中2例胆总管结石〈1.0cm行EST,3例因结石较大或多枚开腹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术后肝功能正常76例,轻度肝功能损害7例,重度度肝功能损害2例;超声检查示63例胆总管直径〈1.5cm,22例胆总管直径≥1.5cm,其中2例胆总管直径≥2.0cm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多枚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取净结石。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 胆总管Ⅰ期缝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对36例鹿角形肾结石实施了PCNL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首先建立22F的手术通道,钬激光快速将结石击碎为10mm内碎石,再通过超声碎石将结石清除,对于需要建立的的其他通道均采用18F或16F的微通道。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单通道取石29例,双通道取石7例,平均手术时间105min。一次手术取净结石26例(72.2%),二次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取石术(ESWL)治疗7例。术后随访1~3个月,总无石率9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CNL联合钬激光和超声碎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具有清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无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钬激光 超声碎石
  • 简介: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腹部肿块1年,于2011年7月25日入院。1年前体检时偶然发现肿块,无腹痛、腹胀、腰痛、恶心、呕吐、尿频、尿痛及血尿等症状,查体见左侧腹部稍膨隆,可触及囊性肿块,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差,叩诊呈浊音。糖类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均正常。

  • 标签: 经腹腔途径 瘤切除术 粘液性囊 腹膜后 腹腔镜 腹部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哑铃状补片封堵治疗成人疝的新方法。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腹腔镜下哑铃状补片封堵治疗成人疝30例,其中右侧20例,左侧9例,双侧1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及哑铃状补片封堵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平均35min,双侧60min。术后平均4d出院,无并发症。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及哑铃状补片封堵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肠粘连、肠梗阻、腹腔感染﹑阴囊感染、睾丸扭转及缺血坏死、切口感染、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疗效满意。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亚铃状补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并评估其安全性及手术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为46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结石残留;1例发生胆漏,经急诊ERCP置入胆道支架治愈;术后无胰腺炎发生。随访6~36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术中可彻底取净结石,防止结石残留。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胆道镜检查 一期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