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营养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冠心病的营养预防

劳可娟

劳可娟

(广西灵山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灵山535400)【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冠心病是在一定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即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体,膳食因素是冠心病有关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2]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冠心病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冠心病的饮食预防【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52-01

预防冠心病,首先要从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症、糖尿病、肥胖病等疾病入手。在饮食上,要限制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动物的脏、脊髓以及蛋黄、鱼子等食物富含胆固醇,经常食用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限制能量摄入量,控制体重

限制能量摄入量是控制体重的主要膳食措施。尤其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冠心病患者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或更低,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双不饱和脂肪酸为1:1:1。肥胖者应进一步限制能量摄入量以减轻体重,经常食用主要含油酸的橄榄油、鱼油有降压作用。日常饮食要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冠心病总的预防原则是低脂饮食。长期摄入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米糠油及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有利于心脏保护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提倡复合糖饮食,膳食中的糖类的种类和数量,对血脂水平有圈套的影响

蔗糖、果糖摄入过多的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酸含量升高。而膳食纤维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提倡食用复合糖类如标准粉、玉米、小米、燕麦、荞麦等今含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出,少食葡萄糖、果糖、蔗糖。

3不能食用过多盐

北方人相对于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来说,日常食用盐要相对多一些,这种饮食习惯其实对冠心病有潜在的威胁。因为食盐促进血液循环,却会增加心排血量,从而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不足的冠心病人是不利的。盐分过高也会影响血液循环,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排泄,时间一长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会进一步促使冠心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盐摄入是上限6g/d,而我国人民人民食盐的摄入量较高,一般在10-15g/d左右。因此应广泛宣传低钠饮食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除了食盐外还应考虑其他钠的来源,如酱油、味精、咸菜等都含有较高的钠,护理人员应推广盐勺的应用,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估计每日的食盐量,5ml酱油(中汤匙1匙)相当于食盐1g。所以冠心病患者不宜摄盐过多,每日应控制在6克以下为宜。

4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可以保护心血管;水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有降血脂和保护血管的作用,对预防冠心病很有好处。

5适宜选择食用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可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积极效应,建议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如大豆蛋白质等。

6尽量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

预防冠心病,应该多吃含维生素、纤维素和钾、钙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对于预防冠心病非常有效。含有这些元素较多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豆类、鱼虾、牛奶、谷类、瘦肉类等。这些食物每天可以适量食用,但不能吃得过多。

7适量饮酒,禁止酗酒

适量饮酒能扩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促进食欲,但长期大量的饮酒却会使动脉硬化的速度加快,因此,要禁止酗酒。

8切忌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也会导致防冠心病,要坚决杜绝这种习惯。因为暴饮暴食容易造成血糖和血脂的增加,还会使血液黏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晚上暴饮暴食,夜间尤其容易发生危险。

9科学饮水

水的硬度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所谓硬水就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水,他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血压升高,最终导致冠心病。饮用软水地区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硬水地区。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多饮用硬水,如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由于绿茶含有茶的较强抗氧化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可适当饮用。少饮浓茶、咖啡。参考文献

[1]陈明哲.心脏病学(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46.

[2]谢晖、刘纯艳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疾病知识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06.20(2B):478-479;