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石症与胆石症发病共同危险因素。方法对体检筛查出的65610名健康体检者和8193名尿石症患者、5370名胆石症患者、723名尿石症合并胆石症患者进行血生化结果的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石症发生有关的血生化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肌酐、性别、尿酸、血糖、球蛋白、年龄、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石症发病的血生化危险因素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蛋白、血糖、年龄、直接胆红素、球蛋白、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本次研究发现尿石症与胆石症的共同发病危险因素有年龄、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结论尿石症与胆石症有共同的血生化发病危险因素。

  • 标签: 尿石症 胆石症 血生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新生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角色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开展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活儿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技能,同时能够减少新生儿再次入院情况,并让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行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产妇角色适应性和紧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能明显改善产妇的角色适应性,缓解其紧张情绪,提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共同探讨影响基层医院护生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基层医院护生的实习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护理实习生138名及带教老师162名,采取自愿原则接受问卷调查。实习生发出问卷138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100%;带教老师发出问卷162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师生共同认为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管理者、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的态度(占99.33%),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97.68%)、带教老师的说教能力及实习生的接受能力(占96.65%)结论教学管理者、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对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达成共识,三者加强交流沟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了基层医院护生的实习质量。

  • 标签: 护生 实习质量 共同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种植体与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口腔科 2012年 1月~ 2014年 12月收治的 20例牙齿缺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采用种植体与天然牙共同支持式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对患者进行为期 6个月~ 2年的随访,对患者的临床不适主诉以及种植体和天然牙的骨丢失情况、探诊深度进行观察。结果 随访期间, 20例患者均未出现不适症状,其种植体使用功能较好,外形美观,均未出现牙龈充血、种植体和自然牙松动、 X线投射情况;种植体邻面近中位点的平均骨丢失量为( 1.05±0.27) mm,邻面远中位点的平均骨丢失量为( 0.98±0.2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天然牙的探诊深度为( 2.35±0.91) mm,种植体的探诊深度为( 2.43±0.87)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天然牙与种植体共同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方法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 ]固定义齿修复 天然牙 种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共同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2017年2月期间在进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接受治疗的6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泮托拉唑+潘立酮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294/315)、(1.07±0.18)分、3.49%(11/315),而对照组分别为87.62%(276/315)、(1.07±0.18)分、11.11%(35/315),组间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可优化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泮托拉唑 多潘立酮 慢性浅表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根据工作职责和单位优势,分别评价疾控机构组织发动、制定计划和培训人员、检查以及医疗机构发现、治疗和管理病人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结果在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查痰率和治愈率上,共同实施项目高于独立完成项目的疾控机构。结论共同实施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标签: 医疗 疾控 结核病 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以及米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112例抑郁症患者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将这些患者分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56例,对照组选用米氮平治疗,实验组以米氮平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8周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SDS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两组HAMD、SDS评分皆比治疗前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米氮平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优先推广。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米氮平 抑郁症治疗
  • 简介:摘要“阴阳”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对中医影响极为重要。中医学认为人体应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之中,打破这一平衡,人体就出现疾病。中医的任务即促成阴阳的自我调和,从而使人体复原。在“阴阳自和”观的指导之下,中医认为对疾病的治疗应当以“治未病”为最高境界。

  • 标签: 中医 阴阳自和 治未病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若长此以往任由发展,终将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引发各种器质性疾病。历代中医在临床工作中都强调“治未病”的思想,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之道。浙江省名老中医洪善贻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精研中医养生理论,自己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养生思想,让更多医者不断传承并应用于临床,使更多人从中收益。

  • 标签: 名中医 养生 治未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慕课”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全称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慕课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促进了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当中,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善,并且从教学生态而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促进,本文从慕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影响,分析其慕课生态模型的设计方法。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慕课设计 生态模型 构建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院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入手,简要介绍当前医院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旨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患者及广大医疗职工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促进医院发展。

  • 标签: 医院 保卫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建档管理糖尿病早期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以及治未病思想下的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差异性。结果研究结束时观察组在餐后两小时以及空腹状态下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观察下,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大多属于心血管病变,占18%;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8%,心血管病变占12%。结论早期糖尿病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并通过中医饮食及生活干预合理控制血糖。

  • 标签: 早期糖尿病 治未病思想 血糖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党员是党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党员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增强党建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为准确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 ,摸索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 笔者对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党员队伍存在着的思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深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党员考评制度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见解。

  • 标签: 急救机构 党员队伍 思想状况 党建。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人类生命的主要杀手,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恶性肿瘤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西医强调恶性肿瘤要注重三级预防,其实这种预防思想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便有详细的论述。《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中医《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与西医学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着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将两者结合分析研究。

  • 标签: 恶性肿瘤 预防 黄帝内经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