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空气疫苗”预防流感840例,结果只有16例染上流感(无效),其预防流感有效率达98.09%;与同期流感疫苗预防流感300例(33例患流感),其预防流感有效率89%的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45,X20.005,1=7.88P<0.005);而流感疫苗组与常规组(不打针不服药,亦无采用空气疫苗)300例(其中127例患流感),其预防有效率为57.67%的结果相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X2=75.3,X20.005,1=7.88P<0.005)。注解空气疫苗是指人呼吸接触具有一定或者相当浓度流感病毒的空气,接触时间长达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后,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呼吸新鲜空气达到或者超过同倍以上的时间,致使流感病毒在呼吸道及其粘膜上的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刺激体内产生流感病毒抗体而不致于易感,此相当于在人体表肌注少量流感疫苗后产生抗体机理效果是相似的,故称之为“空气疫苗”(以下简称为“气疫”),是通过呼吸道产生抗体,而流感疫苗是通过体表皮下注射产生抗体而已。

  • 标签: 空气疫苗应对流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小儿与成人血小板升高原因。方法采用ABXPEntra6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840名患儿的全血作血小板检测,同时随机对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840名成人全血作血小板检测(两组病人均除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结果儿科病人的血小板较成人明显上升(不管单个的血小板数量还是病人的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血小板升高水平在疾病状态下比成人有明显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 标签: 小儿 成人 血小板 升高。
  • 简介:体温通常发生在临床治疗和一些特殊条件下。低体温疗法在临床上尤其在神经外科和心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心肌缺血,对心、脑等重要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在重型颅脑损伤、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危重病的治疗中有肯定的疗效。低体温下药物体内过程不同于常温条件,可影响其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低体温对机体及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 标签: 低体温 药物动力学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术室护士实施预防低体温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培训考核小组,采用理论授课、保温设备的操作训练、模拟情景复合保温训练等方法。制订手术室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考核项目细则,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理论知识、保暖设备的熟练使用、主动为患者保温意识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注重手术室护士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培训,可以强化手术室护士为患者主动保温意识及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为手术患者保温,确保手术患者手术安全,减少因术中低体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预防 手术患者 低体温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餐后一小时血糖升高的意义及进行干预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餐后一小时血糖升高在实施干预措施前胰岛素变化规律,之后进行非药物干预18例,余下不作处理,观察并分析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结果餐后一小时血糖升高的患者胰岛素变化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胰岛素抵抗。这些特点都为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所具备。干预后,餐后一小时血糖呈现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胰岛素释放改善,干预组和不作处理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胰岛功能没有恢复正常。结论餐后一小时血糖升高胰岛素释放变化异常,有助于早期筛查,然后进行早期干预临床意义很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方法实施一套完整有效的病案管理质量控制系统。结果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得当,责任明确,工作流程理顺,病案质量提高。结论增强病案管理人员法律意识,各环节组相互督促,做到及时、有效、准确地纠正错误,保证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管理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影响护理教育质量的护理自身、患者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改正办法。

  • 标签: 健康教育 质量 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建立耐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红景天、白术进行定性分析;应用HPLC法对红景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ZORBAX-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6∶84);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8~1.68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为1.14%(n=9)。结论本文建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耐力胶囊的质量

  • 标签: 耐力胶囊 红景天苷 HPLC TLC
  • 简介:摘要分级护理制度是临床护理工作制度之一,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我国分级护理工作模式始于1956年,由张开秀等前辈倡导而成,成为我国护理质量环节质控的内容和医院评审的项目指标之一。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等四个等级1。于2010年卫生部修订了新的分级护理标准。笔者从事临床护理管理10余年,在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不断提高分级护理质量的同时,感受到实施这项工作的艰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服务流程对儿科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把儿科未开展优化服务流程的200例患儿做为对照组实施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把200例患儿做为实验组,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在周围静脉置管技术成功率,病人服务满意度,护理缺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静脉置管技术一次成功率、病人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服务流程优化的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效率,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流程 静脉穿刺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中职护生是护士后备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近年来,中职卫生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及方法不佳、学习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着将来的临床质量,因此亟待开展提高护理学习质量的研究,我校针对中职护生学习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到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学习质量 中等卫生学校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的质量,达到正确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方法通过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明晰护理管理的目的、完善量化的制度、正确的安排时间。结果通过实质性的护理管理,最大限度加强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结论正确的科学的护理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的实质性效果,还能树立医院的整体形象,提高医院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科室环节质控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各个重点环节实施全面持续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结论持续有效的科室环节质量控制,是确保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是外科医治患者的特殊场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是保证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才能保证外科手术安全正常地进行,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由医务人员不规范侵入性诊疗操作导致的院内感染。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自2008年到2010年在我院ICU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病历6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在随机选取2010年到2012年中在我院ICU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60例(施行质量管理后),作为观察组,总结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结果经过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后,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要高于观察组,而且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还要比观察组低。对照组中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出现了9例护理失误,并且在经过了问卷调查后统计的护理质量分数来看,观察组也要比对照组高。结论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施行了重症监护室护理细节管理后,医院的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在护理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失误也减少了,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评分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加了。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质量管理 方法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