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利用Hopkinson杆,以装甲钢、纯铜及IF钢为材料,采用设计的帽型样尺寸,在不同压力下进行高速冲击,利用EBSD分析其在高应变率变形下的剪切带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率为104s-1,装甲钢绝热剪切带呈现白亮带状,纯铜及IF钢剪切带宽度较宽且不耐浸蚀。3种材料剪切带内均存在细小等轴晶,装甲钢形成的剪切带取向较分散,但存在稍强的剪切坐标系下的{110}〈111〉织构,纯铜存在{111}〈110〉织构,IF钢形成{110}〈111〉织构。装甲钢抗绝热剪切性能优于纯铜及IF钢。

  • 标签: 绝热剪切带 纯铜 IF钢 装甲钢
  • 简介: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和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03例肝硬化患者行超声、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度(LS)、LS×脾长径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LSPS)、血小板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指数(APRI)、脾硬度(SS)对有无EV、低危和高危EV、有无EV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EV与无EV肝硬化患者之间,Child-Pugh分级、LSPS、APRI、LS、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S、SS是诊断EV的独立影响因素。LSPS、APRI、LS、SS诊断EV的AUC为0.84、0.79、0.83和0.89。低危和高危EV患者Child-Pugh分级、L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EV破裂出血患者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为预测高危EV及有无EV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无EV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较弱(r=0.35,P<0.05),与LSPS、APRI、LS相关性中等(r=0.52、0.45、0.51,P均<0.05),与SS相关性较强(r=0.61,P<0.05)。结论SWE对肝硬化患者EV严重程度和破裂出血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预测EV分级和破裂出血的无创检查技术。SS对EV的诊断价值高于LS。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血流剪切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评估。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为68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48例健康体健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硬化斑块将研究组及对照组再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最大剪切率(SR),同时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记录HD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颈动脉SR、血管内皮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斑块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研究组斑块阴性组低于对照组斑块阳性组,(P〈0.05),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年龄、C-反应蛋白高于阴性组。结论SR减低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是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特征之一。

  • 标签: 剪切率 颈动脉硬化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SWEI)最早在1996年由A.P.Sarvazyan等人提出[1],相比于其它的超声波弹性成像方法,剪切波技术所射出的超声波在它的焦距点周边会充分地消融,因此波束在射入人体组织内后可以被精准定位。由于它的超声波粒子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超越常规的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形成磁共振成像时可以利用叠加的带有颜色编码的弹性探测数据对组织的边界判断和分类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2]。目前剪切波弹性成像多用于对人体组织病变的临床检测中,通过对组织硬度的测量得到相对的杨氏模量(模量数值越高表明组织硬度越大),本文将对当前SWEI在临床中的使用领域及发展趋势进行概述[3]。

  • 标签: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值
  • 简介:【摘要】 mRNA可变剪切是一种常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其异常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种机制可以导致可变剪切变化,包括基因在发生剪切位置发生突变、剪切因子本身突变或表达异常以及肿瘤细胞中系统性的剪切异常。可变剪切的变异可以造成抑癌基因不表达或诱导特定的促癌蛋白形成。同时,这类剪切也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目前已经有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靶向抑制可变剪切,在临床前研究中证实具有有效的抗癌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可变剪切异常所造成的肿瘤生物学功能影响做进一步的认识,以及靶向可变剪切针对特定肿瘤患者,特别是存在剪切因子突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可变剪切 剪切因子 突变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采用SurperSonicImagineAixPlorer型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诊断仪,检测128例血吸虫肝病患者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根据不同肝纤维化分期将其分为5组,比较5组间弹性模量平均值的差异,并与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弹性模量平均值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血吸虫肝病肝纤维化S0期、S1期、S2期、S3期、S4期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10,P=0.035);S0期弹性模量平均值与S2期、S3期、S4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与血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r=0.461、0.522、0.452、0.381、0.721,P均<0.05)。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对肝纤维化≥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诊断阈值分别为6.8、8.9、11.5和14.6kPa,AUC分别为0.941、0.931、0.925和0.912。结论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可较准确、无创地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标签: 纤维化 血吸虫病 剪切波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肘管综合症病变检查、诊断、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之间,确诊为肘管综合征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3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别对超声检查结果、尺神经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最终的结果发现,在超声结果上,对照组表现正常,观察组表现符合该疾病诊断标准。两组的尺神经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肘管综合症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采取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103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与常规超声诊断,并将结果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2.23%,检查费用(327.16±10.44)元,诊断时间(22.16±1.58)分钟,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4.75%,检查费用(225.16±15.38)元,诊断时间(32.13±2.18)分钟,两组不同类型疾病的检出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发病隐匿,临床诊断难度大,对患者开展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其病例特征。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甲状腺良恶性患者,分为良性组(26名)和恶性组(27名)。均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诊断,比对其诊断结果及病例特征。结果 在53名甲状腺良恶性患者中,经过病理活检结果可知,其中有31例为良性结节,22例为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中包括25例结节性甲状腺囊肿,5例局灶性炎症,1例腺瘤;22例恶性结节中包括20例乳头状癌,1例转移癌,1例髓样癌。恶性组的各项Emean、Emin、Emax、Esd、Emean-P、Emean-m参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 诊断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脾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乙肝肝硬化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92例乙肝患者,应用2D-SWE技术检测肝脏二维剪切波弹性模量值(LSM值)、脾脏二维剪切波弹性模量值(SSM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脾脏2D-SWE诊断乙肝肝硬化的效能。 结果 肝硬化组SSM值显著大于正常组、纤维化组(P<0.05),脾脏、脾静脉超声测值在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纤维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SSM值诊断肝硬化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 0.85,阈值为18.9kPa,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为 0.74%,特意度为 0.84%。 结论 2D-SWE检测脾脏硬度增高可提示乙肝肝硬化,SSM值大于18.9kPa时,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超声 脾脏 剪切波弹性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患者的淋巴结性质区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93例颈部恶性淋巴结患者,选取同例数颈部良性淋巴结患者,分别作为分研究组、对照组,对患者均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等。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77%,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不同模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性质区别会直接影响临床应对措施,对患者开展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能够明确区分颈部良性、恶性淋巴结,对临床治疗指导能力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颈部良恶性淋巴结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准确率
  • 简介:目的评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至7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共60个乳腺肿块。所有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首先对所有患者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肿块大小、边界、部位、回声、内部血供等,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然后应用VTIQ技术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WV)。以BI-RADS分类≥4类为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标准,BI-RADS〈4为乳腺良性肿块诊断标准。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的SWV值差异。绘制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结果60个乳腺肿块包括乳腺恶性病灶18个,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良性病灶42个,包括纤维腺瘤21个,腺病16个,腺病伴导管扩张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良性分叶状肿瘤1个,乳头状瘤1个。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88.8%、59.5%、68.3%、48.5%、92.6%、0.48。乳腺恶性肿块平均SWV值高于乳腺良性肿块平均SWV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1.59)m/svs(2.28±0.64)m/s,t=9.14,P〈0.001)。ROC曲线显示,VTIQ技术测得的SWV值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阈值为4.20m/s,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94.4%、66.6%、75.0%、54.8%、96.5%、0.61。结论与BI-RADS分类比较,VTIQ技术能明显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乳腺疾病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