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针灸是灸法和针法的统称。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治疗手段。由针灸治疗方式的本质进行分析,针灸是由外治内的治疗手法。针灸治疗方式是我国医学框架内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针灸治疗方法逐渐在疼痛科进行应用,并且取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 标签: 中医针灸 疼痛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脾胃湿热)疗效观察。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56例痞(脾胃湿热)患者为对象,将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案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控制、症状改善、没有改善、有效率96.43(27/28)和78.57(22/28),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脘腹痞、恶心、食欲缺乏、泛酸、灼烧感症状积分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重度贫血、中度贫血、轻度贫血比较,总发生率分别为3.57%和21.43%,有差异,(P<0.05)。结论:痞(脾胃湿热)患者治疗中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可以明显降低,有在这类患者中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满 脾胃湿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叶氏茯苓饮治疗痞证 30 例临床体会。方法:观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30 例老年痞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叶氏茯苓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6.67% ( 13/15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6.67.0% ( 10/15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在改善患者痞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 标签: 叶氏茯苓饮加减 痞满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甲氧基-1-萘酮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onsilC18(5μm,4.6mm×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2nm。结果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7-甲氧基-1-萘酮完全分离。而且7-甲氧基-1-萘酮在8~32μg/ml(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8ng。结论本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可用于7-甲氧基-1-萘酮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 标签: 7-甲氧基-1-萘满酮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消化系统症状评分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气虚型 中医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化疗期间进行PICC置管并发症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实施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的肿瘤化疗患者,纳入60例患者,依据患者进行的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的实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00%和7.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F-36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出现了上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进行并发症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添加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11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处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55例患者应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治疗模式,该组称之为观察组;另外55名病人自动组成对照组,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延续传统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结束90天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一般数据对比不具有显著差距,比对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HSS膝关节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数据、关节活动度数据为主要对比数据类型。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之后上述数据值分别是(86.92±11.23)、(23.18±3.62)及(123.38±7.86);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是(66.16±8.64)、(36.48±5.32)及(104.25±7.23)。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有数据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优异。结论温针灸集合刺络放血为近些年来被逐渐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可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具有较大的医学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8例并分组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改善试验组患者的关节疼痛等症状,其97.4%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单纯的西药治疗的安全系数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不论是临床疗效还是安全性,中西医结合治疗都一马当先,综合评价高,应广泛推广.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56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诸湿肿 ,皆属于脾”的理解,结合皮肤病临床病症的湿、肿、瘙痒表现 ,探讨“诸湿肿 ,皆属于脾”对湿疮、唇风、面游风的脏腑辨证、治疗的指导作用 ,从而丰富皮肤病从脾而治的脏腑证治内容。 

  • 标签: 黄帝内经 病机十九条 中医
  • 简介:【摘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属于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具有连续性和反复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没有太过有效的方法。因此采用中医的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治疗,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功能性腹痛,寒凝血瘀,穴位贴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乳腺癌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术后化疗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术后化疗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