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关系生产

  • 标签: 人际关系 生产力 人的社会性 经济活动 马克思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大量的留守儿童成为制约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生长环境较为特殊,缺乏家长的教育,存在着自我怀疑和人际交往困难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能够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更加充分的掌握社会活技能,遵循社会规范发展。通过大量研究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到某些行为,但是社会支持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如何能够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十分关键,有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本文就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当的提出改善建议。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与依恋关系息息相关,不同的依恋关系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恋关系中常常会因为依恋关系观念、祖辈的影响以及家庭结构等不同的因素,会给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家庭成员之间的意见统一、合理的教育模式,轻松的氛围以及家园之间的密切合作等都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依恋关系 儿童 社会化 影响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因素调查问卷对1567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提示,单亲家庭子女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显着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家庭有意外事件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庭无意外事件者;家族有精神疾病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族有其它躯体疾病者;而家族有精神疾病和其它躯体疾病者各因子分高于家族无疾病者。表明,社会家族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压力、乐观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横向研究法,对我国5948名城市居民进行具体生活领域满意度问卷、生活取向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成人版)测查。结果①客观压力在性别、年龄与教育程度上均差异显著;个人收入主观压力在年龄和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健康状况主观压力在年龄上差异显著;②客观与主观压力对心理健康均产生显著负性影响;③乐观与个人收入主观压力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个人收入与健康状况的客观与主观压力、乐观与社会支持均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压力 乐观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MMPI/SSRS、PSQ等多个量表对118例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和60例器质性疼痛(OP)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用t检查、χ?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SCL-90症状评分、负性事件刺激量、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均分、HAMD、HAMA总分均明显高于OP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OP(P<0.001),MMPI廓图表现为1.2.3.7型。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其是神经的一个亚型。

  • 标签: 躯体形式疼痛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考察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为提高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高依据。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亲社会倾向量表对90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亲社会倾向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与亲社会倾向呈正相关。流动儿童心理弹性中的同理心这一维度对亲社会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自我意识、问题解决等对亲社会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增强有助于亲社会倾向的提高。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亲社会倾向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职生反社会态度、家庭关怀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67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社会态度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家庭关怀和自我控制对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④自我控制在家庭关怀与反社会态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通过增加对中职生的家庭关怀、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来降低其反社会态度。

  • 标签: 反社会态度 自我控制 家庭关怀 中职生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了不同婚育状态的适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和单身状态在主观幸福感上无显著差异;从未婚进入到婚姻状态及孕育下一代,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有男女朋友比单身的,已婚比未婚的,有孩比无孩的,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都感觉取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从而提升了幸福感。同时,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其中的主观支持。

  • 标签: 适婚青年 婚育状态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防御方式使用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定(SSRS),将结果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SSRS总分与DSQ投射、同一化呈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被动攻击呈负相关、与成熟防御方式呈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会影响抑郁症患者一些心理防御方式的使用,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会有帮助。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防御方式 社会支持 相关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6所大学5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0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高,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个体的人际信任态度在大学正处于形成阶段,表现出不稳定的倾向,相关部门要把握这一时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社会干预,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度。

  • 标签: 人际信任 社会支持 大学生
  • 简介: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的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的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大学生 应对方式特点 社会支持水平 社会支持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55名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来评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关系。结果155名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检出率是78.71%,轻度工作倦怠率是36.89%,中度工作倦怠率是32.79%,重度工作倦怠率是30.33%;情绪衰竭检出率是27.7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48.39%,缺乏人情味检出率是46.45%;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缺乏人情味、总工作倦怠情况分别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情况,和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相关性,应从组织、人际以及工作特征支持等层面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职医务人员561名,对其分别采用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作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结果561例医务人员中,具有工作倦怠现状的456例,检出率为81.28%,其中轻度工作懈怠率较高。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及总工作倦怠分别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倦怠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探讨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647名工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验 适应心理学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张兴贵的《中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叶悦妹、戴晓阳的《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234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施测。通过研究此地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来比较两种文化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当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名急诊科护士纳入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给予了解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结果急诊科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密切。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不乐观,特别是社会支持状况以及自身应对方法,医院科室需结合实况给予急诊科护士支持鼓励,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更好的利用社会支持。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伴是指那些社会地位相同的人,或者说是行为复杂程度相似的人。不同于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和权利的差异,同伴之间这些差异是没有的。同伴关系就是同伴之间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个体进入学前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大,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就更大了,甚至有赶超家庭的趋势。所以,研究同伴关系对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同伴关系 学龄期儿童 自我概念 层次划分 同伴评定 学前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医患关系是医疗诊治活动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医疗实践活动的展开。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医患之间理解与支持提高医疗水平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医院 医患沟通与交流 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