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防范管理的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误差预防管理)96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84例,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发生原因及两组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具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方面的检验误差以及仪器使用误差和操作不当误差等发生率(5.2%<3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的误差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总结检验误差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处理。结果1000份样本中误差90份,误差原因主要有体检者自身因素、采集时间不合理、保存不恰当、抗凝剂浓度不合格、送检时间较长等。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因素较多,应强化体检者血常规检验意识,规范工作人员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以及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严格务实。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总结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采取预防策略后检测的1275例血液检验标本以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采取预防策略的145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1450例血液样本情况,发现引起血液标本误差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因素、采集因素、送检因素以及检验因素等;预防策略实施后血液标准检测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我院血液检测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血液检测误差发生率。

  • 标签: 血液检测标本误差 原因分析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并研究预防对策。方法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检验科128份出现误差血液检验标本展开观察研究,总结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研究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引起误差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分别为患者自身原因62份,占比48.44%;采集原因31份,占比24.22%;送检原因27份,占比21.09%;检验原因8份,占比6.25%。结论患者自身原因以及采集、送检以及检验等几个因素均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检测数据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需针对各原因加强各环节的预防控制,降低误差风险。

  • 标签: 误差 血液检验标本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双醇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甲肝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患儿47例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葡醛内酯片治疗2~3周。治疗组为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患儿4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双醇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和肝功能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醇片治疗甲肝患儿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用药治疗。

  • 标签: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儿童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抗瓜氨酸肽(CCP)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方法试剂供应商分别是,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方法的指标为精密度、线性范围,相关性及偏倚

  • 标签: 抗CCP抗体 线性实验 精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踪随访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采用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cr、BUN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肾功能、营养状态评分S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踪随访有利于腹膜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透析效果,保留患者的残余肾功能。

  • 标签: 跟踪随访 腹膜透析 治疗依从性 透析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使用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放疗前KV-CBCT扫描,结合扫描图像、CT图像和靶区中心匹配,分析X、Y、Z轴方向误差值变化,判断摆位重复性。结果系统误差(均数)与随机误差(标准差)三轴方向变化为肺癌x(1.80±1.71)mm,y(1.07±1.01)mm,z(2.15±1.87)mm;肝癌x(1.63±1.78)mm,y(1.09±1.11)mm,z(2.88±2.41)mm;脑癌x(0.81±0.82)mm,Y(0.78±0.72)mm,z(0.87±0.80)mm。结论肿瘤放疗中经常会有摆位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充分了解误差原因,才能更好的结合体位固定技术和CBCT位置验证,确保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三类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联合磷酰胺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和关节肿胀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切除方式在乳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观察组采取乳晕切口方式,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结论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环乳晕 切口设计 切除乳腺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素软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医院诊疗的6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常规治疗方案运用于对照组患者,盐酸米诺素软膏运用于观察组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牙龈指数(GI)以及PD与AL基线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0.00.00%,显著比对照组66.67%高,观察组牙龈指数(GI)以及PD与AL基线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盐酸米诺素软膏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改善情况更为高效。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西地碘含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4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无效,有效率63.6%。14例粒缺期患者有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50%。替加素使用时间平均为(8.36±0.68)d,起效时间平均为(4.79±0.45)d。患者耐受性好。7例恶性血液病未缓解患者,治疗都无效。结论替加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考虑使用替加素提高疗效,对于粒缺期感染患者疗效亦较好,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加环素 恶性血液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丁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方法选取77例于我院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严格按照其就诊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与参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丁螺酮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66.67%)和总有效率(92.31%)均明显高于参照组(39.47%,73.68%);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12.82%)明显低于参照组(36.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帕罗西汀,丁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药效更为有效,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的症状,而且还能降低其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焦虑症 广泛性 丁螺环酮 治疗 临床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磷腺苷葡胺对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钠尿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功能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环磷腺苷葡胺 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与丁螺酮对照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间接收的79例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分组,对对照组采用丁螺酮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9.74%,观察组不良反应45.00%低于对照组46.15%。结论帕罗西汀的总有效率高于丁螺酮,且不良反应较少,而未对患者进行干预症状可以自行逐渐缓解,因此帕罗西汀更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丁螺环酮 广泛性焦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巴尼疝修补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止痛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股沟疝患者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增加,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止痛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降低。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行取术的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行取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能够有效的扩张和软化宫颈,增加了取的成功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疝充填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6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31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正常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修补术,并发症少,减少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且患者的术后情况较佳,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疝环充填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