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60例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检查数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利于精神患者的早日康复,预防病情波动(复发),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社会的经济负担及患者因病情波动而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起着一定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月经周期 女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情波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3日—2017年4月12日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PANSS评分、NOSIE评分和CGI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月经周期 病情波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在两组数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在控制患者血压波动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老年认知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波动组和低波动组共计300例,其中高波动组空腹血糖波动≥5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7.0%,共计150例,低波动组空腹血糖波动≤5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7.0%,共计150例结果两组患者研究后,血糖水平有所下降,在SMME评分(小学亚组)与SMME评分(初中以上亚组)评分研究前与研究后比较中,两组研究后分值均小于研究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SMME评分(小学亚组)与SMME评分(初中以上亚组)评分低波动组合高波动组比较中,高波动组均小于低波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老年认知水平下降,要尽可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认知 血糖波动
  • 简介:(河南省滑县大寨乡中心卫生院河南滑县456467)摘要中医中药顺调月经周期,是根据女性的生理规律、月经周期有四期特点,用活血调经汤,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这不但有利于调整月经和维护月经周期,且能治疗月经不调及不孕症.如月经不调之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功能性子富出血。

  • 标签: 不孕症 周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实施细致的饮食、生活、药物护理干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接受专业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均顺利痊愈出院,临床治愈率为100%,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专业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早日康复,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护理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应用针灸周期疗法的效果。方法抽取86例在我院接受肾虚型月经过少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对象分为比对组(n=43)和探析组(n=43),为所选患者提供补肾养血方中药治疗,探析组患者在接受补肾养血方以及活血养血方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治疗。结果比对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86.05%,探析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97.6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7365,P=0.0452)。比对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探析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3%,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861,P=0.0723)。结论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应用针灸周期疗法病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减轻其身心痛苦并改善其生活品质。

  • 标签: 针灸周期疗法 肾虚型月经过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每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次数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不孕患者共266个周期,根据授精次数分成两组单次IUI组(93例,141个周期)和双次IUI组(85例,125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结果266个周期共获得45例妊娠,周期妊娠率是16.9%,比较单次IUI与双次IUI临床妊娠率(17.0%VS16.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一周期行2次IUI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不宜推广。

  • 标签: 宫腔内人工受精 授精次数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周期对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年龄60岁以上住院患者265名,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四组,从情绪、性格、人际、适应和认知五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结果住院周期短的老年患者,心理护理需求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预后良好。住院周期长的老年患者,心理护理需求高,心理健康状态差,预后差。结论住院周期对老年患者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影响预后。

  • 标签: 住院周期 老年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60例患者对比研究,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对体内氧化应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疗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体内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糖波动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取SAP非手术常规治疗方案,并监测血糖水平的波动,当血糖值>8.3mmol/L时,开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即50IU胰岛素+50ml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血糖维持在4.4~6.1mmol/L之间,对照组血糖维持在6.1~8.3mmol/L之间,连续干预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3d和7d后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平均血糖水平、血糖值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血糖不稳定指数(GLUGLI)和每日胰岛素用量;比较入院时和入院7d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感染率、中转手术率和ICU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入院3d、7d后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平均血糖、GLU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7d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并发肺部感染和血源性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SAP患者的血糖变异性,减轻高血糖的促炎效应,从而缩短病程,降低并发感染的风险,改善预后。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 胰岛素 血糖变异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患者糖尿病患者心理波动,有利于护理管理,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 糖尿病 护理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对神经功能缺损与短期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8月~2015年8月收治,将其中40例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2例未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MAGE、MODD、LAGE、血管内中膜厚度以及NIHSS评分等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患者日内血糖波动幅度以及血管内中膜厚度等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密切相关,为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脑梗死复发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平稳降糖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人工周期药物保守治疗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药物流产,术后复查B超提示宫腔残留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A组52例(补佳乐联合达芙通),B组64例(芬吗通)。结果A组成功40例,失败12例,B组成功58例,失败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腔残留较小的不全药物流产不同药物人工周期保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减少清宫手术机会,减轻损伤,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较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药物流产 宫腔残留 人工周期 芬吗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周期疗法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中选取76例,将其按照治疗手段分为两组,基础组(孕激素治疗38例)和实验组(米非司酮周期疗法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变化、治疗后血性激素。结果相对比基础组,实验组的月经变化及治疗后血性激素变化情况均比基础组优异(P<0.05);治疗前血性激素对比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有利于改变患者月经情况,改善血性激素指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 孕激素 围绝经期功血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传统护理与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并探析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检查 心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100例,均应用大剂量胰岛素(>60U/d)治疗3月以上仍未达标(HbA1c>8.0%),随机分成两组西格列汀组(50例)应用(胰岛素+西格列汀);吡咯列酮组(50例)应用(胰岛素+吡咯列酮)。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CP、2hPCP、DID、BMI、低血糖发生频次。结果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的FPG、2hPG、HbA1c、DID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吡咯列酮组(χ2=4.0390,P<0.05)。结论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西格列汀)疗效优于(胰岛素+吡咯列酮),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血糖波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发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患者采用低剂量长周期希罗达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实施治疗;治疗组在多西他赛基础上,采用低剂量长周期希罗达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癌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乳腺癌症状控制时间和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乳腺癌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87.8%,高于对照组的58.6%,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症状控制时间和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仅有18例药物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3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发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疾病患者采用低剂量长周期希罗达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 晚期 三阴性 乳腺癌 低剂量 长周期 希罗达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