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深入了解不同层次护生实习前护理伦理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升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能力。 方法 选取某校 2014级本科 1-6班、 2016级专升本 7-10班及 2015级专科 1-2班共 525名实习护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情况,并且能够了解护生自身所提出建设性建议。 结果 大多数护生在实习之前对于护理伦理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总体来说更多护生只是停留在知识表面并没有更深入认知。结论 针对多数护生对于护理伦理知识深入了解不足,要研究其不足地方,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护理伦理教育。

  • 标签: [ ] 护生 实习前后 护理伦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前,我国教育在不断完善, 基础护理学立足于护理专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 21 世纪护理人才需要为宗旨,以培养护士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情景模拟法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创设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情境教学 理实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妇产科护理学应用效果。方法 从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课堂主人,重在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到翻转课堂则与传统教学相反,重在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提出针对护理本科生《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课改建议,促进教师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结论 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运用新型教学模式。

  • 标签: 雨课堂 翻转课堂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0 月 期间诊治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 42 例作研究对象,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 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 组( n=21 ) ,将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 组( n=21 ) ;参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就 2 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t = 9.521 , P=0.000 ) 。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控制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方面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常规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3月于我院门诊部、住院部、体检部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者 400例,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分析其检查价值。结果 400例研究对象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阳性率为 14.50%;其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 79例慢性宫颈炎检出符合率 94.94%, SCC检出符合率 100%, HSIL 检出符合率 66.67%, LSIL检出符合率 50%, ASC-US 检出符合率为 92.86%;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与组织病理学相比,宫颈病变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检出率及符合率,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宫颈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鳞癌组织 PD-L1表达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肺鳞癌组织患者 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例。对照组取正常肺组织,观察组取肺鳞癌组织。两组均进行免疫治疗 PD-L1表达。分析两组患者 PD-L1表达变化、病理学意义及患者生存预后关系。结果: PD-L1表达在肺鳞癌组织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其正常组织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病理分期越晚,变化越小,有淋巴结转移者, PD-L1表达越高,阳性率越高( P<0.05)。结论:肺鳞癌组织在 PD-L1表达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探讨中,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鳞癌组织 PD-L1表达变化越高,肺鳞癌组织患者淋巴结转移越高, PD-L1表达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肺鳞癌组织 PD-L1 表达变化 病理学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处于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中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救治效率。方法:从本院自 2012年 4月到 2012年 11月收治 389例处于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选取在年龄、性别、体质水平无明显差异性患者 148例,进行医疗护理对比研究。结果:经过两种不同临床护理治疗,,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手法实验 A组患者较于对照 B组患者生活质量呈现较高水准,实验 A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到 94.6%;对照 B组患者给予护理反馈评价较低,满意率只有 78.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反馈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 A组患者总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 B组。结论:强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制定高效、针对性强护理方案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疾病治愈效果,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骨折,髋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优质体位护理在星状神经阻滞术后应用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对象为 2018 年 1 月 至 2018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星状神经阻滞术后患者,将 180 例患者 通过 计算 机 随机分为 2 组, 90 例 / 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加用优质体位护理(观察组 ) , 对比两组 患者 并发症及整个操作时间和医生满意度。 结果 : 观察组行星状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率( 14.44% ) 明显 低于对照组( 22.22%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医生满意度 相较于 对照组明显提高 ( P<0.05 ) 。 结论: 在星状神经阻滞术采用优质体位护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有创操作床位使用率,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星状神经阻滞术 体位护理 应用体会 常规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 2017年 05月 --2018年 05月收治脑出血手术患者 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原因,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率,并针对原因予以相应护理干预。结果:脑出血手术患者 54例中,医院感染发生 8例( 14.81%),原因分析,患者高龄、长时间住院、意识障碍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是患者医院感染主因。护理前与护理后躯体健康评分、 SAS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未感染者死亡率与感染者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意识障碍以及侵入性操作等均为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对于以上高危因素实施相应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脑出血手术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护理风险原因提出护理风险管理实践要求,并探究分析其成效与进展。方法:我院从 2018年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于 2017年度急诊护理中风险问题,加强了急诊意识与护理培训,制定了一系列急诊风险流程与规范手段,将取得成效以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发生几率进行对比总结,并对比前后护理技术满意度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汇总数据分数进行比对。结果: 2018年度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后,相应风险发生几率降低,同时风险管理施行后整体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展开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可结合具体原因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实效,提升整体急诊护理效率。

  • 标签: 急诊护理风险 原因 护理风险管理 实践 成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血管内超声以其优越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已在冠心病介入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及冠脉介入治疗重要工具,被称为冠脉介入手术医生另一只“眼睛”,它能够准确观察血管腔形态、管壁之间关系,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判断斑块性质,指导冠脉介入手术。本文就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 ]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处理效果进行探究评价。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孩子 2019 年 5 月期间急诊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 4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24 例)及对照组( 24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支持,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诊疗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及惊厥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研究组患儿诊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 急诊处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 。方法:选择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指导, 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和安全教育,从而探究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1个月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提高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和安全教育,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对策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福利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所接诊环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 90例,将其分为一般组(常规护理)和护理组(早期康复护理),每组 45例,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康复效果优于一般组,护理组社会功能优于一般组( 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语言、生活、运动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失语 失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治 70例眼科疾病患者实行研究工作,将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8月作为选择时间,按照随机双盲法实行分组,试验组( 35例)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眼科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 35例)采取常规眼科护理管理方法,计算两组依从总计率、护理满意总计率。结果:试验组依从总计率( 94.29%)较对照组有关指标( 74.29%)提升,表明组间数据值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总计率( 97.14%)较对照组有关指标( 80.00%)提升,表明组间数据值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展示较优效果,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状况。

  • 标签: 眼科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析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腹泻患儿中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80例小儿腹泻患者,收诊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评定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高于对照组 77.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者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确保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以家庭中心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