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及护理。方法将6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0例采用微量泵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30例则采用常规的注射器推注法。结果采用微量泵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使患儿胃内残量减少,呕吐、腹胀减少,进奶量增加,患儿体重增加明显。结论微量泵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优于常规的注射器推注法。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微量泵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通胰岛持续微量泵输注在颅脑手术后血糖水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普通胰岛持续微量泵输注治疗和常规胰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GCS昏迷指数、昏迷时间以及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18.5±1.2mmol/l,GCS评分10.8±1.5分,昏迷时间4.6±2.2d,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19.6±1.4mmol/l,GCS评分6.8±1.3分,昏迷时间8.4±2.7d,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胰岛持续微量泵输注控制颅脑手术后血糖水平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普通胰岛素持续微量泵输注 颅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者95例,按照是否出现早期肾损伤分为肾损组(观察组44例)及无肾损组(对照组5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并获取晨间清洁中段尿样本,检验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对照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可有效提高早期肾损伤阳性检查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检验 早期肾功能损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的改进方式。方法此次实验主要是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主要的原料,同时结合维生C的催化作用,利用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合成阿司匹林。结果此次实验证实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原料,维生C作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通过分析结果发现当水杨酸的用量是4.0克的时候,乙酸酐的用量为7毫升,维生C的用量是1片,在70~85摄氏度反应到20min的时候,经过纯化处理可以得到2.16克的阿司匹林精品,收率能够达到83.08%,相较于相同条件下以浓硫酸作为主要催化剂的实验,经过饱和后的碳酸氢钠溶液作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结论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重点以维生C为催化剂,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

  • 标签: 半微量合成 阿司匹林 改进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使用微量泵存在的问题有皮肤肿胀、血凝堵管、单位换算、更换管路等问题。结论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选用合适静脉,加强巡视,加强核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掌握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能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微量泵存在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烧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了烧伤和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我科收治的一系列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 标签: 烧伤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消化科的应用方法,总结微量泵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消化科应用微量泵的患者80例,观察微量泵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结果3例出现血压升高、面部潮红;2例出现低血糖;6例静脉回血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微量输液泵具有匀速、精度高的特点,适宜消化科患者应用,同时还应积极防范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量元素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门诊部108例保健儿童(2013年5月-2015年5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8例保健儿童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54例儿童在保健过程中不补充微量元素,实验组54例儿童在保健过程中补充微量元素,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缺失率、铁离子以及锌离子测定值。结果对照组54例儿童微量元素缺失率为27.78%,显著高于实验组儿童(1.85%),且实验组儿童的铁离子以及锌离子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微量元素在儿童保健中具有较显著的作用,为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应适当对儿童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

  • 标签: 微量元素 儿童保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发生率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儿童期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了解柳州地区儿童期末梢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现状,为儿童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2岁6090例儿童末梢血,分为幼儿期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学龄期儿童三组,采用博晖BH-5100S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柳州地区儿童钙元素缺乏率的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铁、锌、镁缺乏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儿童组间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锌、铁已成为柳州地区儿童缺乏的最主要的元素,应定期检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水平。

  • 标签: 微量元素 儿童 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管理方案,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采用PG-SGA量表评定患者营养状态、个体化营养干预计划的制定、营养管理本的应用、分阶段式营养患教。分别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前白蛋白、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径(MAMC)各项指标。结果个性化营养管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 营养管理 肿瘤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性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性肠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性肠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性肠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 简介:(广西灵山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灵山535400)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冠心病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体,膳食因素是冠心病有关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2]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冠心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的饮食预防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5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表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riskscreening,NRS2002)对骨结核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评分≥3分、有营养风险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宣教,实验组除常规外给予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骨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柳州地区妊娠期妇女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为孕妇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9月妇产科门诊634例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三组,采用博晖BH5100-S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镁四种元素微量元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均有4种微量元素缺乏,缺乏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铁、镁、锌、钙。随孕周的增加,各组缺铁、镁缺乏的发生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钙、锌缺乏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地区不同孕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存在一定差异,以铁、镁缺乏最为普遍,提示妊娠期妇女应定期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根据自身孕龄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母体和胎儿双方需求,提高优生优育几率。

  • 标签: 微量元素 孕妇 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其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用临床48例糖尿病患者,48例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与正紫组作对比。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尿痛组为39.5±12.7(me/L)。高血压组为52.3±15(mg/L),正常组为8.2±2.3(mr/L),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尿微论尿微量蛋白尿的检洲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尿微量蛋白尿 肾脏疾病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