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美国雅培CD-1700,日本SysmexXT-2000i,2台贝克曼库尔特AC.T5diff,共4台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以保证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新鲜全血分别在4台仪器上测定血常规,用EXCEL2003软件对结果采取回归和相关分析,求其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以及相对偏差.结果4台仪器血常规检测结果大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台仪器测定血常规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偏差 比对试验
  • 简介:利用Hopkinson杆,以装甲钢、纯铜及IF钢为材料,采用设计的帽型样尺寸,在不同压力下进行高速冲击,利用EBSD分析其在高应变率变形下的剪切带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率为104s-1,装甲钢绝热剪切带呈现白亮带状,纯铜及IF钢剪切带宽度较宽且不耐浸蚀。3种材料剪切带内均存在细小等轴晶,装甲钢形成的剪切带取向较分散,但存在稍强的剪切坐标系下的{110}〈111〉织构,纯铜存在{111}〈110〉织构,IF钢形成{110}〈111〉织构。装甲钢抗绝热剪切的性能优于纯铜及IF钢。

  • 标签: 绝热剪切带 纯铜 IF钢 装甲钢
  • 简介: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血肿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术后血肿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出的16例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血肿患者超声声像图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观察证实。结果本组16例剖宫产术后血肿患者中,阔韧带或合并腹膜后血肿4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一侧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合并腹膜后血肿时可向上延续至肝肾间隙处,均需急诊手术;子宫切口处血肿4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下段切口区域不均质中等回声包块,多凸向膀胱,均保守治疗,其中1例超声引导下抽吸治疗;腹直肌周围血肿7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腹直肌浅方、内部、深方长圆形或梭形不均质中低回声包块,可单独存在亦可同时存在,均保守治疗,其中1例超声引导下抽吸治疗;皮下血肿1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无回声,其内可探及细点状回声,保守治疗。结论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血肿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示血肿部位、大小、内部回声等,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剖宫产术 血肿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比较革兰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andeosinstain,HE)、吉姆萨染色(Giemsastain)和六胺银染色(GomorisMethenaminesilvernitratestain,GMS)在诊断肺孢子菌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例典型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的痰液,经消化处理,离心,涂片,分别进行革兰染色、HE染色、吉姆萨和六胺银染色,油镜观察。结果革兰染色未见可疑结构;HE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不着色,呈透明的晕圈状,囊内小体4~8个呈蓝紫色;吉姆萨染色包囊壁不着色,可见清楚的轮廓,囊内小体核蓝色,囊内容物紫红色;六胺银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棕到黑色,结构清楚,囊内可见圆形的核状物和特征性的括弧状结构。结论常规使用的革兰染色无法诊断肺孢子菌,其他3种方法均可选择,合理的方案是用吉姆萨染色筛选,用六胺银染色确证。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六胺银染色 革兰染色 HE染色 吉姆萨染色
  • 简介:目的比较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BTR)、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技术(CTB)及生理盐水法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检查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本院妇科生殖道感染症状明显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标本同时做BTR、CTB以及生理盐水法检查,比较3种方法滴虫、真菌以及线索细胞检出率。结果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48.7%、24.7%和17.3%;CTB分别为26.0%、19.3%和14.7%;生理盐水法分别为24.7%、21.3%和15.3%。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另外2组,3者滴虫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R滴虫、真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较高,比生理盐水涂片法和CTB更适用于妇科普查。

  • 标签: 白带 生殖道感染 多功能染色法 多项检测快速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与手术方式选择,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收治的7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端21例,桡骨7例,股骨近端11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髁间2例。根据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本组患者Ⅰ级17例,Ⅱ级46例,Ⅲ级15例,再考虑到患者年龄、肿瘤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手术方式 疗效分析 分期 患者年龄 肿瘤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蜡块的不同修片方式对病理制片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提高病理制片质量的方法。方法手术切除的人体标本经脱水、浸蜡后包埋成蜡块,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修片后经冰水混合物预处理再切片;另一组经冰水混合物预处理后再修片、切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修片后预处理组蜡块切出的切片组织完整、厚薄均匀,无重叠、皱褶、脱片、空洞和龟裂,或波浪样改变,与预处理后修片组蜡块制作的切片有明显差异。结论蜡块在预处理前修片的制片效果要优于预处理后修片的制片效果,预处理前修片的制片方法是可行的,可明显提高病理制片质量。

  • 标签: 蜡块 修片 预处理 病理制片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比较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气囊实际压力,探讨合理而实用的注气标准。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因呼吸衰竭而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手指捏感法组、固定注气法组和囊内压测定法组,每组各40例。用气管套管球囊压力专用测量仪(Endotest仪)对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的气管套管、球囊压力进行精确测量。结果:手指捏感法组、固定注气法组和囊内压测定法组囊内压均随着充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一时间段手指捏感法组、固定注气法组相比,囊内压测定法组囊内压最低(均P〈0.05),手指捏感法组、固定注气法组同一时间段囊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吸痰前后囊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指捏感法组、固定注气法组相比,囊内压测定法组不良事件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囊内压能更好地起到保护患者的作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气囊压力 气管套管 机械通气
  • 简介:牙科陶瓷与人天然牙色泽相似,且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密度及硬度与釉质接近,透明度及折射率也与釉质相似,是牙科领域重要的冠桥修复材料。但是陶瓷属于脆性材料,抗弯曲强度和韧性低,

  • 标签: 牙科陶瓷 抗压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本研究模拟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移植中HSC所经历的氧环境,研究不同氧浓度对小鼠骨髓HSC生物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采用体外扩增实验、定向分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活性氧测定及亚致死量射线照射小鼠骨髓原始Lin-c-kit+Sca-1+HSC移植等方法,分别检测了Lin-c-kit+Sca-1+HSC的扩增能力,细胞周期,活性氧水平及造血重建能力。结果表明:低于常氧浓度,特别是乏氧的氧环境能降低活性氧的产生,增强原始骨髓HSC体外扩增能力,增加红系集落(BFU-E)、粒单集落(CFU-GM)、红系粒单系巨核系集落(CFU-GEMM)的数量,维持较多的HSC处于G0/G1期,进而明显促进移植后小鼠的脾集落(CFU-S)生长及提高移植小鼠存活数量。而暴露于常氧、不恒定且氧浓度变化剧烈的氧环境中的骨髓HSC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活性氧,上述功能指标都较低。结论:骨髓HSC的活性氧水平与周围氧环境中氧浓度水平及稳定性密切相关,高水平的活性氧损害骨髓HSC的功能。在恒定的较低浓度的氧环境下培养及应用抗氧化剂对于骨髓HSC移植可能更有益。

  • 标签: 骨髓 造血干细胞 氧浓度 活性氧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相连多节段颈椎减压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方法:研究对象为颈椎行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路植骨融合、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及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患者。而没有定期随访、脊髓损伤造成术前及术后无法查体对比、手术范围不在颈5水平的患者都被剔除研究组。观察颈5神经根麻痹是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翻修、术前身体状况、糖尿病、吸烟、

  • 标签: 多节段颈椎 减压术后 神经根 发生率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麻痹
  • 简介: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也是我国育龄妇女的首选避孕工具,使用率占世界避孕人数的80%。绝经后取环一直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关注的问题,取环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绝经后取环 取节育环 疗效 避孕工具 宫内节育器 育龄妇女
  • 简介:目的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结论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流体力学 超滤容积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好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肾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月,测定自体动静脉内瘘(AVF)(53例)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21例)2种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并比较2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53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21例。AVF患者年龄、感染等并发症较CTC组低(P<0.05);AVF患者栓塞的发生率较CTC组患者栓塞发生率低,2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CTC也是理想血管通路,两种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 标签: 血管通路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 简介:背景:制备脐血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尚无不同体积分数脐血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的报道。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体积分数的脐血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20例人骨髓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分别用体积分数为5%,7.5%,10%,15%,2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行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MTT法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脐血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体积分数5%,7.5%,1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较佳,明显优于体积分数15%,2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较低体积分数脐血血清培养体系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状态活跃。

  • 标签: 脐血血清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基 细胞培养 增殖 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半月板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切除后对膝关节胫骨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取6具新鲜尸体共12个膝关节标本,分为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后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和半月板全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全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全切除组),每组测量4个标本,标本重复使用。应用Staubli机器人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至下蹲屈膝过程,采用日本Nenicon角度测量仪测量各组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胫骨旋转角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10°、20°、30°、60°、90°时胫骨旋转角度平均分别为4.9°±0.8°、9.2°±0.8°、11.4°±0.8°、12.1°±0.5°、12.4°±0.5°。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与对照组、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及半月板金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屈曲0—30°时胫骨旋转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30°~9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伴随屈曲运动的胫骨旋转运动形式无明显影响。但膝关节屈曲0~30°过程中,半月板全切除对胫骨旋转角度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 胫骨 生物力学 旋转
  • 简介:目的比较人工膝关节不同孔径的固定表面生物型假体植入兔体内的骨长人情况,为人工膝关节生物学固定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兔部分限制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假体固定表面用激光焊接两层不锈钢网,一组设计为两层不锈钢网孔大小相同,网孔均为(2×2)mm,称大孔假体(实验组假体)。另一组设计为两层不锈钢网孔大小不同,大网孔大小为(2×2)mm,小网孔大小为(1.5×1.5)mm,大网孔钢网焊接在紧贴假体固定表面,小网孔叠放在其外面,称小孔假体(对照组假体)。两组假体两层钢网均错开焊接。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分别行左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髌骨不置换。术后1、3、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各5只,进行硬组织切片染色,计算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结果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固定表面孔径不同影响假体与骨界面的骨长人,大孔假体骨界面新生骨形成率及假体与骨界面的骨结合率要优于小孔假体。

  • 标签: 膝关节 假体 内固定器 骨长入 界面
  • 简介:血清肌酐测定是临床评价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然而在I临床上常见到很多患者仅凭此项化验指标直接评估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据此推测疾病预后,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客观的,因为血清肌酐检测值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同个体之间的检测值。患者的过度依赖和猜疑性的频繁化验以及医务人员的错误解读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仅增加经济负担,

  • 标签: 血肌酐 心理影响 症状自评量表 护理对策
  • 简介:背景: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作为支架,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减少排异反应,提高骨愈合,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检测不同聚左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于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通过冻干法与β-磷酸三钙制备成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检测样本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将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与正常培养的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的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结果显示,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黏附.MTT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培养1~7d时细胞增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接近(P〉0.05).说明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对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无影响.

  • 标签: 聚左乳酸 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对分子质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