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麻醉学应用PBL教学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名我校就读的医学生,进行研究,在麻醉学的教学中,将所有学生分组采用以PBL教学,应用满意度问卷了解学生是否对本次的教学满意。结果经过授课,66名学生全部满意该教学方法,经过师生的意见反馈可知虽然整体的教学时间较长,但是效果好。结论问题导向的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法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促进该门学科内容的全面掌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做相应的修改。

  • 标签: PBL教学 麻醉学 角色 效果
  • 简介:摘要皮肤科是一门专科特色较突出、专业性较强和病种繁杂的临床学科,为培养更多的临床皮肤科医学人才,该科室一直在不断探寻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问题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问题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模式相比,该种教学模式具有问题导向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不仅能有效激发皮肤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切实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更好的投入到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简述了问题基础的教学模式概念,并探讨了问题基础的皮肤科规培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皮肤科规培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皮肤科规培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级护理专业随机选出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45人)和对照组(44人),采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实践教学,对照组采用PBL结合视频案例(videocases)授课,学期末进行期末理论和操作实践考试,并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较PBL结合视频案例模式,PBL结合SPs教学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PBL+SPs教学法有利于护理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护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护生综合素养。

  • 标签: 问题为导向 标准化病人 护理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5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成效。结果观察组同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同学的问卷调查中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实习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实习的55名护生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实习的57名护生做为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教学以及问题基础教学,对比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得分与对照组护生相比均更高;研究组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临床护理带教实施以问题基础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加高效的完成带教任务,让学生更加满意教学。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 康复科 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模拟标准化为框架结合问题基础教学法(PBL)在普通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78名普通外科专业见习生,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名予以传统教学,观察组39名予以基于模拟标准化为框架结合问题基础教学法。对比两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满意度及对普通外科知识掌握水平。结果观察组学习积极性97.44%(38/39)高于对照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7.44%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见习教学中采取基于模拟标准化为框架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理论考试得分及学生对教学满意度。

  • 标签: 模拟标准化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普通外科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基础的健康教育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8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利用分组比较法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用以问题基础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实施以问题基础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保证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健康教育 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依从性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几年有关苯妥英钠治疗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个体化给药对于安全有效使用苯妥英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监测向药物基因组学发展,同时,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mixedeffectsmodeling,NONMEM)工具在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物基因组学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苯妥英钠 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技能竞赛引入护生临床教学中,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提高护生操作的规范性,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开展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并评出名次给予奖励。结果护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均在95分以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期间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可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加强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新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技能竞赛 实践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比较大难度,因此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有能力、高素养的优质人才。

  • 标签: 医学影像设备学 实践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应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对高职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方法将某高职院校二年级上高职护理专业A班学生49人和B班学生48人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用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考核。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和护理核心胜任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护理核心胜任力。

  • 标签: 护士核心胜任力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160名护理学生均等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培养的80名学生作为对比组;另外80名学生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组。在护理实习带教结束后对对比两组学生对老师教学效果评分、患者对实习护士护理满意度以及教师对实习护士的护理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评分为8.3分,对比组学生平均评分为6.5分。教师考察评分显示,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为9.1分,对比组学生平均得分为7.8分。患者满意度评价显示,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为8.8分,对比组学生平均得分为7.2分。实验组学生整体得分明显高于对比组。结论在老年医学科护理带教中使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护理效果与职业技能。

  • 标签: 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普外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占35例。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肾功能(尿量、血肌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严重脓毒症患者护理后6小时、12小时的尿量、血肌酐水平均优于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参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将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后,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肾功能。

  • 标签: 急诊护理 严重脓毒症 早期目标导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医护理实习生80名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调查实习生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和实操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教学临床带教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实习生理论和实操成绩,及其自我效能感。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医护理 教学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级90名中职儿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45名和研究组45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教学,研究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成果和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成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期末平均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分析数据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成绩和职业能力。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职 儿科护理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法对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招聘的72名急诊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选取方式为便利抽样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招聘的36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招聘的36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法,比较两组护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半年的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护士的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动导向法对提高急诊护士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突发公共事件 行动导向法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的100名学生,随机取样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50例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考核平均分以及技能操作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意义显著。

  • 标签: 行为导向教学法 儿科护理 技能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MBI、FMA-UE的评分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方法参照晨间护理质量的标准,结合科室情况制定评价表,查找我科晨间护理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并进行评价。结果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我科护士落实晨间护理的意识及主动性,病区环境较前整洁,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满意度由90%上升到96%,医护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晨间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护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晨间护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