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辣椒提取物对环孢素 A导致肾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实验通过环孢素 A建立小鼠肾损伤模型来探究辣椒提取物对小鼠防护作用的研究,从辣椒的提取物多酚类化合物检测出具有抗氧化及抗急性炎症活性。结模型组小鼠尿素氮、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用药后,缬沙坦组及辣椒提取物组尿素氮、血肌酐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 P<0.05),肌酐清除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 P<0.05)。 结论:辣椒提取物对环孢素 A导致肾损伤具有一定疗效,效果与缬沙坦效果相当。

  • 标签: 辣椒叶提取物 肾损伤 防护作用
  • 简介:摘要: 龙眼也被叫做是桂圆,龙眼指的主要是龙眼树当中的一些嫩芽和叶子,龙眼具有发表清热、利湿解毒等一系列功效,可以对感冒发热等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可以抑制葡萄糖普酶活性。从龙眼当中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物质,比如说黄酮,属于一种具有较好效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对龙眼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龙眼叶 抗氧化 活性部位 血清药物 化学研究
  • 简介:摘要 研究沙棘籽油、紫苏籽油、银杏提取物配伍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模型组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受试物前各剂量组TC、TG、LDL-C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1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C、LDL-C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G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9个规定中辅助降血脂动物功能实验评价标准,可判定沙棘籽油、紫苏籽油、银杏提取物配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 标签: 沙棘籽油 紫苏籽油 银杏叶 大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5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确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实施导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治疗组实施肝切除术治疗,选取指标,评价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1.11%、 7.4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6.30%,较对照组的 81.48%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但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性也较高,建议引起重视,加强干预。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胆管结石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60例髌骨横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60例髌骨横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内固定治疗,为 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 3个月后患者膝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对两组患者随访 1年到 1年半,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感染例数为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3%。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损伤的例数为 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为 2例,发生感染的例数为 4例,发生异物刺激反应的例数为 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26人,优良率为 86.7%,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人数为 14人,优良率为 46.7%。观察组患者膝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膝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1年到 1年半的随访,询问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65-115)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90±10.3)天;对照组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时间为( 269-462)天,平均愈合时间为( 365.5±29.4)天,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13.47±5.83)分、 Lysholm评分为( 89.22±2.78)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 119±21)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度数。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骨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及医疗经济损失,后期恢复快不易复发骨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高强度缝线内固定 髌骨横形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癌调强适放射治疗及常规放射治疗的效果。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各有3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放射治疗、实验组实施调强适放射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状况对比。结果: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调强适放射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状况的发生,两组数据相较,有显著对比意义,(P<0.05)。结论:实施调强适放射治疗后,有效提升了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常规放射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14日;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14日。两组病人均加用脑细胞活化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及76.0%,两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更好(P

  • 标签:    银杏叶注射液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CT平扫在大性肺炎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98例大性肺炎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对所有患者行胸部CT扫描检查,分析患者的病情及诊疗进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胸部CT扫描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溶解消散期患者占比升高,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患者占比降低,(P<0.05);治疗后,胸部CT平扫结果显示有129例(65.15%)患者高密度暗影面积缩小70%以上。有25例(12.63%)患者高密度暗影面积缩小,有44例(22.22%)患者高密度暗影基本消失。结论:临床上对大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胸部CT平扫,能够帮助诊断人员及治疗人员进一步明确患者肺部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从而准确评估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可帮助治疗医师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建议推广。

  • 标签: 胸部CT平扫 大叶性肺炎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支原体大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辅助运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至2019年度收治的110例支原体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抽取的方式划分为CV组和BN组,前者开展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式均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BN组患儿治疗效果远远高于CV组,数据差异呈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支原体大肺炎患儿进行辅助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着较高的临床运用效果,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肺部功能,有助于通过药效发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标。

  • 标签: 支原体大叶肺炎 糖皮质激素 阿奇霉素 地塞米松 肺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L皮肤切除法治疗儿童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患儿35例,采取L皮肤切除法手术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35例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患儿接受L皮肤切除法治疗后,其中显效16例(45.71%),有效18例(51.43%),无效1例(2.86%),治疗总有效率97.14%。 结论:对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患儿采取L皮肤切除法,能够显著改善内翻倒睫症状,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 标签: 特发性下睑内翻倒睫 L形皮肤切除法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三维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评价。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脑胶质瘤的 6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 32 例,参照组 31 例。研究组采用三维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式,参照组仅适用三维适放射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选用三维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替莫唑胺 脑胶质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入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我院选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治疗方式分别为经颞皮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组间意识和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入路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治疗方式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

  • 标签: 显微镜 侧裂岛叶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经侧裂-岛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受的8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颞瓣常规开颅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经侧裂-岛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组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侧裂-岛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脑出血情况,更好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拥有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治疗效果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骨代谢比较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与 L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 5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 A组( n=28)、接受 L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 B组( n=28),术后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月成骨代谢指标 [Ι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INP)、骨钙素( OC)、术后 1年患肢功能分级、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 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 B组患者( P< 0.05)。 A、 B组患者的骨折在随访期结束时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线模糊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 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代谢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