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心情不畅餐后服氯丙嗪300片1小时,昏迷半小时于1999年8月30日入院.查体:体温35℃,呼吸20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肥胖体质,深昏迷状态,双瞳孔约2mm大小,光反应消失,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彭隆,肝脾不大,四肢深浅反射消失.

  • 标签: 洗胃 肺实变 临床教训 急性氯丙嗪中毒
  • 简介:在低压螺旋CT,X线机中的电感电线电路、升降压电路广泛采用中、高频逆技术,是当前电路改革的技术特征之一.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逆技术就应用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机变频调速、快速电子频率开关等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领域中.这是因为采用逆技术可使电子器件和设备具有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效率提高,敏捷快速,惰性减少等优点.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逆技术方开始应用在小型移动X线机的高压发生器中,20世纪80年代,低压螺旋CT的出现,为了减小扫描机架的重量和改善图像质量,以及加大大功率,X线机为实现高负载瞬时曝光,以减少运动器官的动态模糊,逆技术才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尤其当前数字技术在影像设备中的发展,更进一步促使逆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电感电路、升降压变压器电路由于采用了逆技术,提高了整机的性能质量,满足了影像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 标签: X线机 逆变技术 低压螺旋CT 逆变器 工作原理
  • 简介: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亦称过敏性鼻炎,为全球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0%~40%[1].Bousquet指出,必须将AR看作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2],在我国发病率为37.74%[3],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病[4].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通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MFNS)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FP)的对比观察,了解内舒拿对应性鼻炎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别用内舒拿和FP治疗常年性和季节性应性鼻炎各30例。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按海口会议标准。用药方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每鼻2揿,共200μg。病人每日把症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记在日记卡上,每周复查1次,共2w。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以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内舒拿组和FP组用药次日症状和体征评分都下降,用药1w和2w继续下降。根据医生对症状和体征的评分计算,治疗结束时两组的疗效,有效率:内舒拿组96.7%,FP组,93.3%。不良反应内舒拿组发生5例次,FP组发生6例次,包括鼻、咽干燥,鼻出血,头痛、头晕,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内舒拿与FP比较,对应性鼻炎同样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用药方便,每日1次,起效较快,特别适用于4岁以上的儿童,是值得推荐的治疗应性鼻炎的药物。缺点是价格较高。

  • 标签: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治疗 变应性鼻炎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瘦素对人L-02脂肪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小凹蛋白(cavdin-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SCAI)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20%的医用脂肪乳配制成10%的浓度,与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共同培养细胞,造模时间24h,造模后分别用瘦素处理,浓度分别为10^-5、10^-6、10^-7mol/L,处理24h。每纽均行油红“O”染色。用RT—PCR测定cavelin—1、ABCA1mRNA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10%的脂肪乳处理24h能成功制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cavelin-1及ABCA1mRNA表达增加。模型组加入瘦素处理后cavelin-1、ABCA1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瘦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10%的脂肪乳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时,10^-7-10^-5mol/L浓度的瘦素能上调cavdin—1、ABCA1mRNA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逆转运。提示瘦素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细胞脂肪变性 瘦素 ABCA1 cavelin-1
  • 简介:在过去十年中,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椎间盘退及其病因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此前,人们认为身体的过重负荷,尤其是与职业相关的负荷是椎间盘退的主要危险因素。椎间盘组织退的过程被认为是一个不断磨损的过程,椎间盘营养状况不稳定加重了其进展。然而,在对双胞胎椎间盘退的研究中发现,腰椎过大的体力负荷,尤其是与职业或者运动有关的腰椎负荷过大在椎间盘退的过程中只起到一个很小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椎间盘退的过程影响很大,可用以解释成年人群中发生率高达74%的差异。自1998年开始,一些和腰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型相继得到确认,这使遗传作用得到证实。此方面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椎间盘退的生物学机制,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与研究中使用DNA分析技术相比,使用表型或定义和测量来研究椎间盘退和遗传学受到更多限制,标准的公认的椎间盘退的定义尚未明确。常用的各种评价椎间盘退程度的方法都是按照定性来进行轻重排序的,缺乏精确性。尽管椎间盘退常见,但其特殊症状的普遍性还不清楚。通过对正常人和腰痛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评估椎间盘退的各种症状,其范围极大。椎间盘退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标准,这阻碍了对椎间盘退的流行病学研究。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流行病学 遗传学 椎间盘组织退变 DNA分析技术 体力负荷
  • 简介:我们自2004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小范围分离行面部除皱术31例,病人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1例,其中面部皱纹一度12例,二度13例,三度6例。女性28例,32-48岁。男性3例,40-47岁。2手术方法均采用局麻加基础麻醉,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用美蓝于面部标记手术分离范围。切口从一侧耳垂向上经耳屏后至耳廓上经过顶部至另一侧耳前同样位

  • 标签: 面部除皱术 并发症 分离 术式改进 面部皱纹 皮肤
  • 简介:目的通过21例病例的治疗和研究,说明高脂血症性动脉粥样硬化伴颈椎和颈部软组织的硬化、增生、钙化是脑部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方法针刺疏通督脉经,足太阳膀胱经和颈部夹脊穴,外用荀萝颈椎病按摩液和内服荀萝三降(降血脂、降血压、降肥胖)浓缩免煎颗粒治疗脑部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梗塞、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等21例。结果20例脑部退行性疾痫自身前后对照全部显效,1例因经济问题而放弃。结论高血脂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颈部软组织硬化形成的脑部供血不足、无菌性炎症、出血、水肿、纤维化、机化等慢性的反复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脑部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退行性疾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颈椎病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观察106例试验组和92例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肛排气时间等项指标。结果106例试验组较92例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6min(P<0.01);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2.1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34ml(P<0.05);肛排气时间平均早18.7h(P<0.01);试验组切口疼痛程度减轻,术后无排尿困难,血尿及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临床分析 术式
  • 简介: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改良剖宫产术)和对照组(传统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各54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时间短(P<0.01),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方式 JOEL-COHEN切口 缝合方法
  • 简介:  患者男,26岁,于2001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袜套感,伴双下肢部位不固定的针刺感,走路感觉迟钝,无踩棉感,全身无力,且进行性加重,体育运动不能随意.同年12月出现进食后上腹不适、下坠感,受凉后咳嗽诱发恶心、呕吐,此后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大便习惯改变,次数由每天1~2次增加至每天3~4次,呈羊粪状,无脓血及黏液.在我院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转至北京协和医院后行腓肠神经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中度轴索性神经病",刚果红染色和电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家族遗传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

  • 标签: 周围神经病 图表现 家族遗传性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重睑术手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门诊行双重睑手术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甲、乙2组。甲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乙组采用简易缝线结扎加压法。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0(6—12)月。甲组44例中,有1例双重睑左右重睑沟稍有不对称,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2月内轻度上眼睑外翻,保守治疗后消失。乙组40例中,1例双重睑皱褶术后6月后稍有变浅,2例闭眼后可见轻度皮下结节,1例术后7月双重睑沟稍有变浅。结论皮肤睑板固定法和简易缝线结扎加压法均为重睑手术可选的安全、可靠方法,但要注意个体选择与设计。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 简介:作者应用静脉套接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18例,取得较好疗效.该术可避免牺牲另外神经,不易粘连,应用膜技术诱导组织再生,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该术利用"桥梁"样结构,增加静脉壁的支撑力,扩大了静脉移植修复缺损神经的长度.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性缺损 静脉套接式神经吻合 神经修复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抢救措施之一。作者对1998年1月~2000年7月40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回顾性比较,其中应用传统术和自己设计回拉气管切开术各20例,相比之下认为回拉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传统方法:男,11例,女,9例。拔套管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8~10天,愈合处皮肤不平整。愈合壹月后随机抽出5例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壁瘘口处有不同程度软组织下陷。

  • 标签: 回拉式气管切开法 临床资料 颈部伤口 手术方法
  • 简介:断指再植术中固定方法很多,但经多年临床使用和探索都不理想。有的固定不可靠,指体体位难以调整。手术显露不好,冲洗时造成手术台无菌巾被浸湿逆行污染手术台,且术中浪费纱布。故我们据经验研制了一种储水卡夹术中固定器,报告如下:

  • 标签: 术中 固定器 储水 临床使用 断指再植术 体位
  • 简介:背景:低接触应力旋转平台(活动衬垫)和InsallBurstein-Ⅱ型(固定衬垫)全膝人工关节假体各自独立的长期稳定性已有报道,但我们尚未见有关这两种假体的中长期随访及对比性研究。方法:对32例双侧膝关节畸形和术前活动范围均相似的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评估,患者同意一侧膝关节行活动衬垫全膝关节置换,另一侧膝关节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6年,使患者、医生和观测者的相关干扰降至最小,对两种假体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包括临床和X线片结果、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骨关节炎患者的功能评分和活动范围好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然而,对患者在膝关节协会评分、屈曲范围、主观表现或髌股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没有发现活动衬垫假体比固定衬垫假体更好。X线片显示两者在假体排列上没有差异。两例使用活动衬垫假体的膝关节需要再次手术,其中1例因衬垫脱位而需要早期翻修,另1例因深部感染而进行关节融合。结论:我们发现中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表现显示,活动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不比固定衬垫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活动衬垫假体发生假体脱位和半脱位的危险性应给予重视,在发生脱位后要早期进行翻修。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比性研究 术后随访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垫式 人工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