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07-2020.07的120例颅内结核患者,按照颅内结核类型分为脑实质型、脑膜型及混合型颅内结核,对不同类型颅内结核的MRI影像学特征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查,对抗结核治疗中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120例患者中,由于受到失访以及病情变化等原因的影响,一共有76例患者完成治疗后1周、1个月的动态随访。结果:经临床影像学诊断,12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脑实质型54例(45.00%)、脑膜型21例(17.50%)混合型45例(37.50%)。在54例脑实质型颅内结核患者中,可见病灶呈粟粒、结节样,MRI的信号特征为:病灶信号均匀,呈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中心呈T1WI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呈T1WI稍低、T2WI稍高或两等信号。21例脑膜型患者MRI表现为结节、脑回样T2WI高信号、T1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可见脑膜呈放射状强化,以鞍上池、环池及四叠体池脑膜强化为主。45例混合型颅内结核患者MRI表现具有脑实质型及脑膜型颅内结核MRI的征象。76例动态随访患者中,治疗前的葡萄糖及氯水平低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治疗前的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及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后1周、1个月,(P<0.05)。结论:类型不同的颅内结核有显著的MRI特征,明确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生化变化,对于临床预估及预测抗结核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MRI影像学特征 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和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门球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分析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我院采取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将所有研究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中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方式显著提升患者急诊效果,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以及门球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门球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结合护理临床经验综述了护士时间管理策略及其意义,探讨国内外护士时间管理的研究现状。认为临床护士需做好时间管理,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时间等,增强驾驭时间的能力,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并且高效率地展开。希望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能够制定出时间管理的统一方法和标准,应用更多更好的研究方法和合适的评价工具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计划和利用时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时间管理 策略 研究进展
  • 简介:很多疾病与体重超重和体重不足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结石、结核病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空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体重超重和体重不足的成因,各家说法不一。笔者通过对319名空勤人员的体重调查发现,单纯性体重超重、体重不足与正常体重三组人群比较,在晚餐到入睡之间的时间上有明显差异。据此分析,体重可能与入睡前血糖、血脂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可望通过调节晚餐至入睡之时间或调整睡前血糖、血脂水平来达到控制空勤人员体重增减的目的。

  • 标签: 晚餐 体重超重 空勤人员 血脂水平 睡前 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60例老年肺炎患者,观察发病情况(季节、诱因、吸烟)、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合并症及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60例老年肺炎患者中冬春发病占 66.67%,因受凉发病占 58.33%,吸烟史超过 20年占 60.00%。误诊其他疾病占 16.67%。临床上表现为典型呼吸系统症状占 65.00%,中性粒细胞比例为 80%以上及白细胞在 10×109/L以上者占 58.33%,左肺患者占 50.00%、右肺占 33.33%、双肺占 16.67%。病程中存在并发症占 28.33%。痊愈占 83.33%,好转占 10.00%,无效及自动出院占 6.67%,平均住院( 24.43±4.20) d。结论:老年肺炎属于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具有多种特征,应对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给予重视,正确诊断,综合治疗。

  • 标签: 老年肺炎 特点 临床处理
  • 简介:人体为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传统的X线检查只能将其显示为二维的平面图像,致使各层面结构的影象相互重叠,如果相邻的器官或组织间对X线的吸收差别小,则不能形成对比而构成图像。断层摄影可以解决影象的重叠问题,造影检查可使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影的结构成影,

  • 标签: CT影像 人体 三维立体结构 扫描装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染病一般随感染性免疫的增强,病原体被抑制、消灭得以缓解、痊愈,甚至终生免疫。但梅毒则不尽然,具多次潜伏、复发的慢性进行性病程,且有重叠、再染的现象。近代免疫学揭示的本病免疫特征,提高对这一古老性病的认识和临床监控水平。

  • 标签: 梅毒 免疫 性病 临床意义 进行性 痊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70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切口方向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30例(37只眼),乙组患者30例(33只眼)。甲组患者的切口方向为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乙组患者切口方向为颞上方及鼻上方,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性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前术后角膜的散光度进行对比,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甲乙两组术后3个月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差异不大,但甲乙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切口方向 散光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