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73例诊断为膝关节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3例单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及MMP-3的水平,比较两组差异,分析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发病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与TNF-α水平随着KOA的临床分期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关节液中IL-1β与TNF-α水平为IV级>Ⅲ级>Ⅱ级>I级;而IL-6水平则与KOA分期无关。IL-1β与TNF-α和MMP-3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TNF-α和MMP-3含量亦呈显著相关,(P<0.05)。IL-1β、TNF-α和MMP-3与ISOA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IL-6与ISOA之间无相关性,P>0.05。

  • 标签: 骨关节炎 白介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差异趋势。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入的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各40例,作为A、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做对照,为C组,对所有患者或健康正常人进行外周静脉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分析。结果A组患者INF-γ、IL-2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4明显较C组低(P<0.05);B、C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IL-5、IL-10水平明显较C组高(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A、B两组其他炎性细胞因子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的INF-γ、IL-2、IL-4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的IL-5、IL-10、IL-2三项指标与C组有显著差异;对上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可得,A、B两组与上面提到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细胞因子与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存在正相关,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检测、监测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来帮助诊断上述疾病的患者或者易感染患者,帮助临床识别者两种疾病。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气肿以及肺间质纤维化预后效果中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炎性细胞因子 老年肺气肿 肺间质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对比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血脂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反应有效减轻,且无明显用药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 炎症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60例牙龈炎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将选择基础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选择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分别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6.67%和73.33%,同时治疗后1周以及2周的SBI指数经软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龈炎患者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后可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牙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mRNAbindingprotein3,IM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NSCLC的组织标本64例和癌旁组织4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IMP3在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有无相关性。结果IMP3在NSCLC的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性别、病灶体积等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1)IMP3在NSCLC中表达与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均具有相关性。(2)IMP3阳性表达则提示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可能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mRNA结合蛋白3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IFN-γ、IL-6在HIV-1感染者的HAART治疗的0、3、6、12个月后体内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探讨IL-2、IFN-γ、IL-6在HIV-1感染治疗者、HIV-1感染未治疗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IL-2、IFN-γ、IL-6含量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感染者39份,正常健康人阴性对照50份;同时随访HIV-1感染者的HAART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在HAART治疗后0、3、6、12个月后IL-2、IFN-γ、IL-6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HIV-1感染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上升,IL-6明显下降,CD4+细胞明显上升,HIV-1感染未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下降,IL-6明显上升,CD4+细胞明显下降;CD4+T/CD8+T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在抗HIV病毒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重建。

  • 标签: 艾滋病 白细胞介素2 IFN-&gamma 白细胞介素6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 标签: CD4+T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胃肠炎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肛裂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肛裂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以康复新液熏洗患处,观察组以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患处,并敷上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湿油纱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肛门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天肛门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天观察组肛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肛裂术后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复方荆芥熏洗剂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肛裂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的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孕妇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资料,观察孕妇分娩结局。结果孕妇在孕周≥35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孕周在28~35周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50.67%,差异显著(P<0.05)。且200例孕妇中,自然分娩146例,占73%,剖宫产54例,占27%。其中造成胎膜早的原因很多,主要以生殖道感染为主,占34%,其次为胎位不正,占14%,多胎妊娠12%,腹部创伤5%,其他35%。结论造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因素较多,包括生殖道感染、胎位不正、多胎妊娠等,且需要根据孕妇孕周不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保障孕妇安全。

  • 标签: 妊娠晚期 未足月 胎膜早破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癌症,是局部组织受到慢性损伤、持久性刺激或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机体局部发生的慢性损伤,有些人是已知的,有的人则尚无知觉。所以,了解细胞癌变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或者可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癌症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胎膜早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胎膜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感染率为4.00%,对照组产后感染率为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患者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产后感染率,更好地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而使得医疗质量相对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胎膜早破 循证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的洗涤红细胞35天内质量是否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方法将2U去白悬浮红细胞40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袋,A组洗涤后加生理盐水保存,B组洗涤后添加MAP保存。比较生理盐水和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指标差异;将B组储存于4℃冰箱,观察35天内的指标变化。结果MAP和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制备当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35天内检测指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检测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d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生理盐水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未足月胎膜早并发早产孕妇的临床处理措施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72例胎膜早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不同孕周期均分为A组、B组两组,根据孕妇实际情况给予临床处理干预措施,综合对比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情况。结果经不同临床处理方法干预后,2组未足月胎膜早并发早产孕妇的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母婴结局对比,B组孕妇预后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均相应低于同期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未足月胎膜早情况需给予足够关注预防,尤其对不同孕周的未足月胎膜早者,需要给予对应的治疗处理措施,以切实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率,强化预后生存水平。

  • 标签: 胎膜早破 早产 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宝联合硫酸镁治疗早产胎膜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的32例孕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安宝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面色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硫酸镁中毒,1例面色潮红,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宝联合硫酸镁治疗早产胎膜早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宝 硫酸镁 早产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方法PV患者35例,采用红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PV,可迅速降低Hb、RBC、HCT,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是治疗PV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红细胞去除术﹔羟基脲﹔&alpha -干扰素﹔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式护理在胎膜早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住院、待产的胎膜早孕妇中选取130例作为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30例胎膜早孕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参照组胎膜早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胎膜早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加人文关怀式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胎膜早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研究组胎膜早孕妇的护理总满意度、新生儿评分、产程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式护理干预应用在胎膜早孕妇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胎膜早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能够降低胎膜早孕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 标签: 人文关怀式护理 产后并发症 胎膜早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的1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如IgA、IgE、IgG以及IgM,T淋巴细胞CD3+、CD4+、CD8+以及CD4+/CD8+,炎性因子如IL-6、IL-8以及TNF-ɑ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患儿可显著缓解病情。

  • 标签: 异丙托溴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病毒性肺炎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转移因子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男性尖锐湿疣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与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观测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P<0.05)。结论在男性尖锐湿疣治疗中,转移因子胶囊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尖锐湿疣 转移因子胶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选择可能已被污染的食品为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按照宁夏食品监测网工作计划结石嘴山市设点采集10大类食品,根据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菌落总数Totalnumberofcolonies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onocyteshyperplasialisztfungus板崎肠杆菌Platebatteryenterobacter蜡样芽孢杆菌Waxybacillus大肠杆菌O157E.coliO157副溶血性弧菌Deputyhemolyticvibrio。结果在监测的10大类230份样品中,共分离出6种11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4.89%。结论石嘴山市食品有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食水产品、婴幼儿配方粉、凉拌菜、为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相关管理部分应该加强对食品的监督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疾病 食品污染 食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