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表现,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44例,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心理上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等相关问题;为患者配合不同的护理以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常规护理组为79.55%(35/44),针对性护理组为95.45%(42/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复杂,对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心理质量的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心理问题分析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02±4.75)分,躯体化(1.19±0.33)分、恐惧(1.30±0.13)分、抑郁(1.37±0.14)分、敌对(1.35±0.25)分。结论在先兆流产护理中应用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研究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干预 先兆流产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寿胎丸联合补中益气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法即口服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寿胎丸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缓解与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寿胎丸联合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流产症状,促进临床治疗质量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脾肾两虚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IVF-ET术后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IVF-ET术后先兆流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显著改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后负性情绪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

  • 标签: 人文关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先兆流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定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先兆流产患者,在均接受HCG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黄体酮)与观察组63例(间苯三酚),比较两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足月分娩率、早产率、流产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早产率、流产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HCG方法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先兆流产 间苯三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门诊流产女性中应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术后避孕和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350例流产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7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7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两组术后避孕与意外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流产前两组患者的避孕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流产后12个月研究组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意外妊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流产女性中应用流产后关爱服务可以提高术后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流产后关爱服务 门诊流产女性 术后避孕 意外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校生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及对策。方法2015年7—2018年6月内,选择118名接受人工流产的高校生未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选择人工流产的原因,并分析可行的应对对策。结果(1)本组118名对象,71名18~20岁,35例(49.29%)药物流产,24例(33.81%)吸刮宫,12例(16.90%)其他,47名21~23岁,27例(57.45%)药物流产,15例(31.91%)吸刮宫,5例(10.64%)其他,两个年龄组的流产方式进行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2)118例对象中,37例(31.35%)避孕失败,81例(68.65%)未避孕,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避孕失败中包括17例安全期、11例体外排精、5例紧急避孕、2例避孕套、2例药物避孕;未避孕中包括37例缺乏避孕知识,32例没准备,无工具,9例人工流产的危害认知不足,3例担心避孕药副作用。结论对于高校生未婚女性,造成人工流产的原因较多,需引起重视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教育,提高高校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人工流产

  • 标签: 高校生 未婚女性 人工流产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的156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稽留流产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给予护理人员关爱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率、稽留流产相关知识认知度以及再次妊娠信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HDS量表、H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SSRS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护理人员关爱服务在稽留流产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轻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关爱服务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流产后宫内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双药组和单药组,单药组应用补血益母颗粒进行治疗,双药组联合应用安宫黄体酮以及乙烯雌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双药组的治愈率为97.06%,单药组的治愈率为32.35%,双药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方式在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雌孕激素 流产后宫内残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治疗观察及计划生育服务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开展人工流产的患者242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在入院之后,都接受调查问卷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的具体原因,平时的避孕状况和心理状况等等,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知识问卷的调查。结果20岁到25岁之间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比较多,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在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当中,多次妊娠患者的比例比较高,有36.8%的患者由于口服避孕药失败,26%的患者避孕套破裂或者脱落,24.4%的患者在安全期避孕失败,12.8%的患者没有采取避孕方面的措施最终接受人工流产,年龄20岁以下学历为小学或者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对于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比较低。结论计划生育知识的欠缺是导致人工流产最主要的原因,需要开展积极和全面的计划生育服务。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 服务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曼月乐及宫喜环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8例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曼月乐,对照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喜环,比较分析两组的具体避孕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曼月乐的避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显著降低重复流产率,值得强烈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曼月乐 宫喜环 避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习惯性流产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P激素水平和β-HCG的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55%),有效7例(35%),无效2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5例(25%),有效9例(45%),无效6例(30%),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P激素水平和β-HCG分别为(188.5±58.4)mmol/L、(7355.4±2013.5)U/L;对照组分别为(159.7±54.2)mmol/L、(5622.3±1355.8)U/L,P<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烯丙雌醇 利托君 习惯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稽留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稽留流产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延续性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稽留流产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稽留流产 治疗依从性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另外根据患者的状况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创伤骨折患者通常心理状态较为焦虑,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干预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应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康复3个月后抑郁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患者早期心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在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以及左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17/20)85.0%;两组患者LVEDD、LVEF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LVEDD、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早期心肌梗死 复方丹参滴丸 疗效 血管再通率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集束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入选实验的对象均来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人员的入选时间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分别由44人组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早期集束化治疗,比较其病死率、存活率等各县信息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8天的住院治疗,实验组中,9人病死,概率为20.45%;对照组中,20人病死,概率为45.45%,其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经过研究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AP、CVP、ScvO2分别为(14.7±1.5)分、(8.72±0.83)kPa、(1.07±0.14)kPa、(72.6±8.3)%;对照组分别为(18.3±2.1)分、(8.22±0.82)kPa、(0.97±0.16)kPa、(64.3±9.1)%,其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使用早期集束化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应推广临床使用范围。

  • 标签: 早期集束化 感染性休克 致死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探讨中药制剂联合早期合理地对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我们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运用综合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0d后采用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各项目评分均显著升高,(t>14.86,P<0.001),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8.65,P<0.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中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ADL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制剂 脑梗死 偏瘫 康复训练 ADL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科室住院的老年卧床患者80例,均使用尿布,大小便不能自理,按照入院先后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0)。对两组都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同时对实验组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情况,比较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10.0%,比对照组的27.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时间为(13.54±2.16)d,比对照组的(6.29±0.87)d长,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失禁病患进行施护,可有效降低其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风险,且有助于延长其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时间,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失禁相关性皮炎 早期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后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双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间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误吸、窒息等发生率与研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降低人工流产术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