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房间隔缺损(ASD)的超声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房间隔回声中断,断端“T”征等房间隔缺损。缺口直径6~35mm,平均23mm。缺损包括I孔型3例,Ⅱ孔型27例,伴轻三尖瓣返流21例,均有不同和程度的右室扩大,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率96.87%。结论单纯型房间隔缺损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强,伴有右心系统扩大时即可明确诊断。超声诊断对房间隔缺损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超声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护理的体会,得出结论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娴熟的业务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应急能力,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并发症,才能确保介入手术治疗的成功。

  • 标签: 小儿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二维超声在两个以上切面见室间隔回声中断。彩色血流显像见室间隔回声中断处有穿隔分流。左房室扩大。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扩张,右心室扩大及右室壁肥厚。经手术确诊39例,准确率为97.5%,误诊1例,误诊率为2.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室间隔缺损有绝对确诊价值,并可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和数目。可以对肺动脉压和左向右分流量进行定量的估测,为选择外科手术选取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重度)患儿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肺动脉的收缩压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行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安全性比较高,鲜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和术中封堵器大小的关系。方法有封堵治疗指征的成人房间隔缺损78例,术前经TTE和(或)TEE明确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及周围房隔组织情况,估测封堵器型号并在X线引导和心超检测下进行封堵。结果成人房间隔缺损78例,封堵成功76例,其中一次性放置成功70例,10例经1次或1次以上更换封堵器后成功;另外两例巨大ASD因封堵器无法挂住失败,后行外科修补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可较准确指导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尤其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封堵器大小估测更为准确。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成人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本次研究我们抽取了20例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护理配合,并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对。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变换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得出结论,患者采取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同时结合了护理配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全胸腔镜 隔缺损修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提高手术配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5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52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的完美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并安全送回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52名患儿均手术成功,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和预测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充分准备、全面考虑、准确配合、保证手术质量,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右腋下小切口 室间隔缺损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纵横四腔心偏转法联合能量多普勒提高产前胎儿小室间隔缺损(VSD)及合并畸形的检出率。方法课题组选用2016年1月—2018年7月来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病例资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50例胎儿小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总结病例资料,对其声像学表现,不同切面选择,漏诊、误诊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四腔心切面确诊34例,漏诊16例,确诊病例占总选取病例的68.00%;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确诊45例,漏诊5例,确诊病例占总选取病例的90.00%;纵横四腔心切面偏转法的诊断准确性明显较高。结论纵横四腔心偏转法联合能量多普勒能明显提高产前胎儿小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的检出率。

  • 标签: 四腔心 偏转法 胎儿产前检查 能量多普勒 室间隔缺损 合并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心外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共71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非体外循环小切口封堵术治疗。按照封堵术超声引导方式的不同分为TTE组32例和TEE组39例。结果TTE引导心导管法封堵成功30例,失败2例;TEE引导经胸小切口法封堵成功38例,失败1例。结论TTE与TEE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均可采用,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非体外循环 封堵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应用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的5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患者治疗后DLCO、FEV1、FVC、FEV1/FVC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13.8646,3.5494,14.5897,15.7979,P=0.0000,0.0006,0.0000,0.0000)。结论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大剂量 特发性肺纤维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诊断贫血的价值。方法选取心室腔密度明显低于心肌、室间隔的150例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组,同期选择非贫血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室间隔差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记录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贫血组的室间隔差值为22.99±7.02HU(范围为3.92HU~89.22HU),显著高于非贫血组的2.48±0.47HU(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贫血与室间隔差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在贫血组患者中,轻度贫血患者的室间隔差值为12.14±3.58HU(范围为3.92HU~23.10HU),中度贫血为25.29±6.64HU(范围为9.22HU~45.10HU),重度贫血为54.91±10.16HU(范围为29.32HU~89.22HU),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部CT平扫测量室间隔差值可辅助诊断贫血,可作为常规诊断的补充手段,总结室隔差值最大阈值和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也可让诊断贫血的形式多样化。

  • 标签: 胸部CT 室间隔差值 贫血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叩诊的教学方法。方法收集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竞赛之心脏叩诊的得分结果资料。结果8名学生均按时完成,5名肝上界叩诊不正确(不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多在内侧);4名未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距离。结论心脏叩诊是比较重要的基本临床技能之一,教师与学生应该认真讲授与学习。

  • 标签: 心脏叩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诊断的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胸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心脏占位性病变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患者心脏内部的回声情况,分析占位性病变对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42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占位性病变类型表现为血栓,16例患者的类型为肿瘤,患者的肿瘤情况不明确。同时,经过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心动图诊断一致,对患者的肿瘤情况也进行了有效的诊断,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1例,恶性肿瘤患者5例。结论临床中,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心脏 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心脏介入术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例数、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例数和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0例,心脏压塞2例,收缩压79.4±1.2mmHg,舒张压38.4±1.7mmHg;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心脏压塞8例,收缩压64.5±1.6mmHg,舒张压32.7±1.3mmHg;观察组心脏压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心脏压塞发病率更低,血压水平更稳定。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急性心脏压塞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小鼠β受体相对于成熟小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36只新生3天小鼠分为6组,分别于3、5、7、14、21、28天取出心脏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心肌β1及β2受体表达水平及变化。结果新生小鼠出生3天后β1受体出现表达逐渐增高的趋势,β2受体出现下调趋势。结论未成熟心肌发育过程中,出现β1受体表达上调,β2受体表达下调的现象,正常小鼠β受体出现动态变化。

  • 标签: 新生小鼠 未成熟心肌细胞 &beta 肾上腺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18例,占总比例的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为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心脏超声筛查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门诊清创缝合术后不同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行门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行清创缝合术进行治疗后,给予相同换药方法,对照组患者每天换药一次,研究组患者每2~3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显著,研究组(7.4±1.1)优于对照组(8.7±2.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清创缝合术后间隔2~3天换药,更有利于伤口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门诊清创缝合术 换药间隔时间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与观察组(20),对照组采用三维钛网,观察组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对比两组塑形满意度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塑形满意度、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骨缺损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可提高患者对塑形满意度,减少发生并发症。

  • 标签: 颅骨缺损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 三维钛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B超检测后患者左室壁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退行性改变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显著优于心电图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B超诊断的检出率相比于心电图较高,对患者心脏变化较为敏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新生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和需排除生理性表现者进行追踪随访。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期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可动态观察疾病的转归情况,为临床适时、合理治疗提供了保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