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120名诊断结果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调取患者基本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按照其肿瘤良性、恶性以及交界性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后,确认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的免疫组化特征,分析三组患者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针对患者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三组患者的发病位置和病症分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三组肿瘤患者的直径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针对患者免疫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120名患者中共有112名患者CD117呈阳性,阳性率为93.33%;87例患者CD34呈阳性,阳性率72.50%,三组患者免疫组化各阳性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选择病理切片检查方案,并配合免疫组织学联合检测,能够有助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度,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全面且可靠的参考信息,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学特征 诊断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炎)、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岁以上4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急性阑尾炎组,另外选取60岁以上的42例老年患者为非阑尾炎组,比较两组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点,包括阑尾周围改变情况,管径、管壁和官腔情况。结果:CT征象下:急性阑尾炎组阑尾平均管径(12.22±3.59)mm,高于非阑尾炎组,阑尾管径增粗在6mm以上40例(95.24%)高于非阑尾炎组(78.57%),管腔粪石9例(21.43%)高于非阑尾炎组(2.38%),管腔积气(2.38%)低于非阑尾炎组(30.95%),管壁增厚3mm以上8例(19.05%)高于非阑尾炎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 腹部穿孔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许多行业在管理和运行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行业同样如此。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渐趋成熟,医院的病案管理从传统的手工记录逐渐过渡到如今的信息化和电子化,逐渐取代了过去的纸质记录,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也相应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便成为医疗行业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与风险防范进行简要论述,通过并按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以及存在的风险,从而得出应对风险的措施,以期为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助力。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化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9例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并对患者RD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患者中,以术前高度近视(20例、占69.0%)、老年白内障(19例、占65.5%)为主;视网膜脱落的平均时间为(3.8±1.3)年,以1-3年者居多(18例、占62.1%);脱落类型主要是孔源性视网膜脱落(28例、占96.6%),且术前多有裂孔存在(27例、占93.1%)。经RD手术后,均一次复位成功,成功率100%,且术后的手动、指数、平均视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临床特征,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视网膜脱落后给予及时复位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落 临床特征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突发性与非突聋耳鸣患者的研究,探讨两者主观性耳鸣与听力损伤关系的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的30例突发性聋伴耳鸣和30例病程不等的耳鸣伴中轻度听力下降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纯音检测,耳鸣频率匹配与声导测试(排除中耳问题)项目,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的特征,探讨突聋伴耳鸣和非突发性耳鸣的联系。结果:突聋组耳鸣匹配频率与听力损伤及其邻近频率的相符性均达到80%左右,而非突聋耳鸣患者的耳鸣匹配频率与听力下降的频率的相符性有约73%左右;两组耳鸣匹配的强度显示,50%左右为高出阈值上5分贝内,37%左右为高出阈值上5-10分贝,13%左右为高出阈值上11分贝,其中仅有极少数的耳鸣强度超出阈值20分贝甚至30分贝以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突聋与非突聋患者的耳鸣发生频率与其听力损伤情况有相关性,而与匹配响度、听力损失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

  • 标签: 突聋 非突聋 耳鸣 频率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敦化市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门诊收治的32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卒中后抑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计1155例 , 对照组为未发生抑郁的脑卒中患者,共计209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病因及人格特征情况。结果:男性比女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明显要高,P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特征及其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门诊发热患者共计68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划分成参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退热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存在明显区别,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门诊 发热原因 临床特征 护理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择7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并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以室性早搏为最常见(100.0%),其次是房性早搏(66.7%)及ST-T改变(50.0%),其心率变异性值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明显降低。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复合心律失常的病人需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能反映病人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不同类型心电图异常的频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在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收集心电图等汉族常规体检资料。根据GEMAC1600心电图、自动诊断和MUSE手动校正系统将受试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结果:不同类型的心电图对研究人员的心电图有所影响,女性中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室肥大、电轴左偏的发生率均低于男性;老年人中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室肥厚、电轴左偏的发生率均高于年轻人,而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较年轻人低。结论: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研究,三成以上正常成年人体检心电图可发现异常,女性和老年人的部分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成年人 正常 心电图 异常 性别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冒发热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我院感冒发热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咳嗽(4.76±0.58)d,发热(2.10±0.29)d,流涕(4.53±0.48)d,咽痛(4.05±0.31)d。观察组患儿咳嗽(3.12±0.41)d,发热(1.45±0.26)d,流涕(3.24±0.62)d,咽痛(2.86±0.45)d。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30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76.67%)。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感冒发热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推广意义。

  • 标签: 感冒发热 患儿 临床特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鸡减蛋综合征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产蛋量下降、蛋体畸形、蛋壳异常、蛋质低劣。该病可使鸡群突然性群体产蛋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蛋鸡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本文从“种”“料”“管”“防”几个方面阐述了鸡减蛋综合征的综合防治对策。

  • 标签: 减蛋综合征 鸡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基因,为日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儿童作为本次研究范例,从多方面对其展开分析。结果:①19例儿童临床表现以肢体无力、步态不稳为主,11例儿童则是以肌酶、肝酶异常升高、智力发育迟缓为主;②肌肉活检为该病有效诊断方式之一,且这30例儿童基因缺失部位以45-54号、2-20号为主。结论:尽早明确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基因,采取相应的防控、诊治手段,对降低该病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临床特征 基因缺失部位 诊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症的MRI特征及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空蝶鞍综合症63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与年龄分布以及18-30岁、31-60岁和61-70岁的发病率。结果:MRI检查可见患者的蝶鞍部位扩大,具有垂体变扁的情况,垂体柄延长和后移的情况明显,18-30岁5例,31-60岁16例,61-70岁42例。结论:空蝶鞍综合症采用MRI检查的准确率高,能观察到患者的蝶鞍扩大,且垂体变扁的特点明显,垂体柄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和后移,年龄30岁以上的空蝶鞍综合症发病率较高,61-70岁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多发于男性,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头痛、耳鸣和头晕、视力降低、视野缺损、闭经、乏力、皮肤干燥、性欲下降等,偶有焦虑、抑郁表现,临床表现多样。

  • 标签: 空蝶鞍综合症 MRI特征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38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图像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 标签: 胎盘早剥 产前超声 图像特征 临床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某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并通过建立数据库予以分析。结果:2018年某省共计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60例,死亡12例,致死率最高的为老年人群。结论:应当加强疾病相关宣传,做好户外活动防护措施。

  • 标签: 肠炎沙门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 年10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8例;根据其最终诊断结果将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4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结果 实验组中胆囊最大横径、胆囊壁厚度均相比常规组较大,且胆汁 CT 值较低,P<0.05;两组患者最终的胆囊腔内积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18.18%)>常规组(4.55%),P<0.05。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在临床CT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征,且胆囊腔内积气的发生率较高。

  • 标签: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CT影像特征 总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腹平片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小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1例手术证实为肠旋转不良的X线检查表现。结果: 本组小儿肠旋转不良多数患儿X线立位腹部平片可见双泡征。钡灌肠检查显示盲肠及升结肠位置异常;上消化道造影显示空肠上端固定性屈曲或螺旋状下降;另外也显示空肠上端与十二指肠球在同一平面高度的位置异常。 结论:消化道造影对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具有明确诊断的意义。

  • 标签: 小儿胃肠道疾病 消化道造影术 肠旋转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