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地方性中毒是我国最为广泛流行和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的主要地方病,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于该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一直是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地方性中毒防治工作进行综述。

  • 标签: 地方病 地方性氟中毒 防治工作
  • 简介:[摘要 ]目的:七烷联合瑞芬太尼与单纯吸入七烷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患儿 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吸入七烷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加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气腹效果,术中心率变化及复苏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率值无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建立气腹后五分钟、建立气腹后十五分钟、气腹清除后十五分钟心率值以及复苏耗时差异显著,且为试验组较低,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应用七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可稳定患儿术中心率,明显缩短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 ]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均收集清晨尿液样本,检测尿蛋白、尿微量蛋白两项指标,并统计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检验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应用七烷吸入与七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 102例进行对照研究, 34例予以七烷吸入麻醉诱导者划入研究一组, 34例应用七烷复合 2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二组, 34例应用七烷复合 3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三组,统计不同时段三组 MAP和 HR的变化以及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结果:研究一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研究二组及研究三组( P<0.05),研究二组和三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研究三组插管前即刻的 MAP水平更高( P<0.05);与同组插管前即刻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 P<0.05);其余时段,三组组内和组间同期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七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能够高效抑制插管反应,整体效果优于七烷吸入麻醉诱导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复合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大量临床实验结果证明,将原子引入化合物中可产生较好的生物效应。代嘧啶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5-氟尿嘧啶是最先发现的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但由于首过效应且脂溶性较低限制了 5-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本文以 5-氟尿嘧啶、 3-呋喃脲嘧啶等几种代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为例,分析了其合成工艺。

  • 标签: 氟代嘧啶类 抗肿瘤药物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壹吉乐泡沫敷料贴在无创面罩呼吸机患者鼻面部褥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无创面罩呼吸机时鼻面部周围用透明贴减轻压迫,试验组患者使用无创面罩呼吸机前在鼻面部周围使用壹吉乐泡沫敷料贴,观察两组患者鼻面部褥疮的发生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对照组褥疮发生率为23.34%;试验组褥疮发生率为3.34%,试验组的皮肤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皮肤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壹吉乐泡沫贴 无创面罩呼吸机 预防鼻面部压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1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于伤患处,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大小进行调整,每日用药3~5次。观察组患者应用比洛芬凝胶贴膏进行治疗,对损伤部位进行贴敷,每日用药2次,每次1贴。所有患者连续治疗7d,两组24 h内给予冷敷,24 h后可酌情给予超短波无热量治疗,均未给予其他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分别为50(89.29%)、35(6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果优于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白药气雾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84例患者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入组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分组采用随机双盲方式展开,分别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实验组,n=92)及单纯莫沙必利(对照组,n=92)开展临床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胃排空异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进行,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胃排空效果。

  • 标签: 莫沙必利 氟西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疾病特点,总结他克莫司对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60岁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总计66例。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常规治疗)、观察组(n=33,常规治疗+他克莫司治疗)。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93%vs72.72%)、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他克莫司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治疗情况 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与七醚的麻醉价值。方法:选定 2017年 10月到 2019年 4月本院收诊的 10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 51例(七醚)与对照组 51例(丙泊酚),比较 2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手术结束,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七醚可有效减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妇科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进一步分析探究观察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前提与基础上,加用哌噻吨美利曲辛来治疗胃溃疡抑郁症的实际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对一部分通过胃镜明确诊断的胃溃疡患者,利用抑郁症自量表来展开详细的评分,发现总评分总数大于,或者是等于20分的患者有8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常规治疗,以及传统常规治疗加用哌噻吨美利曲辛,在治疗60天之后,仔细观察其具体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两个研究小组的研究均有效果,但是传统常规治疗加用哌噻吨美利曲辛的治疗效果相对来说更好,不良反应方面同样具有更大优势。研究结论:对于患有胃溃疡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在传统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效果相对来说要更好,不仅安全并且有效,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能够控制在最小。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 临床研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卡松用于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作次数、间隔时间及ACT评分;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发作间隔时间以及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针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卡松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疾病发作频次以及间隔时间,稳定生命体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氟替卡松 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 肺功能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肾脏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    引发人体出现肾脏疾病的因素较多, 在临床上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为水肿、尿少、尿频尿急、高血压、血尿或者尿出泡沫增多等, 还有可能伴随着腰酸背痛和其他全身性症状 [1]。当人体肾脏受损后, 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种类或者含量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在临床诊断中, 对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能够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2]。本文研究分析早期肾脏疾病诊断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本院收治的 62例早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肾炎 11例, 肾病综合征患者 10例, 尿路感染患者 6例, 肾小球疾病患者 8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 5例, 高血压肾病患者 10例, 肾囊肿患者 12例 ;男 37例, 女 23例 ;年龄 47~ 69岁, 平均年龄( 58.0± 3.7)岁。另选取同期 6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男 37例, 女 25例 ;年龄 47~ 68岁, 平均年龄( 57.5±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样本选择为中段尿液, 将其吸取到试管中, 然后进行定性检测, 同时对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其中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正常范围为 0~ 3;当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比值 >3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 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是较为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其准确性较高 [3]。肾脏疾病对人体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病情严重时会造成血尿, 而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够了解肾脏疾病的病情, 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在人体器官当中, 肾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 能够将人体内部的各种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同时还能帮助调节人体内部水电平衡, 因此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方面功能 。当人体出现肾脏方面的疾病, 则会对多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各种并发症。当肾脏出现病变会导致人体机体抵抗力降低, 影响有毒物质排出, 严重时会患尿毒症或者肾衰竭等, 对人体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对肾脏疾病进行及早诊断 。    在一定生理条件下, 人体尿液受到影响会出现少量白蛋白, 该现象表明人体白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 从而反应机体肾功能出现问题, 导致部分蛋白质的渗漏 。除此之外, 尿液中发现微量白蛋白也表明机体中整个血管系统发生明显改变 。根据有关临床报道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肾疾病诊断中最为敏感和可靠的标准之一, 通过检测可以明确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发病症状, 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检测依据 。在检测过程中, 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阳性几率较高, 则表明肾疾病患者机体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 与正常健康检查人群相比, 其阳性几率所占明显偏高 。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54例, 阳性率为 9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 1例, 阳性率为 1.7%;两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65.2±2.1) mg/L, 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 8.1±1.3) mg/L;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峰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 5): 34.     [2] 李东千 .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川医学, 2013, 34( 7): 1083-1084.     [3] 陈励勋, 孙晶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临床价值 .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20): 99-1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