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在颈椎间盘疾病中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5例颈椎间盘疾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椎间盘愈合程度进行调查,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31min,平均出血量为84±35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出血病例发生。无免疫排斥病例发生,患者术后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无间盘感染、骨化以及脱位病例发生。

  • 标签: 同种异体移植颈椎间盘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47-02
  • 简介: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特殊,位于枕颈连接部位,正好处于脑干与颈髓的交界处,又是椎动脉进入颅内的部位,手术中如稍有不慎可引起椎动脉,脊髓和小脑损伤,导致高位截瘫或危及生命,而且颈椎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感染等易引起颈椎不稳,出现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往往需要行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稳定颈椎,因此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风险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介绍颈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上颈椎不稳 内固定技术 椎动脉受压 手术治疗 先天性畸形 解剖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疾患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有效干预前有 84.62%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干预后这一比例下降至 73.08%;男性、 50岁以上、高中以下、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家属患精神病年限≤ 5年的抑郁症状率随访较基线干预效果显著( All 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症状控制的长期支持和咨询计划,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抑郁症状 干预效果
  • 简介:胃是食物的储存与初步消化器官,也是经口进食后的食物必经之路。胃的功能与器质性病变均可导致各种营养底物的摄入不足,进而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除了对心、肺及免疫等诸多脏器功能有影响外,对外科患者影响最大的是腹壁切口与胃肠吻合口。对接受胃手术的患者,营养不良所致的胃残端瘘、十二指肠残端瘘和胃肠吻合口瘘并不少见。目前,关于胃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进展颇多,在此做一介绍。

  • 标签: 胃肠吻合口瘘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十二指肠残端瘘 疾患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的巨大侵袭性神经鞘瘤(Giantinvasivespinalschwannoma,GISS)的临床特点及结果并讨论外科策略。背景资料:脊柱的巨大侵袭性神经鞘瘤定义为占位损害〉2个椎体水平,侵蚀椎体的骨性结构,并向后侧和向外侧扩展累及肌筋膜组织。因为其临床发生率较低,特别发生在上位颈椎的就鲜有报道。方法:我们分析了巨大侵袭性神经鞘瘤(GISS)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影像学研究。

  • 标签: 神经鞘瘤 临床特点 侵袭性 上颈椎 外科治疗 外科策略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Halo-vest支架在治疗颈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7年6月南昌大学鹰潭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骨折34例资料。单纯Jefferson骨折13例和单纯Hangman骨折18例均采用Halo-vest支架固定3~4个月;枢椎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脱位行后路寰枢椎融合3例,术前均采用Halo-vest支架固定,术后继续应用1周。结果术后34例获6个月~18个月随访,全部获骨性愈合。14例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Halo-vest支架可用于颈椎骨折稳定性的重建,解决了患者因行颅骨牵引而长期卧床的痛苦。

  • 标签: HALO-VEST支架 上颈椎 颈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讨论正清风穴位注射在颈椎病治疗之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区分为实验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双侧风池穴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比灵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5天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0.48%,高于对照组(61.2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在治疗颈椎病时,效果相对理想,可以作为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正清风痛宁 穴位注射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症状类型人群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医的60名细菌性立即患者,整理并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结果 6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病愈出院,而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通过对症护理可以提高治疗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症状类型 对症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ERCP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护理配合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50例肝胆胰疾病患者,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全面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比较和分析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做好接受ERCP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护理非常必要,其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且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ERCP 肝胆胰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 OPMD)是指一组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临床表现多样的病变,具有恶变潜能,可进展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OPMD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对于降低OSCC的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OPMD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诊疗新观点,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 口腔鳞状细胞癌 活检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进行了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融合。分别应用Verlex7例,Axis3例,和cenfifix5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5例,新鲜Ⅱc犁齿状突骨折6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4例。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mm~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灾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块螺钉长度28mm~32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度为22mm~26mm。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和椎动脉损伤。随访10~25个月,半均14个月。术前JOA评分5.1~10.9分,平均7.6分。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87.5%。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二维固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螺钉 上颈椎不稳 固定治疗 后路 椎弓根螺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患者,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 1年间收治的 40例确诊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在 JOA评分两组均是较术前时刻提高,而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评分( P< 0.05);实验组术后 6、 12个月两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55.00%、 95.00%,对照组分别为 20.00%、 65.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的患者,采取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颈椎管狭窄 颈椎损伤 颈椎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是发生于口腔黏膜,具有一定恶变潜质的病变或状态的总称,它类型各异、种类繁多且病程长,有必要对其潜在恶性疾患进行评估。

  • 标签: 口腔黏膜 恶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