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减重代谢外科经历了漫长且艰难的发展过程,从被排斥到逐渐被认可,进而被广泛接受,整个过程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减重代谢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方法,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应用于临床.其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修订,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笔者回顾代谢外科近百年来发展历程。深入阐述减重代谢外科理念的变迁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代谢外科
  • 简介:随着围产医学的的进展及麻醉、输血及剖宫产术技术的提高,围产医学的研究发展受社会、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升高及剖宫产适应证的变化,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1,2]。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853例剖宫产术患者的主要手术指征,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 标签: 剖宫产 围产医学 手术指征
  • 简介:当男孩女孩模仿着电视中的情节、像模像样地接吻拥抱的时候;当男孩们挥舞着“刀枪”拼命地厮杀,甚至学着电视中的绑匪,做着劫持人质、索要钱财游戏的时候,您会发现电视这个“教唆犯”是多么“名正言顺”地教坏了我们的孩子.

  • 标签: 看电视 孩子 引导 男孩
  • 简介: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将本院近40年来收治的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病例资料作一分析,有助于了解绍兴地区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情况的变迁.

  • 标签: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 前列腺肿瘤 附睾肿瘤 阴茎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完成VATS手术128例。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胸、脓胸、恶性胸水、纵隔肿瘤、食管和肺疾病等。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特别是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破裂 胸部疾病 治疗效果 VAT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整群选取临床送检的5010份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做常规血培养,并对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别,统计不同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5010份血液标本经血培养共获得病原菌498株,血培养阳性率为9.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最高,为51.2%,常见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氏阳性菌(38.2%)则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无显著耐药性,常见真菌(10.6%)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都比较低。结论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多数常见药物都有耐药性,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以病原菌鉴别、耐药结果为实验依据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升高最快。亚胺培南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对减缓其耐药率上升及医院感染控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变迁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近年来.院内真菌菌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尤其在ICU病房。真菌菌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实施早期经验性治疗有望改善预后,但易导致深部真菌菌株的改变及耐药性增加圆。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2006~2008年两个时间段血培养中检出的53株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耐药性变迁 真菌分布 血培养 临床表现不典型 真菌菌血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近五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至2022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对象,药敏结果由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专家系统判定,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18年到2022年临床微生物标本主要为痰、咽拭子、分泌物、血、胸腹水、尿、肺泡灌洗液。其送检标本数量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例数也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数量最多的科室为ICU。2020年起我院ICU患者数增加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各临床科室应该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临床医生应该结合药敏报告和相关指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且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建议增加培养送检频率,对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变化进行监测。多重耐药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变迁
  • 简介:目的总结89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电视胸镜手术89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在本组89例中,无手术中死亡.术后死亡1例,死于肌无力危象.手术后并发症是重度肺部感染3例,轻度肺部感染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VATS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许多常规剖腹手术均可以通过VATS完成,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肺楔形切除和恶性胸水也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症.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部疾病
  • 简介: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体会.方法1997年10月~2004年3月,开展VATS207例,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结扎或切除155例,自发性或创伤性血气胸紧急探查止血30例,肺部良性疾病行肺楔形切除、活检14例,纵隔肿瘤摘除8例.结果190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2例附加胸部小切口,5例中转开胸手术.胸部手术时间20~180min,平均56min.术后住院5~52d,平均9d.术后并发症17例,占8.2%(17/207),其中肺泡漏9例,复张性肺水肿6例,胸腔感染2例.2例术后3~4个月自发性气胸复发.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创伤性血气胸和某些胸部良性疾病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多优点,适时附加胸部小切口,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使VATS更安全.

  • 标签: 胸部疾病 电视胸腔镜手术
  • 简介: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是具有非治愈性因素存在的胃癌,即属于StageⅣ胃癌,5年生存率徘徊在10%上下.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以来,无论在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淋巴流向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一直是热门探索的问题,几经变革,时至今日,对于其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已初步形成共识.由于外科手术技术层面系能够完全切除的StageⅣ胃癌,辅以术前以化学疗法,可改观其预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再度倍受关注.近年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证明StageⅣ胃癌中非治愈因子仅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16a2,b1转移阳性,系统化疗后手术技术做到R0,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效果.对此,包含外科切除手术的综合性治疗成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胃癌的第一选择,标准治疗.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化学疗法 辅助 淋巴转移
  • 简介:女性,82岁。因大便时肛门有红色肿物脱出5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20年前开始出现便秘,2~5天大便1次,且大便干硬。5年前开始大便时肛门有红色肿物脱出,有乒乓球大小,大便后可以自行缩回肛门,3年前开始脱出肿物增大,便后需要用手送回肛门,并伴有肛门失禁,近1年来,肿物进一步增大,并有出血及疼痛。查体见蹲位时肿物脱出长10厘米,厚,可以见齿线及肛乳头,粘膜上有溃疡,指检见盆底松弛,诊断为重度直肠脱垂。于膀胱截石位气管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脐缘为10毫米观察孔,左右下

  • 标签: 电视腹腔镜 直肠悬吊术 直肠脱垂 腹腔镜手术 肛门失禁 直肠前陷凹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结果1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min,平均95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d,平均2d;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5.5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标签: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胸腺疾病 重症肌无力
  • 简介:电视宫腔镜检查技术是现代妇科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学科,以其直观准确,在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作用。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电视宫腔镜 检查术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及近6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将2007年-2009年与2010年-2013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做对比,观察近六年来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对近三年病原菌做耐药性分析实验,观察目前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2010-2013年比2007-2009年尿路感染病原体、革兰阳性菌比例有所上升,革兰阴性菌比例有所下降。真菌的比例变化不太明显。对于革兰阴性菌,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治疗效果较好。真菌性感染,我院通常使用两性霉素B,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防止耐药性再次产生。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菌种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6年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院内患病率和死亡率,最终节约社会成本。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2014-2016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658株,从痰液中分离616株,占93.62%,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病区;3年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诺氟沙星,为94.83%;3年耐药率均<20.00%的抗菌药物为米诺环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率增长幅度较大的药物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结论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布和变迁情况,加大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患儿对自身的病情无法陈述或陈述不清.临床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常以经验性用药为主。往往会导致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无效,从而延误病情。本次研究在最近4年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时发现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有较大变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变迁 病原菌分布 儿科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经验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