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及纠正策略,分析了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建议选择合适的钢板,术前、术中正确规范操作,术后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及术后定期随访能有效防止术后钢板断裂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轻患儿的痛苦,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1。由于拔管操作失误导致静脉留置针导管断裂并残留于头皮血管内已有报道2-3,如果一旦发生,将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还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016年5月,发生1例留置针导管断裂病例,现将上诉事件的处理措施、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断裂 个例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的1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对疾病原因分析,总结预防举措。结果对治疗结果分析,16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分别是13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75%,整体总有效率高。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率;对发生病例经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治疗处理,整体效果明显,能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断裂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使用和护理的认识,进一步落实相应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参考有关资料,结合本次留置针断裂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优质导管材料和规范的穿刺、护理及拔针方式在预防导管断裂方面具有有重要作用。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规范的留置针使用方法、护理要点及留置针软套管断裂的应急处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安全。

  • 标签: 留置针断裂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修复跟腱,术后石膏固定,系统进行功能练习,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按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8.8%。结论跟腱断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必要,采用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修复跟腱,疗效确切。

  • 标签: 陈旧性跟腱断裂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皮瓣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双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手部腱鞘炎可引起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肌腱自发断裂。此研究旨在评估患者出现该并发症后行肌腱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观察在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名患者(8名女性和5名男性),他们均因皮质类固醇封闭治疗引发自发性肌腱断裂,患者均进行了肌腱修复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52.31±15.38岁;平均注射次数为2.54±1.66次;肌腱平均断裂时间(最后一次注射后)为10.92±9.50周。9名患者采用肌腱直接缝合(69%的病例),4名患者采用肌腱移植术(31%的病例)。结果在此项研究中,肌腱断裂部位(13名患者共15例肌腱)包括6例拇长伸肌腱(40%),4例小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伸肌腱(27%),3例环指总伸肌腱(20%),2例中指伸肌腱(13%)。术后两名患者出现肌腱粘连(15%的病例),予以肌腱松解后改善。术后一名患者出现肌腱再次断裂(8%),予以肌腱移植二次手术治疗。通过不短于两年的电话及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包括首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3例患者)均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肌腱粘连、再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肌腱自发性断裂是皮质类固醇封闭治疗腱鞘炎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而亟需规范皮质类固醇的注射治疗标准。此外,此研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术前评估肌腱缺损程度、炎症程度以及术后随访期间监测肌腱愈合质量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帮助减少治疗失误,促进优化治疗。

  • 标签: 皮质类固醇 肌腱自发断裂 肌腱修复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 简介:摘要陈慈煦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用药以轻、灵、平、和为要,每获良效,现代医学关于“脑-肠-菌”理论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而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老的用药思想与此理论相合,从而印证了陈老用药的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使用表面麻醉行泪小管断端吻合的手术疗效。方法新鲜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伤21例21眼,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结果所选21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8~12wk拔管,随访6~24mo,治愈19例(90%),好转2例(10%)。结论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易于寻找断裂的断端,操作准确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表面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关节镜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36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诊断准确,其准确率为77.8%,乙组中36例患者诊断准确,准确率为100%,100%>77.8%,乙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甲组。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其优势明显,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膝关节 韧带断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关节镜下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对骨科治疗者的效果观察研究过程。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说这个50例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分组作为护理措施研究方法,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对治疗结果的优劣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治疗方法,结果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对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下重建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恢复情况,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重建术 膝关节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组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手术围术期患者中开展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运动医学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患者,病例数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缓解术后的疼痛,促进康复。

  • 标签: 十字韧带断 膝关节 快速康复理念 围手术期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离职原因,以便护理部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护士离职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某医院护士离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4年8月全院离职护士共计27名。其中2012年离职7名(2.47%);2013年离职9名(2.74%);2014年1~8月离职11名(3.19%)。本科生2名;大专生24名;中专生1名。区域关系比较突出,本地(本县、市)4人离职,仅占(14.81%),家在外市县或外省23人(85.19%)。结论护士离职率呈上升趋势,护理管理者应分析护士离职原因制定应对措施,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离职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急诊医师工作中引起不良情绪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不良情绪对急诊医师在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质量安全,让急诊患者得到高效安全的救治。方法对孝感市12家有120急救站的综合医院急诊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小组讨论了解其工作的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医师基本受不良情绪影响,并且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不良情绪源分析可见,排首位的是医患关系的紧张,其次是工作本身风险高责任大。男女医师之间不良情绪源之间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我们在具体评分男医师和女医师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男性医师对职业发展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女性医师受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结论通过从“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医患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家庭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急诊医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完善急救的抢救流程明确医生职责,减少急诊医师工作负荷;优化急诊的就医环境,让急诊医师感受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细分急诊亚专业,要急诊医师要有专长;同时在工作中加强急诊医生的心理疏导干预,尽可能的缓解不良情绪,让急诊医师愉快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让医患双方都满意。

  • 标签: 急诊科 医生 不良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避免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在医院产科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各种原因。结果分析发现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和缺乏护理安全意识是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产科护理人员加强法制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纠纷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