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股骨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治的 24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分为 2组,对照组采纳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纳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对比手术相关指标用时、治疗前后髋关节恢复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观察组手术(82.11±6.44) min、术中出血量( 225.11±40.11) ml、下床活动( 55.36±3.12) d、骨折愈合( 10.11±1.22)周;各指标用时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在股骨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微创 股骨粗隆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对比分析采取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方法对高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9 月间,本院收治高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纳入 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予以椎管内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均未见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短,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方法与全身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椎管内麻醉方法相对更适应于高龄股骨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效果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微创 DHS内固定及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从我院选出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7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 35例为对照组,采用微创 DHS内固定治疗,组二 35例为观察组,采用微创 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优良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在总优良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 结论 对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PFEN内固定治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DHS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开展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研究组( 50 例)及参照组( 50 例),研究组患者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开展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主要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患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 P < 0.05 ),术后 1 个月及术后 3 个月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术后不同阶段研究组患者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结论:对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相比在术后恢复及疼痛改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值得开展。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14 例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7 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于 不稳定型股骨隆间骨折患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