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关于癌症的研究现已从生物学、遗传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的领域。近年来.关于癌症与情绪关系问题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进行了许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追展。本文试固封相关研究的结果予以分析与总结。

  • 标签: 情绪 癌症 关系研究 进展
  • 简介: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情绪与认知的争论,情绪理论的提出和研究情绪与认知的应用领域等方面概略讨论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总的来说,认识情绪与认知关系经历了从对立到统一、互倚的过程,研究情绪与认知对提高信息加工、矫正由于认知导致的不良情绪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不良情绪 认知 关系 矫正 研究 重要作用
  • 简介:理性——情绪疗法(RET)所持核心理念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其渊源。但是一些中国傅统思维方式会降低其预期效果,所以在具体操作上,面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来访时需要稍做改进,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封“不合理信念”的界定也与西方社会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个性心理学 理性——情绪疗法 中国传统文化 思维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乱伦的心理问题。方法通过个案个别心理咨询。结果乱伦对对方躯体部位的崇拜及对性感受的需要使乱伦相互依恋。性道德的谴责与性本能的需要纠结,年幼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结论乱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心理 乳伦 心理分析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的和内部的封情绪的调节和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抑郁情绪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和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抽取受试样本1500人.应用抑郁自测量表(SDS)及90项症状自测量表(SCL-90).分别对医学院校入学新生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SDS测评发现.医学大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6.6%.其中一年级新生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其次是大学4~5年级。SCL-90测评结果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SCL-90项症状自测的因子分以抑郁情绪分值明显增高,与SDS测评分析一致;结论大学生抑郁情绪存在较普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情绪 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对大型综合甘院重点科室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索性研究,为提高其心理素质、克服负性情绪、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心理测量专用量表《SAS》、《SDS》、《综合情况调查表》。在本院重点科室随机抽样100名18—53岁女性医务人员,同时在正常体检的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女性随机抽样100名进行测量、分析、井作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SAS》50-70分以上41例。总检出率41%。《SDS》50—70分以上11例、总检出率11%。总的负性情绪发生率52%。明显高于对照组《SAS》50-70分以上14例。总检出率14%。《SDS》50-70分以上5例、总检出率5%。总的负性情绪发生率19%。两组总检出率经秩和检验P〈0.01—0.05。SAS、SDS各个年龄组均分经炕计学分析显示P〈0.01,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大型综合医院重点科室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发生率应引起关注。提高其心理素质、克服负性情绪、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特殊群体 负性情绪 临床研究
  • 简介:本文就情绪与注意、情绪与记忆、情绪与判断、推理、决策交互作用等方面综合描述情绪与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一些研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注意和情绪功能分离成为平行的背外侧和腹内侧通路延伸至前额皮层,并在前扣带得到整合,一些ERP研究发现情绪能够调节注意资源的分配.杏仁核、后扣带皮层对情绪刺激封记忆的增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情绪刺激和非情绪刺激的编码和提取有着部分相同的机制,但随着情绪记忆效应的加强,记忆提取似乎还存在着特异性的神经通路.

  • 标签: 情绪 注意力 记忆力 决策关系 功能性神经成像 认知科学
  • 简介:本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对一例同性恋的咨询经遇,谈了几点体会:咨询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善于倾听,充分共情;其次,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及理清思路;最后,要选准疗法,厌恶疗法就是较有效的一种。

  • 标签: 心理咨询 个案探讨 同性恋
  • 简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对GAD的研究尚浅,治疗上也比较困难。Borkovec的担忧回避理论推进了GAD致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的进程,却没有涉及GAD中起到很大作用的情绪状态本质。Mennin在担忧回避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GAD情绪调适困难模型特别强调情绪变量,在该模型下,出现了整合情绪、认知因素的情绪调适治疗ERT,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GAD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GAD 担忧回避理论 情绪调节困难模型 情绪调节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并探讨成瘾的人格特征。方法共有396名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53人.女生143人。使用自编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所占比例为8.3%,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ES(寻求体验)、DIS(放纵欲望)和BS(厌恶单调)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网络游戏咸瘾低分组与高分组在人际信任、UCLA孤独量表和感觉寻求的分量表TAS(寻求激动和冒险)上的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在ES(寻求体验)上接近显着性差异.而在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DIS(放纵欲望)、BS(厌恶单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人格特征 人际信任 孤独感
  • 简介:目的探讨在高考落榜后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8名落榜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结果①不同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落榜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都有显着差异,还有不同分科、不同性别的落榜在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②落榜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有着密切相关.SCL-90总分与解决问题应付因子有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着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贵、求助、退避、合理化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在高考落榜后,落榜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其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落榜的耐挫能力,改变其认知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关系研究 不同性别 自责 预测作用
  • 简介:目的大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调查研究从商品因素、大学生消费因素和外在因素入手,研究大学生在高、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心理特点、差异及大学生生源的城、乡差别和性别差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大学生在高关联度商品、低关联度商品上的消费有其自身特有的心理特点、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引导,商家亦可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特点 生源 结论 关联度 科学
  • 简介:目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以其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而闻名于世,是当代最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在对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在皮亚杰理论中渗透着浓厚的“心理健康”思想。本文从心理健康和自我防御机制两个方面来就此对这个问题作一些阐述。

  • 标签: 皮亚杰理论 心理健康 自我防御机制 皮亚杰 心理学家 防御机制
  • 简介: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亲与母亲由于性别角色不同对儿童的发展有不同影响,传统研究注重母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而对父亲的作用关注较少.近年来,研究逐渐关注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能被母亲所替代,该论文阐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一定构想。

  • 标签: 父亲 儿童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个性特征 性别角色
  • 简介: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经历了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后,到今天进入了提高阶段。实现规范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题,本文认为。规范化发展需要确立教育模式的工作理念,要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实现“服务、教学、研究”三位一体.要建构多层次结合的工作网络.要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 标签: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规范化发展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从对网络成瘾的理解,判断标准,表现症状,成瘾原因及治疗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加以述评,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网络成瘾 治疗 理发 干预措施 表现症状 研究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与澳门两地中小学学校辅导的发展,就辅导工作的内容、开展情况、辅导人员在建设上的差别以及发展速度相异的原因等方面作分析。方法本研究以香港及澳门中小学的学校辅导员/社工为调查对象,利用自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1)两地的辅导员都一致认为,通过学校辅导服务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行为及人际关系,(2)两地的中小学都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接纳他人及尊重他人这个项目上都做得较好;(3)两地的中小学校辅导的目标不再是以处理学生的偏差行为为主,转而注重学生的个人潜能发展;(4)就课堂辅导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香港在班级辅导、全年级辅导及全校性辅导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而澳门的全校性辅导通有待加强。至于课堂以外的辅导活动,两地均以个别晤谈,团体辅导、心理卫生讲座以及工作坊等方式开展辅导活动为多。(5)在持介制度上,香港中小学都做得比较完善;(6)咨询服务方面,香港小学做得较多,而澳门则是中学做得较多;(7)新生适应服务方面,香港较澳门做得较多;(8)香港的学校比澳门学校更多地与其它机构共同合辩小区教育;(9)香港及澳门的中学辅导员主要是学校自聘/校内编制,两地的中学社工主要是由政府资助民间志愿机构派驻。香港的小学导员以学校自聘/校内编制和政府派驻为主,香港的小学社工以政府直接派驻为多;澳门的小学辅导员为政府派驻,小学社工则由政府资助民间志愿机构派驻为多。(10)对于两地学校辅导人员学历的比较,香港中学及小学专职辅导贝、专职社工的学历均较澳门为高.结论两地在学校辅导目标上比较一致;两地均建立了发展辅导为主,预防辅导及治疗辅导并重的辅导模式;家庭问题及人际关系问题为两�

  • 标签: 学校辅导 小学 香港 澳门
  • 简介: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发展的关系,目的在于分析、发现个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运动规律,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出发,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的观点。认为品德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将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完善;同样,没有健全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 教育 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