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开展药物治疗时候对患者血脂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份-2016年3月份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疾病患者和60名健康人员进行观察,前者为观察组开展针对性药物治疗,后者为对照组开展正常饮食。采集治疗之前血脂进行水平测定,对腰围开展测量。治疗两个月之后再进行测量,并对两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检验结果开展数值比较。结果服用精神分离相关药物会让体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水平出现增高现象。患者腰围数值也会出现增加现象,P<0.05。结论精神分裂药物治疗会让患者体内的血脂代谢出现一定絮乱,脂肪出现重现分布问题。开展治疗时候应该对患者体内血脂等指标开展严格观察,避免不良药物反应出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血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的用药方式对病患血脂的影响的程度。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病人480例患者,从总体水平比较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脂情况、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单独使用对脂代谢的影响、联合用药时对脂代谢的影响,纵横比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脂代谢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治疗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均有所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对血脂三项均有所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氮平以甘油三脂影响最大,利培酮以总胆固醇影响较大。齐拉西酮和阿利哌唑影响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疗效从总体上减小了对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 标签: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血脂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糖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通过PANSS减分率评估有效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检测FBG(空腹血糖)、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进行糖脂代谢评估。结果采取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P>0.05),但阿立哌唑对患者的血脂以及血糖影响明显较小,与奥氮平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治疗时,选择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其效果与奥氮平相当,同时对患者的糖脂类代谢影响较小,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立哌唑 奥氮平 精神分裂 疗效观察 糖脂类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明确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腰围以体重指数代替,均严重超标。不同程度存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结论预防和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治疗方法并非特异性地针对代谢综合征本身,而是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肥胖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生活护理干预,探析其对患者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38例,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者,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9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生活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BMI(体重指数)、血压以及FBG(空腹血糖)、TG(三酰甘油)、UA(尿酸)、肾功能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生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代谢水平。

  • 标签: 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 生活护理干预 代谢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脂肪(LPS)+淀粉(AMY)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12例AP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6例。A组给予LPS+AMY诊断,B组给予AMY单纯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A组对于轻度AP与重度AP患者的检测值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9.71%,特异度为86.67%,准确性为99.16%,B组分别为92.04%,23.53%和88.7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P患者行LPS+AMY诊断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且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CYP2C9*3(A1075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从而辅助临床指导患者个体化华法林的使用;检测CYP2C19*2(G681A)和CYP2C19*3(G636A)基因多态性,通过对患者基因分型检测,判定患者的华法林代谢速率类型,从而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有效性。结果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血药浓度具有影响;PM、M与EM标准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华法林代谢存在一定影响,为提高患者个体用药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CYP2C9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代谢途径及影响因素有多种。文章就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综述,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代谢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法用于中药提取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故法不失为一种最大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 标签: 总黄酮 酶法 垂盆草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淀粉(AMY)和脂肪(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度和轻度急性胰腺炎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行AMY与LPS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Y联合LPS检测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对甲亢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以来初诊为甲亢的病人60例作为实验组,6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比较。结果甲亢组较对照组血糖值升高,甲亢组较正常组可引起血脂指标(TC、TG、HDL-C、LDL-C)降低,两组间进行比较,几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甲亢患者的血糖、血脂对病情观察,判断预后以及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肝脏代谢途径是由昼夜生物钟驱动的,并且肝脏的健康由代谢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模式的适当时间维持的。昼夜节律系统可确保脂质吸收、储存和运输中的日常节律与休息活动和摄食周期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因此,时钟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昼夜节律与饮食周期的紊乱将导致脂质体内平衡受损。

  • 标签: 昼夜节律 脂质代谢 时辰疗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此作以综述并对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做了介绍。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贮藏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年来某些药品临床疗效不尽人意,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加。经调查研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与药品的仓贮质量有关。故应重视药品的仓贮,并进行监管。

  • 标签: 药品仓贮 质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的患者500例,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之后的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法,比较分析阿替普与瑞替普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试验方法,将患者分成阿替普组和瑞替普组各48例,其中阿替普组给予阿替普溶栓治疗,瑞替普组实施瑞替普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瑞替普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阿替普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50%,低于阿替普组的3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替普,瑞替普更利于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少,综合优势更明显。

  • 标签: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酯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酯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酯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酯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