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退药,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退方进行分析。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退药。

  • 标签: 退药 门急诊 药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情况及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6月的退药申请单,根据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患者出院、医嘱调整、患者拒绝用药等。结论完善并落实严格的退药制度,加强病区的退药管理,减少退药现象,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情况 退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退药问题的改进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16年7月—12月的退药申请单共2465例,对退药的原因、科室以及所退药品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65例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原因居前3位的依次是患者出院、治疗方案调整、患者拒绝使用;退药科室前3位的是儿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所退药物种类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类药、呼吸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与中成药。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品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有效控制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移植肾功能延退恢复原因分析及护理。结论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最终使移植肾功能尽早恢复。

  • 标签: 移植肾功能延退恢复 原因分析 护理?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1岁。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VAS评分、ODI指数、Macnab评级。结果手术时间110~225min,平均145.3min;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d(7~12d)。所有患者最少随访12月。腰痛VAS术前评分(6.82±0.34)分,术后(3.11±0.73)分;腿痛VAS术前评分(8.03±0.59)分,术后(3.52±0.32)分;ODI术前指数(76.37±5.13),术后(32.58±3.43)。根据Macnab评级,优36例(78.2%),良10例(21.8%)。结论Viper联合Quadrant通道TLIF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微创 Viper经皮椎弓根固定 Quadrant通道 腰椎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盘源性腰痛手术和椎间盘退避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其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组别分类按照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退变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椎间盘造影Dallas分级和MRI的Pearce分级标准相对应进行,对照组(30例)的退变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2级和Pearce分级3级,观察组(30例)的退变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3级和Pearce分级4级及以上,比较手术疗效和退变程度直接的关系。结果手术完成后,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论椎间盘退变程度越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疗效越好,故而在制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治疗方案时,可以将椎间盘退变程度作为关键参考依据。

  • 标签: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程度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3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针对高龄患者特点,重视围手术期专业的护理工作,跟踪随访,了解护理满意度。结果35例患者中,优2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满意率91.43%。无椎体滑脱及其他严重合并症病例。结论我们对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重视围手术期实施的护理工作,依患者病情进行严格而规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变86个,Ⅱ型退变147个,Ⅲ型退变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小型猪4头,每头猪选择腰2、3,腰3、4,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共16个椎间盘,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个椎间盘。实验组将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植入猪纤维环退变破裂模型处,缝合后纵韧带避免植入体滑脱,对照组直接修复后纵韧带,在术后24周与48周记录修复效果。结果所有猪建模后都成活,两组术后24周的MRI椎间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周的MRI椎间盘高度都高于术后24周(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两组都不能分辨髓核组织,纤维向内塌陷,纤维环板层出现显著断裂;术后48周实验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为透明胶冻状,椎间隙清晰,纤维环及髓核的界限清楚。结论自体BMSCs复合PLGA多孔可吸收支架修复猪退变纤维环能促进提高椎间盘高度,安全性高,可改善椎间盘病理学状况。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乳酸共聚物 多孔可吸收支架 退变纤维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8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