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护患交流中肢体语言,有声语言,以及说话礼仪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护士语言修养,规避说话误区,实现高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语言修养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乐观主义一直被认为是人们心理上一种缺陷,而能对事物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判才是心理成熟表现,作为乐观主义一种表现形式积极错觉更是没有得到人们关注,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乐观主义受到认知学家们关注,从而也产生了积极错觉这一概念,本文就积极错觉概念,对生活意义、表现形式及形成进行了论述。

  • 标签: 乐观主义 积极错觉 选择注意 良性失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音乐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就医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劣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有较为理想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音乐 语言训练 儿童孤独症 语言交流障碍
  • 简介:摘要医学基础课程中有许多重要概念,掌握概念是学好医学课程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采用“顾名思义”方法学习概念,能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知识框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 标签: 概念 学习方法 顾名思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肢体语言对小儿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某院治疗12岁以内患者95例进行随机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人,观察组48人,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实验组实行肢体语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小儿护理工作时加入肢体语言可以得到更好护理效果,小儿依从性明显增加,小儿遵从医生嘱咐情况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肢体语言 小儿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接收80例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征得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沟通,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属满意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效果 价值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临沂大学400名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考察他们偶像崇拜结构特征、类型,以及偶像崇拜态度与自我概念关系。结果发现:淤大学生偶像崇拜对象以影视明星和企业家为主并多为实质性欣赏。于偶像崇拜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主要是励志和增添生活乐趣,消极影响主要是爱看电视,浪费时间和上课分心。盂男性大学生较女生更容易产生高程度偶像崇拜。榆偶像崇拜态度中个人情感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中生理自我这一维度呈负相关;偶像崇拜态度中临界病态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虞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影响显著因素是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总分等因素。

  • 标签: 偶像崇拜 自我概念 大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师范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釆用英国Exeter大学R.Burden先生编制MALS和修订瑞文图体智力测验,对311名师范大学生进行测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师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总体存在性别、文理差异,不存在城乡、成绩差异。②男生较女生对自己更有积极看法,在解决问题申更具愉悦感,对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有信心,③文科生较理科生自我效感更强,对学习和解决问题更有信心、更多运用语言,但紧张焦虑较少,④智力对师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涉及面少,影响力小。结论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存在各种显着差异。

  • 标签: 师范大学生 学业自我概念 差异分析 智商 成绩差异 城乡差异
  • 简介:目的了解民办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英国Exeter大学R.Burden先生编制MALS和修订瑞丈阻体智力测验,对252名民大学生进行测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总体不存在性别、城乡、成绩差异。②高成绩学生较低成绩学生对一般能力更自信。在解决问题中更多使用词汇。③女生主导了自我概念总分、学业自我效能、对解决问题自信成绩×性别交互作用显着项目。④对一般能力自信城乡×性别交互作用显着,但简单效应均不显着。⑤智力对民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涉及面少.仅发现高、低成绩组学生解决问题愉悦性方面受其影响。结论民办大学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存在某些显着差异。

  • 标签: 民办大学学生 学业自我概念 差异分析 智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艺术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方法2009年10月10日~2010年4月10日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指导和护理;2010年4月11日~10月10日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使用关怀性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对2组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住院环境、治疗效果及健康教育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关怀性语言,有利于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

  • 标签: 关怀 病人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在当前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育中所起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观察与实验收集数据——检验与评价假设——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过程,使得科学教育尽可能与科学家真实探究活动相接近,反映科学本来面目。在此过程中,语言能力虽不是学习第一目标,但是,在教师组织对实际事物观察和操作中来回反复中,

  • 标签: 课堂教学改革 科学教育 语言能力 培养 学生 探究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语言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间孤独症患儿80例;对照组40例仅进行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40例联合接受口腔训练。一年后应用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构音障碍测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显效,20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10例患儿显效,22例患儿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二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腔训练可以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

  • 标签: 孤独症 口腔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180例患儿,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均给予普通护理,后者均另给予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依从性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显著改善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儿科 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疗效影响。方法将20例脑瘫儿童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以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观察组以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s-s法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发育商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语言表达发育优于对照组。两组语言理解和操作无显著差异。结论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能更快提高脑瘫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应用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于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并将两组患儿经护理后遵医行为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遵医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肢体语言 遵医 沟通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护理采用语言沟通干预;观察组患儿护理工作在使用常规语言干预同时采用非语言沟通干预,非语言沟通干预具体内容包括表情、肢体动作、肢体接触、眼神交流、病房环境等。结果观察组护理结果满意率为94.2%;护理方法满意率为97.1%;对照度护理结果满意率为61.4%;护理方法满意率为47.1%。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应用效果显著。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应用效果优异,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工作 非语言沟通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5)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成功率(100.00%)、治疗依从性(97.78%)、配合度(95.56%)均高于对照组(77.78%、75.569%、8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应激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临床护理工作中融入肢体语言沟通模式,可强化患儿治疗效果,减少疼痛及应激反应,对患儿安全就诊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由于社会转型,造成社会竞争激烈,导致人们精神紧张而采取各种不良应对行为,如酗酒—“借酒浇愁”;这种不良行为带来更严重健康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借酒浇愁,愁更愁”。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矫正其不良行为,提出了弱化概念。强化是使行为增加,弱化是使行为减少;正性是奖励,负性是惩罚。正性强化是增加行为给予奖励,负性强化是增加行为避免惩罚;正性弱化是减少行为给予奖励,负性弱化是减少行为避免惩罚。为了叙述方便,便于理解,本文以酗酒为例。

  • 标签: 正性 负性 强化 弱化
  • 简介:本研究旨在揭示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关系。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问卷》对上海某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共2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存在相关,其中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概念4个维度均呈正相关;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②学业自我概念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存在一定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学业成就价值对积极学业情绪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学业行为自控对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学生 学业情绪 学业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